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客中有人被贾政的态度唬住了,面面相窥不敢出声。
然而有一名程日兴的,最懂察言观色,并不发怵,只坦然笑道:“政老爷何必如此。我们熟知的,明白是老爷志在山水、不倚靠他人。不懂的,还以为是林大人有什么过失呢。”
贾政瞥了他一眼,淡淡出声:“我妹夫官品端正、学识出众。哪会有什么过失。”
众多门客瞧着情形,又听贾政口称“妹夫”,自然也反应了过来,连忙夸着贾政寄情高远,非是庸庸碌碌之辈。
程日兴又趁机劝道:“政老爷这样想自然好,只是那林大人初入京城,想必正是懵懂事务不通。进宫面圣何等大事,少不得要政老爷来教教的,免得他出了纰漏。”
“政老爷何不修书一封,我可亲自送去,也显得庄重。”
听那程日兴徐徐道来,话至末尾,才有机敏的门客瞧出他的心思,心中难免骂了一句:好狡猾的程日兴,竟是要借着贾府这个跳板,亲近林家去了。
再看贾政面色迟疑沉吟不语,那些门客们又再次盛赞贾政“宽厚仁慈”,总要“助林大人一助”“免得他有负圣恩”。
他们一面劝着,又一面给程日兴使了个眼色,竟在贾政面前堂而皇之地结成了私下联盟。
而程日兴最终如愿以偿,他怀揣着贾政的亲笔书信,又特意换了一套衣物,这才找上林府。
一路由小厮带着领到前院。程日兴面上不显,跨步往前走着,实际余光都尽斜到四周的庭院高阁。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林府,底蕴竟是比贾家还强。
若是要得到林府的看中,少不得要使些手段。
于是等他到了前厅参见林如海,也不俯身行礼,将书信递与小厮后,就直言道:“林府危埃。”
林如海端坐上首,面不改色,“先生何出此言。”
“我看林府奢华富丽,过于造次。而您初入京城,尚未面圣,已得赏赐,竟是人巷皆知,都说飞黄腾达不在话下。京中不比扬州,若是被有心人传到圣上耳中,添油加醋,岂不是祸端。”
程日兴看林如海只微笑倾听,摸不透他的心思,故又下一剂猛药道:“林府正是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恐是盛极难继,则要转衰败。”
要是我不曾面圣,倒真有可能被唬了去。林如海心下好笑,看清他威吓自荐的意图,也不耐应付,重复笑说:“先生何出此言。”
程日兴还想再说些什么,就见林如海端起茶杯,拿到盖子轻拂了下水面。
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程日兴不敢再出声,只是思量着林大人两次都说同样的话,也不知是摸透了自己的心思,还是狂妄自迂?不免一时不安。
总之是自荐不成了!他心中郁郁,也只能忍了,俯身依礼慢慢退了出去。
林如海看他背影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水,拿起书信就往后院去。
贾敏分派完一桩桩事务,于小榻上歇息。看林如海进来了,她有些好奇地问道:“我哥哥是有什么事,要你特去会面?”
“看着不像是他的意思,倒是有人狐逞虎威呢。”林如海将信件递给了贾敏,稍稍描述一遍事情,又解释说:“因扬州贪盐事件,这段时间我都不会进宫。到后头难免会有流言,少不得要夫人担待一下。”
“这有什么。”贾敏听他一行话,先是皱眉后是微笑,才叹了口气道:“只是我那兄长,他人倒是好意,就是不通庶务,性子压不下人去。”
林如海对自己的妻兄也有所耳闻,并不以为怪。
黛玉倚在一旁听着。自从进京以来,林如海贾敏都有意培养她,许多事情也不避讳,这会她心中思路渐明,便轻声问说:“那扬州处理盐户的,可是甄家?”
“是。”林如海赞许地看了眼女儿,细细分析:“我在府中与士隐联系,看守京中动向。他于扬州正好出手,不用顾忌。”
也是当初元宵之缘,才让甄士隐归了林府入朝堂,不然现在自己就没这个得力能手,可两面夹攻了。
林如海感叹,也有意宽慰女儿道:“待到事毕,甄家就要面圣,英莲也可进京寻你了。”
黛玉微微点头,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帕子,轻抚了下上面的并蒂莲。
扬州城里,英莲也正拿着针线,细细地纹着上面的莲花。
侍女在外轻轻扣了下门把手,这才缓步进来禀报:“端二爷在前厅候着,说是想见姑娘一面。”
英莲慢慢勾出莲花的纹理,半饷才淡淡出声:“舅舅有事不找父亲,却要见我这个小辈?这是什么道理。直接回绝就是,还值得进来问?”
侍女头压得更低,“端二爷不见老爷,只定要见姑娘。说是看在亲戚面上,请姑娘怜惜他见上一面。”
“亲戚,亲戚。”英莲漫不经心地重复着,她弯起嘴角看着面前堪称完美的莲花,心满意足地开始纹第二朵,“他犯那些事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会连累我们这门亲戚呢?现在倒是论起关系来了。”
侍女不敢说话了。自从林家入了京后,姑娘就整天以泪洗面忧愁寡欢,后面不知怎么的,突然帮老爷处理起盐户的事情来。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英莲在官场上的手段,连甄士隐看了都要赞叹。
杀鸡儆猴、以示效尤。上以威逼,下示利诱。甄士隐竟然不知,女儿还有这种本事。
看着英莲温温柔柔地绣着帕子的模样,侍女没得嘱咐,只能呆站在原地,心中想着:外人还以为这些都是老爷的能力,谁知道是姑娘在背后出谋划策呢。
端二爷借着甄家的势勾结官户、奴隶盐商。这会儿事情出来了,想走姑娘这条路?真真是自找南墙撞上头了。
而此时,荣国府王夫人那儿也迎来了一波亲戚。
“我狠心的妹妹,自从嫁别就是数十年不见。我在这儿天天念着你,只恨脱不开身,你竟也不惦记着来寻我。”王夫人搂着前面的薛姨妈低泣。
薛姨妈也是泪流满面,不得言语。还是薛姨妈之女宝钗,恐她们哭伤身体,就上前用话劝阻,只说“往事诸别,日后可长久相见”,来宽两人之心。
王夫人这才用帕子擦了擦脸,又细细打量一番薛宝钗,看她温静娴淑、得体大方,喜得直拉住她的手笑道:“这就是宝钗吧?果真是个好孩子,长得又好,也不知将来谁会如此有幸。”
薛宝钗听着王夫人未尽之意,早就红了面颊,低头不语。
薛姨妈闻言,在一旁笑道:“还小呢,休夸她。我倒是听过姐姐有子唤宝玉,天生奇异,说是人中龙凤,那才难得呢。”
王夫人听妹妹提起宝玉,面上微笑,也不接话,只拍了拍宝钗的手,将她引到自己身边坐下,又让丫鬟送上新的茶水点心。
“我们这番前来,可要去拜会下老太君?”薛姨妈看姐姐不回话,她转了转手里的杯子,接着笑道:“听说老太君的女儿也到京城了。那林府的传言,我们都听了一路呢。说是富贵泼天,要一步封侯,后来居上了。”
“市井流言,妹妹还信这个?”
王夫人慢慢端茶喝了一口。不过薛姨妈的话,倒是让她想起那个还没见面,就让自己干等了两回的林黛玉。
想起最近的传言,王夫人心中嫉意缓缓四窜,又瞧了眼身边安静端正坐着的宝钗,她眼眸微眨,顿了几秒,才又笑说:“的确该去看看老太君,没准宝玉也在那儿呢!”
薛姨妈也笑。她起身搀扶了姐姐,和宝钗一起一左一右,扶着王夫人往正院去了。
正院里,宝玉正趁老太君起身的时候,痴缠着珍珠要吃她嘴里的胭脂,被出来传话的鸳鸯瞥了一眼,这才呐呐放开珍珠,一道往里看老太君去了。
宝玉被贾老太君叫着上座时,门外的丫鬟就进来传说,王夫人带着薛姨妈来了。
“薛家的人,倒是看我来了?也是有心了。”贾老太君搂着宝玉,对着鸳鸯笑叹了一声,就让她亲自出去接人。
宝玉很少听母亲提过这个薛姨妈,闻言也好奇的看向门外。只见帘子一掀,王夫人并着薛姨妈进来了,后面倒是跟着一位肌骨莹润的姑娘。
那姑娘容貌丰美,举止雅致,竟比三春还要出众。宝玉早就看呆了去,他只想着:今儿我是开了眼了,可见天下钟灵毓秀之多,也不知那林妹妹和她比起来如何。
薛姨妈上前介绍了自己,又絮絮问老太君的好,讲起一路上的风土人情。
贾老太君只一副听得入迷得模样,倒是宝玉眼也不错地看着宝钗,看她安分地垂首坐着,娴静端庄,忍不住出声打岔问道:“这位妹妹也是一路上京,路途劳累,可要吃些茶果?”
还不等宝钗说话,贾老太君就先一把搂住宝玉,笑着点了点他说:“混小子,这是你宝姐姐呢。只胡口叫着,也不怕乱了辈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