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寺的官吏听朱棣这么说简直快疯了。
你听明白了是宗正寺是你们老朱家的生意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啊!
“殿下臣……”
他还没等多说朱棣突然道:“我想起来了李景隆在我身边这事让他跟你谈。”
朱棣拍拍屁股就走了。
宗正寺是李贞在管他是李景隆的亲爷爷由他出面确实很合适自己人岂能不照顾自己人?
这位在这里等了一会儿甚至还喝了点茶水。
差不多半个时辰突然有些护卫冲了进来其中两名壮硕的汉子直接把他拿下。
李景隆在后面进来冷哼道:“什么东西!给你留四成还不知足!那你就什么都别要了走私商货给我抓起来!”
这位愣住了万万想不到李景隆居然要抓他?
“少国公少国公!你不能这么干啊!你满月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少国公啊!”
李景隆满脸不耐烦“还废什么话!拖出去!”
护卫二话不说直接把人拖走。
李景隆摸了摸脑门上的汗满心无奈。
朱棣这孙子太不是东西了!
其实这人李景隆认识确实是李贞的手下似乎还是泗州的人和李贞是老乡。
放在平时李景隆断然不会把他怎么样。
但是今天不行啊!
朱棣去后面的时候就把李景隆叫了过来。
你跟着我到北平这么久了也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官职这可不行。
我现在就任命你为税务千户负责征税事宜你要是干好了我给你提到指挥佥事要不了多久就是指挥使。等日后接你爹的国公理所当然。
给了这么大的一块饼自然是要李景隆好好办差了。
“我我能不能不当或者先让花炜当?”
朱棣笑道:“自然是可以了不过你可记好了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写信给父皇说你没出息是个废物点心。你想想连我都瞧不上你还有谁会重用你?你这辈子就完了!而且你爹前些天还在北平我跟他说李景隆已经没救了赶快趁着年轻多生几个不然李家就完了!虎父犬子一辈不如一辈……”
“你给我闭嘴!”李景隆气炸了肺“朱棣我最后悔这辈子认识你!”
朱棣嘿嘿一笑“我倒是很喜欢你这个亲戚加油啊!”
李景隆已经懒得废话了。
就算是弄死朱棣也要先收拾了那帮混账东西!
李景隆硬着头皮出发直接把宗正寺的人拿下来。
连皇室宗亲都不管用了其他别的衙门哪里还扛得住?
方孝孺是一家接着一家查……兵部户部工部学部……这些朝廷衙门几乎没有幸免的。
每天都有人找朱棣但是朱棣早就想好了他才不管这些烂事直接当了甩手掌柜的去了城外打猎。
城里的事情都交给了税务千户官李景隆。
李景隆年纪不大也不知道里面水有多深他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方孝孺会跟他稍作商议凡事都按照朝廷王法办就是了。
只要有大明律有大诰给咱们撑腰咱们就一无所惧!
这俩人一文一武凑在一起算是把北平闹得天翻地覆。
因为吧稍微懂点规矩的都明白最让人无奈的就是这种秉持着国法的愣头青混不吝。
他们什么都不讲什么人情世故一点不讲就是按照国法办事属于百死不悔的生瓜蛋子非常难搞。
当然了通常情况这种人都不会掌握大权稍微一点动作就能把他们摆平也引起不了什么波澜。
但是这俩人不行方孝孺是朱棣任命的税务官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大宗正李贞的孙子。
敢对这俩人下手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而且最最要命北平城里还有一尊大神呢!
没错自始至终张希孟都没有表态他只是耐心当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学堂教书风雨无阻。
张希孟没有动作就是最大的动作。
现在还只是方孝孺和李景隆万一把张相公激怒了这事情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那些被弄得出生入死的家伙竟然因为惶恐根本不敢来找张希孟也是没谁了。
当然了张希孟不可能真的不知道。他抽空把王府长史葛诚给叫了过来。
这位是马皇后心腹不光是燕王府整个北平的事情他都是心知肚明的。
“这个逃税的情况真的这么严重吗?到底是存心不良还是旧习难改?”张希孟淡淡问道。
葛诚微垂着头十分谦卑。
“张相这事不太好说。”
“不太好说这事什么意思?”
葛诚又道:“就是不太好说过去在商税这上面虽然也有税务部存在但他们什么情况张相公很清楚。除了些大头儿的税比如矿场、关税、盐税还有些朝廷专卖的东西其他方面根本管不过来。”
葛诚继续道:“北平这边由于情况特殊一些朝廷的法令更是没有落实下来。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就有好些难以说清楚的事儿……比如每有官吏到达北平就会携带些货物来的时候带来到市场上贩卖走的时候再采买一些回到应天之后出售一来一回之间就有几百贯的利。”
张希孟点了点头“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官员随身还要携带公文行礼随便装点东西外人也看不到也不好随便搜查……但是像这次宗正寺一下子弄了几万贯的货着实是过了。”
葛诚苦笑道:“张相有人带了十匹丝绸没事就有人带一百匹一百匹不够就有一千匹一万匹!人心不足无过如此!”
张希孟道:“所以说国法务必严明不能留有一点空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葛诚顿了顿又道:“张相这里面还有一层……其实携带些货物逃避税收只能算是小手段。还有太多的采买金钱往来根本就不通过银行弄得朝廷难以追查……也不说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只要从应天到北平两个月的时间有十万贯在手交给钱庄让他们放贷光是收利息就是上万贯的事情。明面上看起来钱财没有什么变化可暗中早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葛诚说到这里也是他痛心疾首无可奈何。
张希孟微微叹气竟然也有些无奈。
当初他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就是要杜绝弊端。
在淮西的时候一切也都执行的很彻底。
但是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有好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渐渐被放弃了。还有些虽然没放弃也成了一纸空文。
比如说当初张希孟要求所有的商业行为必须经过粮食银行。
因此只要捏住了粮食银行商税就不难征收。
可时至今日还有人提粮食银行了吗?
没了!
为什么没了?
因为官吏反复说粮食银行是采取一种存粮有息的手段吸纳粮食。朝廷替老百姓保存粮食还要多给他们。
朝廷亏的太多了而且地方这么大要建立仓库核查粮食数量实在是太麻烦了。
更何况还有常平仓有各地的仓库完全可以取代粮食银行。
老朱倒是没有听他们的鬼话但是随着天下太平老百姓也不那么把粮食看成生命……而且户部又把粮食银行的利息压到了百分之三远不如普通银行的百分之五。
既然如此存宝钞多好还存粮食干什么?
粮食银行这种成功的模式渐渐被废弃。
而过去张希孟主张所有账目往来都要经过银行不管是朝廷衙门还是各地商贾……结果这一项一直被拖延借口也都是事情繁琐南北往来长途贩运朝廷根本有心无力。
反正在这些事情上朝廷的官吏总是有灵活的道德底线。
有些事情比如关系到均田张希孟可以据理力争而有些执行上面确实未必妥当的事情张希孟就不好去争。
堂堂张相公不能成天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跟下面打成一片……其实老朱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他不出手有些事情确实在变糟他要是出手就不免尸山血海人头滚滚。
其实老朱也很难他选择的办法是培养锦衣卫以毛骧等人为鹰犬对付这个繁杂的朝局。
显然锦衣卫并不是完美的工具张希孟把注意力放在了朱棣身上。
他收朱棣当徒弟并不是闲着没事干或者说投资未来的永乐大帝!
没有那回事有咱张相公你还想靖难吗?
你想屁吃呢!
张希孟希望的是围绕着朱棣构建起一套和应天那帮人全然不同的队伍就比如方孝孺这种一往无前一无所惧。
当这种人足够多的时候也就是彻底革新朝政的时机。
只不过张希孟似乎是低估了靖难四天王的实力。
方孝孺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就抓了一千多人愣是把朱棣的一座军营给填满了。
而这里面就有燕王府的人!
“怎么回事?”朱棣打猎归来破口大骂“怎么连咱们的人也抓?方孝孺昏头了?”
葛诚无奈“殿下方孝孺说往后咱们燕王府的采购也要走银行账目不能私下里买卖以免出现逃税的情形。”
朱棣愕然良久摸了摸鼻子无奈道:“那就烦请葛先生去把王府的账目交给方孝孺吧!俺朱棣听他的还不成!”
这下子轮到葛诚目瞪口呆了殿下竟有如此心胸?
眼瞧着葛诚愣住了。
朱棣急了怒吼道:“还听不明白?我都得罪了宗正寺要是燕王府例外宗正寺要守规矩我这个燕王府还比宫里更大不成?你莫要害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