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11

    热恋中的年轻人总是会陷入甜蜜而忘记一切烦恼。

    就如此时的钱建军和周念夏,不在意前进公社和上市的巨大鸿沟,不在意知青和村里人的身份差异,更不在意这千里之遥的距离。而最后是否能坚持到底,总得由时间来见证。

    1969年,从年头到年尾,也不过一眨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年很多事情都尘埃落定,比如两人的订婚。

    在钱建军和周念夏已经交往大半年后,两人的订婚也提上了议程,周念夏在征得周家父母同意后,也就同意了。

    在回信中,在得知钱建军已经有了一份国营厂里的工作后,周家父母虽仍有遗憾却到底没有再说反对的话,显见的是默认了。这些变化周念夏也没有特意瞒着钱建军,这些言语不理解的人怕是以为周家多么趋炎附势呢,理解的人自是知道这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担忧和爱。

    周念夏相信钱建军的为人豁达,钱建军也相信周念夏看中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一份工作的分量。

    两人的订婚礼在村里办的很是热闹。唯一的遗憾就是周家没能有人过来。因为这,周念夏是回到知青宿舍把知青点当做娘家场地的,同来自一处,总有些不一样的情分。

    今年年中,上面又分下来两个知青,相互之间相处的也很是友好,但却差点愁坏了钱队长。可周念夏很是庆幸自己当初搬出去是属于和平分手,身处异地他乡,有这么一群朋友,总是格外暖心的。

    除去订婚这件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周念夏格外重视,那就是她等待了一年多的大队小学老师名额。

    与前世不同的是,此时的周念夏与钱家关系已定且相处和谐,钱队长在周念夏明确表达有意向这个位置后,为表避嫌,还特地从公社里请了一位中学教师过来,作为选拔老师出题和阅卷的老师,以示公平。这小学也不是前进大队一个公社办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注意点。

    作为一个认真备考的有心人,周念夏顺顺利利得拿下了一个老师名额,周家也没有被传什么闲话。

    周念夏考完试,在感叹这时代文化水平程度低的同时,又无奈于这时代领导人对人民群众思想觉悟要求之深,这一点知识盲区多亏了钱建军从城里带回来的书,才能顺利通过。不然她一个现代思想的人,哪里答得来时代印记如此浓厚的思想题目。

    说是建小学,其实也就是前进大队和周边几个大队合办的一个小规模小学,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全是为了方便年龄小的孩子们读书认字,等到了初中,还是要去条件更好的镇上初中读的。

    因此,除了校长是从上面教育部申请下来的,其他老师都是从周边各个大队的村民和知青中选出来的,好在正规手续走下来后有了正规编制,老师的工资不高不低,一个月12元左右,包吃不包住,年节时另有些福利,比起厂子差了点,可和村里种田的收益比起来不要太好。

    对于知青们来说,这是唯一一个可以摆脱囿于土地的机会,自是争夺的厉害。

    因为在这点上,他们甚至还不如村民门路广,可以托关系、想办法城里谋份工作。

    不用想也知道,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来,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为建设广阔的农村而来。这种背景下,哪个厂里敢收知青呢。也因此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知青们才会一直那么颓靡。

    可这种事情能者居之,终究要靠实力说话,知青们都可以看得见的透明选拔,落选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告诫自己,知识总是有用的,不能因为一时来到农村没有了用武之地就束之高阁才是。

    此后,知青点都一改之前的颓废萎靡气息。大家都被重新激起了学习的热情。每日里互相间或请教中学课本、或学习红宝书等语录,一时间学习氛围高涨,这才展现了真正城里知青的风采面貌。也因此吸引了村里年轻人的好奇与好感,双方打破文化意识的壁垒渐渐走的近了些。

    至于周念夏,在进入小学后就如老鼠进了米缸,不要太幸福了。

    如愿脱离了体力劳动的周念夏,对待这份带自己脱离苦海的工作,再是热情不过。尽管年底才是试教学,但周念夏还是每日里积极认真备课、对待一群小萝卜头也亲切和蔼,被人尊称一句周老师,一时间在村里和在学校里的人缘都好了不少。

    就这样,两人,一个在城里厂子,一个在村里小学,可彼此知道两人一起为未来的生活努力,虽不时常见面心却始终聚在一处、力往一处使。村里大家伙儿也都喜见这对年轻人的结合。

    时间也不等人,两人都到了可以结婚的时候了。

    钱建军今年已经20了,尽管已经有了对象,但看在外人眼里没结婚就是没成家,钱家人、尤其钱妈妈格外着急,恨不得拉着儿子和周知青立马把这婚给结了。

    只都叫钱建军拦了下来。他不希望给夏夏太多压力,他更期盼两人的结婚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半推半就下的将就、凑合。这一生这么漫长,以后相处的日子有那么多,他希望现在在一起的每一件事都能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更别说结婚这种人生大事。

    周念夏心里也大概清楚,按村里一般相看节奏,他们这也差不多到时候可以结婚了。

    但到底他们俩之间情况有些不同。

    念夏家在遥远的上市,身边除了一群知青,没有一个亲人。再者知青与村里人终究不一样的。她离家这么远,就是出了什么事,娘家也没办法及时过来撑腰,所以这未来结婚对象的考察期就要格外长些。

    为了自己以后的安稳生活,方方面面周念夏总要多考虑些,冲动行事向来不是她的风格。

    另外,周父之前来信中也特意嘱咐过,如果要结婚一定要提前打声招呼,到时家中一定会派人过来,既是为了给周念夏送结婚的一应物拾、陪嫁,也是为了来给周念夏撑腰。旨在告诉钱家人,周念夏是有娘家护着的,哪怕离得远,也不是婆家可以随便欺负的。

    虽然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有效——毕竟男人要是真的变心,哪有什么能拦得住。但这会主流思想是这样,周念夏也就坦然接受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一向是周念夏识时务之处,也是周父周母一片爱女之心。

    按照原主以往记忆来推断,每年年头、年尾都是厂子里单子多、最忙碌的时候,那是周家一家人肯定都脱不开身。这么一算,最近的结婚日子也要排到4、5月份时候了。到时周家能有人来,村里也还没有进入农忙,正合适结婚办席。周念夏和钱建军两人商量着定下了大概的时间,具体的还得请长辈看个吉日,老一辈大多都讲究这个。

    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也渐渐迈入年关的门槛。村里喜气盈盈的气氛和知青点的欢快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大团体。

    对于知青们来说,最欢喜的事莫过于回城,哪怕只是几天探亲假也足以叫人喜悦。这一年,前进公社的知青点争取到了三个回城探亲的名额,其中就有一个分给周念夏的,也是体谅她在这偏僻农村马上要结婚的缘故。

    周念夏也没有过多谦让,为了父母和兄长的一片挂念之心,她有机会也该回去安安他们的心。再者结婚这件事,当面商量总叫人放心些。

    只是两人就钱建军要不要跟着一起回去产生了一点争议。

    周念夏觉得反正到时结婚周家人会来,故这一趟没有什么必要,还白浪费钱,去上市一张火车票可要不少钱;

    钱建军却坚持要提前拜见未来老丈人、丈母娘,为了让他们安心把女儿托福给他,这点小钱完全不是问题,实则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分。

    最后,周念夏到底没犟得过钱建军,任对方在厂子里请了假,没了一起回上市的票。倒是周念夏学校里临近年关就放假了,也不担心被扣工资。

    钱家人知道这是去周念夏家商议婚事之后,都很是支持,钱妈妈都恨不得在后面催着钱建军去了,哪里会拦着。

    两人在钱家的期待中,搭上了回上市的火车,与来时同样的硬卧还是钱家托关系买的。

    一来一回相同的路,来时路上一群陌生人作伴前往异地他乡,回去时身边已有了约定相伴一生的人结伴回到家乡,周念夏感慨万千,她终究与这个叫钱建军的男人在一起了。

    可她知道,这绝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剧情作用,她所认识的钱建军也绝对不是原文里那个好吃懒做的钱建军,他们在一起是因为她周念夏自己愿意。

    他们的结局,也一定会是幸福美满的,她有自信,也对钱建军有信心。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