今日的酒席设在了崔府东边的园子里,这个园子是王太君八十大寿的时候几个儿子一起孝敬的,占地上百亩。
园子里特地引活水造了内河,并挖了一处池塘专门留着夏天养的满池的荷花,塘中央有一处两层楼水榭名为藕花榭。六月正是芙蓉出水之际,满池的碧盘中隐约矗立着粉色的荷花,风一吹过荷叶间飒飒作响,倒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因为时至夏日怕水边多蚊虫叮咬,所以酒宴并不摆在一楼,一楼只作传话的丫鬟,婆子们歇脚之处。
二楼四周的门窗全部打开,都挂了一层碧色的纱帘,既可以通风又能遮阳防虫。
厅内最上首崔太君和卞太君两人坐了一席,左上首是外客席,德阳知府的太太朱氏,同知太太刘氏,三江皇办总商的太太方氏和府内的二太太余氏坐了一桌。
按说一个晚辈生辰基本上是不会请外客的,但是因为王太君想请方氏来,所以才请了德阳知府和同知的太太来给方氏作陪。
下首是三太太连氏,大奶奶顾氏带着府里的另外几位奶奶坐了一桌。
右上首谢芳贺陪着谢芳碧,崔淑宜,还有崔淑宜的小姑子今年刚满十二岁的周丹。崔淑宜说小姑子在家苦夏,不思茶饭,做什么都懒懒地,这次有机会回娘家正好带了一起省的她在家闷坏了。
下首是崔家的姑娘三人一桌,正是乐得自在。
谢芳贺今日穿了一件珠粉色的长衫,胸口用的是金银两股绞色丝线绣的牡丹花图案纹,银色为底金色为边并没有绣实,所以这图案也是若隐若现。这牡丹丛中又有珍珠嵌宝石绣出的两只蝴蝶,在胸前翩翩欲飞。
抬手间露出一只牡丹南珠金手镯,那方夫人看到这只手镯眼睛就亮了,看过来的眼神里满是笑意。
方太太是陈之泰的夫人,五十来岁的年纪,皮肤白皙细腻,面容富态却观之可亲。她穿着藏青色’杞菊延年’的褙子,头上的发髻梳的一丝不乱,叉着几只点翠嵌宝石的寿字发簪。通体大方雅致,到不像是个皇商家的当家太太。
“这方太太满眼带笑,时不时的看过来,想来心里是非常满意了。”崔淑宜表面正经,身体却悄悄斜过来靠着谢芳贺说了一句悄悄话。
“只是这目光太热,我怕妹妹你被看化了。”
谢芳贺也不管这位爱看热闹的大表姐,吃了一筷子丫鬟布好的龙井虾仁,夏天来了河鲜正是味道最好的时候,今天宴上用的所有的河鲜都是这园子里现捞上来的,在南边呆久了她也喜欢上了河鲜的鲜甜味。
正品着味道,没想到一转眼就和崔淑宜的小姑子对上了眼,只见周丹微微愣了一下脸上飘起几丝粉色,又匆匆错开眼去。
谢芳碧看在眼里,拿着手帕掩了嘴角的笑意道“这满不满意的暂且轮不到他总商府来说,只是要说被看化了的话倒真是有几分可能。”
不说本来就是看人的方太太,想看又不好意思看的周家小姐,就是已经早已经见过芳贺的知府和同知太太也是不由自主的就把目光扫向这边。
辛亏今日全是女子,若是有男人的地方,她这个妹妹恐怕真是要被看化了。
“两位姐姐可是对今天的宴席有什么不满意,要不怎么光顾着说话了?“谢芳贺无奈道,一个到也罢了两个一起调侃她,她也吃不消。
“自然是满意的,不但吃着好吃,看着更是赏心悦目!”
“这心里一高兴可不就光顾着说话了。”
三个人免不了一场笑闹,长辈们见了也不以为意,由着她们姐妹热闹去。
崔府的宴席极具三江特色,第一讲究’鲜’这不仅指味道上的鲜,还指食材的选材要新鲜,食材从起锅到入口的时间要短。
第二讲究精致,色,香,味,摆盘,上菜的器皿无一不讲究。这与北边和京城宴席中所重视的’大菜’,就是食材的金贵,用料厚重,味道咸鲜完全不一样。
”姐姐这两年可习惯了?“谢芳贺看着谢芳碧问道,谢芳碧刚从京城嫁到姜家的时候在饮食上大为不习惯,特别是两岭口味比之三江还要再甜上几分。
”慢慢的也算习惯了,现在想来当年还是大伯母想的周全,特地挑了两个擅长京里的菜式和点心的媳妇给我做陪嫁。”谢芳碧苦笑道,刚嫁到姜家的时候她只觉的姜家的菜味道寡淡无比还甜的要命,如果不是那两个媳妇在她院里开的小灶,她都不知道怎么样撑过第一年。
“那就好。”谢芳贺欣慰的笑道,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就是生在三江,所以她倒是对这里的口味适应的很快,没有像谢芳碧那般难熬。
这样一想又不由自主的想到过两天就要启程回京,这崔府的人和物,这地道的三江菜式,在这有生之年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心里还是不由自主的有了一股空落落的怅然。
待宴席撤下,丫鬟进来上了茶,掀开青玉莲花纹茶盅的盖碗,里面盛的却并不是茶而是一盏绿豆汤。
“今日天气炎热上茶不够消暑,孙媳妇特地嘱咐厨房备了绿豆汤。”顾大奶奶站起来说道,她是崔淑宜的母亲,也是谢芳贺的亲舅母,现如今管着府内的中馈。
“这汤没有冰过,只是放凉了的,老太君尽管尝尝。”
这绿豆汤用上好的翡翠绿豆炖煮,中间加入去润肺清热,生津止渴的梨汁冰糖,熬煮后用细纱布细细的过滤三遍去除豆渣,每一盏都是清透的汤汁。
众人喝了一口,都道清甜爽口,让人心情舒畅。
“现在时间尚早,外头又日头毒辣,今日府里特地请了清音班来唱堂会,大家一起去涵碧楼清清净净地听一下午戏。“崔太君道。
涵碧楼在园子里最高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是园子里最大的一片水面,楼外大树成荫,绿荫遮蔽正是夏日的好去处。原本是作为崔府夏日设大宴席的时候用的,没有大宴席的时候崔府夏日唱堂会也专门设在此处。
众人在藕花榭旁坐上画舫,在园子里的内河游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涵碧楼所在的山下。
下船时岸边已经有一串的健壮仆妇抗着十来顶肩舆等着,众人按先后顺序乘上肩舆由仆妇们抬着上山。
山不高,上山路上的景致却是精心设计过的,毒辣的阳光被挡在了林荫之外,只洒落片片光斑,偶尔传来的鸟叫声和蝉鸣反而显的这山道更加的清幽。青石堆砌的石阶宽敞平整,仆妇们的脚步都走地又快又平稳。
走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就看到了山顶的涵碧楼,正面大五开间绿漆红阑的两层楼,一楼的厅中搭了戏台,台下最中间放着一张黑漆红木大理石台面的四方桌,桌面上放着八品各色鲜果。桌旁围着三张椅子,椅子上铺着湖色绣绿色万事如意的图案纹的搭裢和坐垫,这是王太君所坐的主座。
其余的都是一样的四方桌配两把椅子,只是桌子小了一圈,桌面只是黑漆的红木面未用大理石镶嵌。
待众人坐定,清音班的班主双手捧着戏单上来,请老太君点戏。
”今日是芳贺生辰,就让她先点一出。”王太君道。
谢芳贺也没有推辞,笑着称是,打开红签戏单细细的浏览一番,片刻她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就先请白大家唱一出’仙缘记’。”谢芳贺道,这白大家就是指清音班的名角白玉珠,一管声音清脆高亮,如珠玉落盘。
“贵人点仙缘记!” 班主接过戏单后高唱一句,戏台后面随之传来高亮的应诺声。
一时间两位太君和各位太太们都说这出戏点的不错,即热闹又吉祥。
仙缘记这出戏讲的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自小承欢在祖母膝下。后来祖母病重久治不愈,这位小姐心里又急又痛,这时听闻东方有座仙山,山上有座寺庙,但凡诚心所求者必然得偿所愿。
这位小姐禀告父母后女扮男装去往仙山,从山脚开始一步三叩,一路叩上山顶的庙中,要用这种方式向神灵表示自己的诚心。又有寺中的神灵看到小姐的孝行后,化为上山路途中的各种劫难来考验小姐的许愿的坚定心。
最终小姐跨过种种难关到达山顶的寺庙,上香后向神灵表明自己的心意,又道倘若神灵能让她的祖母恢复健康,余生都将吃素做善事来表达自己对神灵的感激之情。
待小姐回到家中时老祖母果然已经痊愈,于是她在家中供奉起了神灵吃起了长素,经常研读经书,时常做些善事帮助贫苦人家。没想到几年后一位仙人从天而降感念她孝心虔诚,竟然将她渡化修仙去了。
这部戏的故事很简单,只是又讲孝道又说仙佛的,像崔太君这些年纪大的人都爱看。
“这白玉珠的扮相真是好看,不愧是德阳地界的出了名的青衣。”谢芳碧吐了一颗樱桃核道。
“怎么姐姐也听过白大家的名号?”谢芳贺道,她记得前两次谢芳碧来崔府做客,当时唱堂会的并不是清音班。
“去做客的时候听别家的太太提起过几句,说西陵有头面的人家想请这白玉珠去唱堂会,银子出到了千两的高价白玉珠也不去呢。”谢芳碧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白玉珠唱堂会从来不出德阳,连三江都不去何况是西陵。”崔淑宜道。
“这是为何?”谢芳贺和谢芳碧都不解的看着她。
“清音班崛起才几年功夫背后的靠山不稳,出了德阳可就鞭长莫及任人摆布了。她白玉珠爱惜自己的名声就只能舍了钱财买个平安。”
“她背后是哪一家啊?”谢芳碧八卦道,在德阳崔府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家,崔府之外的任何一家都算不上是靠山。
“听说是平安里的陈家。”
“那的确也算不上什么。”
“所以今年老太君叫戏,这清音班都来的飞快,看来就是想要入了老太君的眼呢。”
几人一边闲聊,一边看戏,看的是双份的热闹。
待一出戏唱完,老太君和卞太君又各点了一出,直到下午申时末这堂会才唱完,清音班的班主带着已经卸了妆的白玉珠下来谢赏。
脱去戏服的白玉珠少了几分端庄,多了几分少女气息,不过的的确确是个美人坯子往后长开了扮相还要美上几分。
“唱的不错,赏。”老太君的目光在白玉珠身上打量了一番道。
“谢太夫人赏。”班主的脸上闪过一缕喜色,倒是白玉珠本人规矩学的很好,磕头谢礼恭谨不失分寸。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