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城生活(07)

小说:我有金手指[快穿] 作者:传山
    两年后, 1982年春。

    沈清和买下一座在二环的刚破产的小工厂,原来是个食品厂。

    经营不善 ,加上产品单一,口味没法得到改进, 只能破产清算。

    工厂占地范围还算大, 但是人不多,算上退休职工也就一百多人,是街道办的工厂。

    有了食品厂, 沈清和去到工商简单变更一下执照上的经营种类。

    加上卤肉,还有他新冒出来的想法, 做曲奇饼干, 做各种好吃的糖果,还能在夏天做冰淇淋冰棒。

    很多只是有了想法,但还没有全部要短时间内付诸行动。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 沈清和用食品厂原有的一切,自己改造, 一个车间是卤肉车间包子馒头车间,一个饼干车间, 一个糖果车间, 剩下两个地方暂时还没有改造,但是打扫的干干净净。

    最主要的是,厂里有两辆要报废的货车,可以运货。

    沈清和一个人寻摸来不少的零件,准备自己个给货车大修。还有厂里还得弄出来一个大冷库。沈清和打算慢慢来, 他一个人自己改造,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花时空币。

    食品厂已经暂时停工,一切都得等重新开工。

    沈家离食品厂不远,就在两里多点路。

    原来一直给沈家做帮工的人,也被沈清和提前招聘进厂,还是负责卤肉车间。

    早上刚起床,万大爷就找上门,“二小子,起了。”

    “大爷,进屋坐,有事吗”

    嘴里还含着牙膏沫,在屋檐下刷牙,有点不是很雅观。

    “你先刷牙。”

    万大爷在屋檐下踱步,有点心神不宁。

    杨凤兰如今准备转半全职家庭主妇,家里的包子铺卤肉铺继续开着,只需要卖一上午。

    草草的刷完牙,洗把脸,赶紧进屋,万大爷也跟着后面进屋。

    “大爷,有啥事,您老就说,可不能吓我。”

    万大爷是四合院内的睿智老头,人好心善,子女教育的好,家庭和睦,没有什么糟心事。

    沈清和不知道万大爷找自己会有什么事。

    “傻小子,大爷笑你干啥,还记得你涛哥家的大儿子东子不”

    万大爷也是没有办法,大孙子去年好高中毕业以后,死活不愿意再读书,说是读不进去,要出来工作,现在工作可不好找。

    荒废了半年的时间,看着实在是没有办法,老爷子亲自找上沈清和,打算问问,他的食品厂还要请人不。

    请人的话,看看自家大孙子适合不,不适合也没有关系,他了解沈家二小子,不会故意的找借口拒绝,除非是真的不适合。

    “记得呀,我插队去之前,还老带出去玩儿,那时他才几岁吧回来这两年咋没有看到呢。”万大爷不问,沈清和还真没有注意到,自己回来两年,一直忙着,很多以前大院住的人,都好像没怎么看到过。

    “你去插队没有几年,你涛哥在厂里就申请到房,一家子都搬到厂里住。这两年,没次他们回来你都忙,就是过年那两天,你一家子管着门睡大觉。老大说想来看看你,我没让他来,免得打扰你。”

    “大爷这就是您老的不是,怎么能说是打扰呢我是那怕人家打扰的人嘛,东子是出事了还是找我办啥事”

    “说来,都是东子那熊孩子,去年高中毕业以后,死活不再读书,我想着没有考上不要紧,再复读一年,可是他不愿意,说是要出来工作,赚钱养家,半年来,什么工作也没有找到,我想问你厂子里还请不请人,如果请人能不能考虑下东子,那孩子老实,有把子力气。”

    说到后面,老爷子的脸都红啦,他很少求人,还别说求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行啊,让东子帮我开车,他还年轻,学学手艺,以后想离开,也有门手艺。不过得等些天,还有大爷别出去说,您老能明白的。”

    老爷子有点小激动忙承诺着说,“明白,不会对外说。放心吧”

    说完事,老爷子已经坐不住,背着手离开了沈家。

    摸摸口袋中的毛票子,一个人走着去大儿子家,他得赶快把好消息告诉大儿子一家。

    他没有说的事,大孙子之所以不愿意复读考大学是因为家里有个病人,他妈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打针,时不时的还要住院,家里除了东子还有三个孩子,都是东子的弟弟妹妹。

    他们还在读书,靠老大一人的工资,既要治病又要顾着四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也要顾着一家六口的吃嚼,着实很困难。

    他有一半的工资是补贴了老大一家,老伴儿的工资要做生活费,他不只是有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两儿一女,闺女出嫁不需要他存钱办嫁妆。可还有两儿子,就算豁达,他也不能太过。

    离开胡同,老爷子高兴,脸上都带着往日没有的笑容,乐呵呵的走着。

    一路上遇到熟人,都是很亲切的打招呼,不少人都觉得奇怪。不过没有人深究,也能看的出来老爷子心情不错。

    一直走到纺织厂的家属区,老爷子刚进家属区,大孙子万东就看到了,站在二楼喊道,“爷爷,怎么来了”

    “找你。”

    家属区不少家属都认识老爷子,都点头和老爷子打招呼。

    中午,万涛夫妻俩还有没有上学在家里给爸还有弟弟妹妹做饭的万东,听到老爷子说的好消息,高兴坏了。就着难吃的腌菜,还喝了两杯酒,没有过量,刚刚好。

    他们一家都明白,人家沈清和是用了心思的,学开车,是好事啊,至少有门技术在手里。

    万家人都是那种知道好歹的人,也知道人家是为他们着想。

    一个月以后,家里做卤肉的家伙什全搬去食品厂。货车已经修好,冻库也改造好。

    车间全部装修了一遍,粉白的墙壁,还有干净的地面,明亮的窗户,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很干净,厂里的边边角角全部收拾了一遍。

    好几处旧花坛也被改造移栽来几棵果树,从时空超市买来改造液改造果树,今年就可以吃上鲜嫩甜美的果子。

    厂区四周都安放不少大的垃圾桶,告诉大家按照标识倒垃圾,倒错扣钱。

    关系到钱,还真没有人敢故意倒错,也没有人敢炸刺。

    刚买厂子时就有人炸刺,被沈清和硬的软的,收拾的服服帖帖。如今厂里上下一团和气,厂里的职工分工,也只是简单的调整,只要愿意留在厂里继续干的,沈清和一个也没有开除。

    自己不愿意干的,他也不勉强,送上祝福,希望他能在外面大展宏图。

    供货也不用担心,自家就有四个店铺,还有他自己建立起来的销售聚到渠道。

    瓜子仁桃酥,精致的曲奇饼干,还有好吃的花生仁奶糖,纯奶糖,销路已经进驻帝都各大供销合作社,商场。

    如今产量不高,加班加点的忙活也就够帝都与周边一个省。

    工厂的员工干劲十足,厂子盘活以后,正好趁势头好的时候多赚钱,他们拿的不是死工资,是绩效工资,在卤肉包子车间员工的宣传下,其他车间的员工做事不用沈清和催。  从不迟到早退,也不无故请假。

    早上八点,员工们全部到岗,两辆货车轮轴转。运货送货,仓库内几乎没有积压的商品。

    内仓库中,面粉,鸡蛋等储藏的库存有够用两个月的,每次进货都是沈清和自己开车去进货,从不让人跟着。

    忙碌了一上午,下班铃声响起,一群人嘻嘻笑笑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

    从转角走出来的沈清和,正在和厂里几位业务员一起说事,姚海如今是沈氏食品厂的业务经理,专管业务。

    如今的他,手底下管着五六人,经常出差,四处走访市场,还有与客户们打好关系也为下面的业务员查缺补漏。

    “沈总,如今北河省全面铺开,您看看要不要再跑跑津海市,还有南河省。”

    他早就想出去跑那两个地方。

    “等等吧,咱们的产量跟不上,还得等一段日子。尾款抓紧收,不付上批商品的尾款,绝对不能发新货。资金回笼一定要快,不能让客户把钱攒在手中。”

    食品厂的资金回笼算是快的。

    “嗯,到了下半年真的要打款再发货”姚海有些担心,他可是知道,单位上收款慢。一但得罪他们,以后厂里的食品卖给谁。

    “嗯,怎么是不是担心那些商场与供销合作社不答应。”

    “肯定的呀,说起那些负责采购进货的大爷们,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每一个都不好伺候,一个都得罪不起。

    “别担心,以后咱厂都是收现款再发货,东西好不怕他们不进货。”对于食品厂所有的商品,沈清和都有绝对的信心。

    味道好,绝对是市面上同类食品的第一名,别的食品永远也无法超越。

    “我听你的,先试试吧。”

    姚海也知道没有任何食品能比的过自家食品厂出品的任何吃食。

    食品厂在下半年全面实行先付款再发货,开始也有单位不干,沈清和也不惯着他们,直接取消给他们的供货资格。

    现在还真不愁销量,他必须严格把控收钱这个环节,让他们都行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自己做护肤品收款做铺垫。

    下半年生意更加的火爆,每天都有货车前来拉货。

    刚送走一波客户,找个空闲时间,喝杯茶,歇息一下。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请进。”

    进来的是街道办的主任何主任,还有一位蔫头耷脑的中年男人,看着就有四十多岁,清瘦穿着一身旧中山装 ,夹着一个破旧公文包。

    “沈总,好雅兴,闻着味道就知道是好茶。”何主任进门就捧着沈清和,搞的沈清和立即提高警惕。

    “哟,是哪阵清风送来了主任,快坐。”沈清和站起身来迎接何主任,至于他后面的人,还得等何主任主动介绍。

    “沈总,最近生意可好”何主任说话装的斯斯文文,其实他一点也不斯文,但是他喜欢装斯文。

    “托您的福还过得去,不知道主任今日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咳咳,谈不上指教,只是想问问沈总,有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

    “暂时没有,怎么了”沈清和明知故问,哪怕之前他不知道何主任找上门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一听就明白了,只是不知道是街道上的那家工厂,他记得附近归何主任管辖范围内的工厂没有几家。

    一家火柴厂,一家小型的玻璃厂 ,还有一家什么厂来着,他忘记了。

    “我看你们厂的生意很好,都忙不过来,难道就不想再扩大”

    橄榄枝递给你,倒是接啊。何主任没有想到沈清和硬是不接茬。

    “生意好,看着忙碌,其实是虚假繁荣。厂里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主任可以参观参观,我收拾好厂区,几个小车间,各种仓库,付出了多少。还有还改造出来一个冷库,那也是需要大量的钱,今年生意再好,我也没有能力再扩大。”

    沈清和卖惨不愿意被何主任牵着鼻子跑,万一垮台破产的厂比食品厂的各种状态情况还糟糕,他到时得躲在无人的角落暴哭。

    “唉,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覃厂长他们火柴厂更不容易,今年一年的工资都没有发了,眼看着再有两三个月就是年底,一年一度的除夕,别人家里不说大鱼大肉 ,可火柴厂的职工们就是一顿干饭都吃不上 ,我瞧着揪心。

    想着沈总是不是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下火柴厂的那些可怜职工们”

    何主任不亏是做基层工作的,一顿卖惨,搞得沈清和差点以为自己是个刽子手。

    沈清和没有接话,只是沉默不语,一直低头沉思。

    何主任卖惨完,就一直盯着对面沉思的人。

    沈清和在脑海内,快速的勾勒出一幅地图,是火柴厂的位置图 ,他没有进过火柴厂,不知道里面究竟有多大。

    员工有多少,还有工厂里面的各种情况又是怎么样。

    沈清和用读心术,探测何主任来找自己的意思,还有接手火柴厂的底价。

    他不愿意太过于趁火打劫,占有集体或者国有资产的便宜,以后就算没有人清算,他也不不愿意干这样的事。

    只要不迈过何主任心中的底线就成,他也不会一味的听何主任的,自己得实地考察,各方评估。

    再看看何主任心中的底线是否过高,自己也不能吃哑巴亏,随便别人喊价。

    你一句我一句的,沈清和就是不松口要买火柴厂,只是说去看看情况,能帮的他一定帮,不能帮的他也没有办法。

    两个月后,请来的各种专业人才对火柴厂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沈清和做到了心中有数。知道该怎么出价,还有与何主任以及更高级的领导谈判。

    他不想占集体,国家的便宜,集体也别想占他的便宜。

    年底,腊月二十四火柴厂被沈清和收购买下。

    火柴厂全是平房,占地面积大,沈清和想着开年以后,把平房全部拆掉重建,至少建四层的楼房。

    这里已经靠近三环,比食品厂要远。

    地方大,好规划 ,从回城以后,他就一直有自己配置护肤品,试着做一些,效果都不错。

    洁面乳,护肤水,眼霜,面霜,暂时就四样基础产品吧。

    别的还得等等,生产线上的机器要买,还有污水处理机器也要弄。

    前期只能是买旧机器,他还得到处打听,哪儿有别的护肤品厂淘汰下来的旧机器买。

    旧机器到他手中,能变成最新的机器,改造一番,比买过来之前不知道要好多少,性能提高多少倍。

    思绪万千,但是一切都还没有开始。

    最后几天是最忙的,糖果,饼干,桃酥还有帝都特产,让沈清和做出来一个大礼包,每一个种类分量不多,但是花样多。过年时,走亲戚拜年,绝对是当下最能拿的出手的礼包 ,沈清和想出来的拜年礼包,风靡了帝都还有北河省,南河省,津海市。

    一家也出来办年货,再有四天就要过年,家里还有好些东西没有置办,一家四口一起上街,夫妻俩一人包一个,来到自家店铺先看看 ,今年的春联提前准备的,但是不卖,全部送。

    买一盒礼包加一斤卤肉,送一幅春联,买的多送的多。

    沈家的春联,比任何一家的春联都要气派,厚实硬朗的大红纸 ,金色的字,还有美好的寓意。

    无论是谁都看着喜欢,卖春联的其他人还来不及山寨,或者说没有那么好的技术,暂时还仿不来。

    熙熙攘攘的人群,真是热闹,虽然百姓们的生活条件还不是特别好,但是到了年关,大家还是舍得花些钱,过年该花的钱,怎么也存不住。

    “老板,老板娘,进来坐。”照看店铺的小胡与老周,本来正在忙着卖货,眼尖的小胡看到老板一家四口,忙招呼着。

    “不了,我们就是来看看,你们忙你们的,别管我们几个。”

    沈清和一家站在一边,看着排队买东西的人。

    每一个都提着大红色的硬纸盒离开,每一个人手里都不只是拎一个纸盒,另外一只手还打包拎着卤肉。

    有人从自己家里拿出来的盆,装卤肉卤菜。

    今年新加了几个品种,有鸡,有鸭,还有鸡鸭的零部件。品种丰富很多,挑选的种类也多了很多,生意比去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妈妈,我要吃花生糖。”小远被妈妈紧紧的抱在怀里,街上人多,不抱紧,都不敢上街,万一孩子与自己走失,被人贩子拐跑,到时哭都没有地方哭。

    也许一辈子再也见不到 ,有沈清和几年前的示警,杨凤兰从不敢松懈。

    “不许吃,两天吃一颗,你昨天已经吃过一颗,明天再吃。”几年的帝都生活,杨凤兰适应的非常好。经常自己看书,遇到不明白的就问,对孩子也不再是松散状态,严了不少。

    孩子们渐渐长大,发现妈妈变的比以前严厉不少。小远瘪瘪嘴,看着像要哭的样子,沈清和是个慈爸,见不得孩子瘪嘴哭,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小玩具,在手里晃动两下,小远不哭了,眼睛紧紧盯着爸爸手里的小玩具,忘记了没糖吃烦恼。

    一家四口站在一边看热闹,一边注意着孩子。压根没有注意到排队买东西的人中,还有他们认识的人。

    排队买礼盒与卤肉的人中,有一位戴着眼镜的男人,盯着前方的男人的仔细看了看,容貌没变,但是气质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像是他认识的那个人。

    樊建国排着队,随着队伍前进,等到走到离前方的人只有两三米之遥时,他试着喊一声,“沈清和,是你吗”

    闻声而张望的沈清和,扭转头,“樊建刚,是你”

    他们是一起插队的知青,只是樊建刚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帝都的大学,之后,慢慢的就失去了联系。

    插队时,他们就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樊建刚与沈清和是同一批的知青,关系不近不远,樊建刚一直比沈清和有野心,有远大的理想。

    他不是帝都人,是北河省人,找了隔壁屯的一位女知青帝都人结婚,哪怕他当初很喜欢在青山屯插队的一位女知青,可她是东北某省的,不是帝都人。樊建刚为了一丝回城的希望,为了成为帝都人,他是费尽心思的。

    从77年到现在,沈清和没有与樊建刚从没有联系过,也许樊建刚没想到沈清和能回帝都。

    “对呀,你是回城了还是回来探亲的”虽说是大返城 ,但是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知青没有返城。

    樊建刚不确定沈清和是已经返城还是回来探亲,看着他身边的爱人还是杨凤兰,他更加不确定。

    “79年回来的,你毕业了吧”沈清和没有见到熟人的热情 ,一如既往的清冷。

    “嗯毕业了,如今在招商局上班。”樊建刚是帝都大学毕业的,能分到招商局 运气真不错,也与他喜欢结交有背景的同学有关。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謎茫扔了1个地雷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袁欢 20瓶;云竹雪姬 10瓶;ysq0024 7瓶;安歌、乔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