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庶子((02)

小说:我有金手指[快穿] 作者:传山
    西鹰山范围极广, 山峰高耸,动物与药材多,还有一大片平地。

    西边还连接着草原之地。威西是三省交界之地。西边的草原之地就是西戎人驻扎生活之处。

    这里也是商旅歇脚停留补充给养之地。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沈清和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了解的所有情况。

    县衙事少,百姓们忙着填饱肚子,也没有几个人生事骚扰闹事。沈清和落的个清闲,离深冬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

    必须在深冬来临之时,做好防备工作。

    沈清和有现代思维, 做别的可能来不及,可是加高加固城墙, 还是来的及的。

    此时已经是夏日, 外面骄阳似火, 可是县衙贴出告示, 招收男人做工, 加固加高城墙。

    招收女工帮忙种田, 沈清和打算种一季小麦,时间上刚好能赶得急在十月底收割。

    还能赶得及, 后年是大旱之年, 粮食是多多益善。今明两年必须多备粮食,明年还得多种棉花。最好是种长绒棉, 只是现在没有。不过不要紧,他空间内有。

    不只是城内百姓踊跃报名,还有不少辖区内的百姓报名。工钱一天一结,工钱是铜板与粮食二选一。

    文师爷坐在衙门口, 搭了一个凉棚,负责登记。

    除了城墙加高加固,在一处地方,一排有数十个新建的砖瓦窑,正在日夜倒班工作。

    从京城来威西的路上,一个由边关军士押运粮食的队伍,也快抵达。

    来的路上,沈清和就已经开始布局,途径好些个不同的府城,都买下不少粮食和少许食盐,食油租放在那些城内命随从看管。

    每一处地方,花银钱买少部分遮人眼目,大部分的全是他从时空超市倒腾出来的。随之一起安放的还有少许的食盐,食油。

    一路上他囤积的粮食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也是他重建威西的资本,来到威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补衙门破烂之处。然后就是找到边关大将军镇国公袁野,让他出兵帮忙押运粮食,  第一批粮食即日可到。

    衙门划地千亩,沈清和打算全部种上高产小麦,麦种在城内购买,只不过很快让沈清和调包。

    衙役们跟着一起做事,顺便做看护。

    将军府,镇国公与幕僚谈起永安侯府的这位庶长子,“季佐,是如何看待沈家这位”

    被称为季佐的幕僚,显然是镇国公非常信任的人,言语之间很是随意,“沈家这位可是足智多谋,誉满江南的那位一手教养长大,应该是个不简单的。”

    “对,看看他来威西做的事,不急不躁,知道轻重缓急,应该是个胸有丘壑之人。做事颇有章法。”镇国公袁野是皇帝的亲表弟,也是皇帝亲妹夫。

    镇守边关多年,手握重权,深得皇帝信赖。

    多年来西戎想夺威西以及周边几城,从没有成功过。不过多年的骚扰和战争,让威西以及周边几城不堪其扰,饱受战乱之苦。

    依然民不聊生,百姓穷苦生活异常艰难。

    “嗯,此子成长起来,应该前途不差。”季佐摸着须发又下一子。

    两人对弈时,还说着城内的沈清和。

    “他命好也不好,不过咱们的多了不少粮食,倒是一件好事。”边关军士可不会随意借给地方做事。做事就得有酬劳,沈清和给的酬劳就是粮食。

    县衙内,沈清和处理完衙门内的公务,已是黄昏时刻。后衙只是稍作修缮,没有任何景致精美可言,也就是干净能住。

    晚饭两菜一汤,一荤一素一汤,刚好能吃饱。

    后衙圈了一块地方专门种菜,养鸡。

    没办法,卖菜的很少,都是自家种一点自家吃。后衙大,圈出来两块地方,也不碍事。

    后衙府中妇人十来位,全是各司其职。

    “大人,明日午时第一批粮食即将抵达。”刘师爷汇报完一天的工作,又汇报明日的大事。

    “仓库可打扫干净”

    “全部清扫干净。”城中属于官府的几个粮库还有大仓库全部打扫干净,前后左右内内外外全部用沈清和给的药熏过一遍。

    就等着粮食装仓入库,多少年了,威西城的官粮库从没有装满过,全部装满可以供整个威西辖区的百姓两年之嚼用。

    即使遇到干旱,短时期内也不会有事。

    “好,第一批粮食全部存放在官衙仓库中。后面的第二批存入靠近县衙的仓库中,第三批是送往边关,你不需要多管。自有镇国公操心。”

    “是。”

    城门外南郊西鹰山的一处荒芜山谷,如今正在紧锣密鼓的在修建大型水库,从今年一直要修建到明年。

    为后年的干旱做准备,连续四年滴水不下,全靠山上的雪水是不济事的。

    他得未雨绸缪,为干旱做最大的准备。

    “南郊的水库,还得继续招人修建。”

    “是,想问大人,府中银两有限,可还要如此消耗下去。”

    “朝廷拨下来的银两可到”

    “还没,只说本月之内可到。”

    朝廷要修复威西,拨两万两银两,也不知道中途有没有人盘剥,到威西能有几个。

    “等朝廷拨来的银两到,之前代出的工钱还有粮食银钱,全部还回来。”

    “是,只是怕不够吧。”

    “是不够,慢慢来,未来还有几年,只要衙门有了收益,先还本官垫资的部分。”

    “也好,一年还一部分,衙门的压力也不会很大。”

    “等城墙加高完毕,砖瓦窑也能挣银钱,慢慢的,会变好的。”

    刘师爷没有再说,城内危房众多,大人的意思是全部改造。

    城内也要重新规划一番,扩大威西城的范围,还有改建一个自由交易区来,为各方商旅方便,也是一个赚钱的利器。

    两人商量一些公务还有城内百废待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很多百姓的房屋,是土胚房,这都不算事儿。主要的是很多屋舍都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已经倒塌,无人修缮。

    一问才知道,百姓们曾经也修缮过,可是修缮以后住不到一年又因为敌人前来抢劫,烧杀抢掠,屋舍一样再会倒塌。

    久而久之,没有几户人家愿意修缮。

    城中破败,看着就不像是一座有衙门的城,反而像是一座废弃的城。

    麦子全部种下,女工们回到了家中,休息没有三天,官府又招募她们围着城墙种荆棘,那是一种名为千年青的荆棘,抗寒抗旱,可以长到六米多高,沿着城墙密密麻麻的栽种 ,一直种十米宽。千年青浑身都是利刺,长长的,尖尖的,但是每年秋天它会结果,结出来果子就成人大拇指大,味道酸甜,成熟后黄黄的,甜甜的,水嫩多汁,味道很好。

    需要她们种植的范围是,除了城门,其余的地方全部被包围住,把这座城围的密不透风。

    千年青四季常青,郁郁葱葱,砍掉上面的,只要不挖根,来年它又继续生长。

    是阻挡敌人的办法之一,以后不需要再花钱种植,千年青的根会扎根到地下很深很深的土壤中。

    开工种千年青的第一天,就有守在城门口的士兵们好奇的问,“沈大人,您让她们种荆棘干什么”

    “阻挡敌军啊。”沈清和乐呵呵的在一边看着大家栽种,都是做农活的好手,只要稍稍讲解讲解,都会种。

    “阻挡敌军,大人莫是骗在下的吧”守城的军士不相信,就凭大人让人种下的那一米高左右的荆棘,就能阻挡敌人,还要他们干什么,开什么玩笑。

    摇着头,不相信。

    “骗你,本官还没有那个雅兴,拭目以待。”

    一个月以来,城墙加高了七米,该修补的地方也修补的差不多了,做工的男人们转战城西,城西基本上是一片荒芜,没有房屋,沈清和打算在这片建立一个自由交易中心,靠近城门,进进出出也方便。

    除了自由交易市场,还得有客栈,有各种店铺,以及住家的宅子,都要有。各种配套设施全部都要齐全。

    忙忙碌碌中,转眼就是五个月,威西城如今大变样,城内街道干净整洁,百姓安居乐业。

    各种商铺生意也红火了不少,歇脚的商旅们,也愿意多停留一两日。

    沈清和采购不少优质皮毛,还有一些土特产,让人送节礼回京城。随行送去的还有一张纯白色的虎皮,送给疼爱原主的祖母。

    冬日来临,外面已经飘起雪花,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能看到成效,城内一半的房屋全部是新盖的,全部卖了出去。

    只要是倒塌无主的屋舍,官府收拢后全部重新盖,不愿意盖新房子的百姓,也全部迁往一个区域集中居住,一样是面积换面积,他们也不吃亏。

    其余的屋舍全部推到重新盖,全是一进,二进,三进的宅子,按照区域统一规划,每座宅子内都有一口深井,还有一个大地窖,几分菜园子,几颗果树。

    院墙内都是统一种两圈千年青,防贼。

    如今就是八十里外的军营,也是到处种满千年青。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