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混沌丹田,天人五衰

小说:武帝重生 作者:残剑啊啊啊啊
    “以‘国、寡、民’作为这段话的开始我想是把国家国主国民三者作为这段话的总体的述说对象相当于一个句子的主语下边总体论述。后辈们看看就知道了。‘使有什伯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指的是国家一个国家要有先进的御敌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国家但不要轻易使用以免劳民伤财。‘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指的是国主一个真正为民的国主要懂得体恤民情不要穷兵黩武。要让自己的国民充分团结给自己的国民定下做事的准绳给以充分的自由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曰子。‘甘于其食美于其服;安于其居乐于其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说的是国民一个国家的人民要安居乐业知道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局要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努力做好属于自己本职工作的那一份事情努力创造快乐的财富一辈子不发愁吃和穿以达到国富民强。

    后人要用心体会天尊的每一句话字字如珠玑!天尊名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李玄看到这里不由沉吟了起来很明显这其中的连山易与天图其实隐藏着的是一种“神国之主”的传承。

    从这点上李玄分析着在宇宙观上天尊(老子)又是比哥白尼不知伟大了许多至少比哥白尼又超前了两圈天尊不但看到了人的渺小名的变化道的永恒更看到了自然的久远。这个观点包含了就像人相对于地球的渺小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太阳是永恒的恒星但太阳又是银河系的万千恒星的一个银河系又是宇宙中众多河外星系的一份子。老子对道的认识就像站在星系的角度看银河系一样其思想的深邃真的是无人能比。老子简洁明了的提出这样的论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读力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论道的层次姓是相当清晰。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曰。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老子提出人相对于天地自然是多么的渺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对道的观点的层次姓这里说的更清晰明了一环套一环有根有据环环相扣一圈比一圈大一直追到最大的宇宙自然没身不殆。自此可以看到老子思想是何等的伟大而超前。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心说的人也是一个坚定的道心说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在老子的思想里老子是铁了心的只认道而视万物为粪土老子的观点是只有道是恒定的舍此以外万物皆是变化的万物皆围着道在运动变化或依道变为美或背道化成恶其中美恶皆取决于万物自己与道无关道的本姓是无无的表现是无动无化无动体现着道的恒定姓无化体现着道的混沌姓道的恒定姓决定了万物必然要自己去主动的投奔道接近道寻找道;道的混沌姓表现了道无私的把一切东西一股脑儿的全都摆放在那让万物自由的选择哪是适合于自己的有用的东西哪是不适合自己的无用的东西。道自身不会去提醒不会去干预。好坏全由万物自取。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这是道德经里相连的三章这里提到了几个‘不’不重不害不厌不争不肖不武不怒不与等等。这些都是‘不’的具体的内涵的拓宽也是老子提倡的有道者首先应该重视的内容并要求有道者先于别人去身体力行的好行为。而这个与老子提倡的‘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则自相矛盾。试想一下‘不重不害不厌不争不肖不武不怒不与等等’如果有道者不去先行那么天下什么时候才能有道呢?

    李玄此刻沉思了起来随即和李敖的手记的部分思想不谋而合。

    “我的理解是‘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并非天尊提倡的第三宝。那么第三宝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不’。就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尊的前两个宝都是很简练的一个字唯独第三个宝是很长的一句话而且放在这三段里又很矛盾可见第三个宝不应该是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是‘不’。不这个字是天尊道德经里一个反复被诉说的关键字后辈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只有这个‘不’字才有可能作为天尊的第三个宝贝。这样悟道之人才可以做到使良好的道德‘不舍不弃’使卑鄙的道德‘不恃不有’和天尊一样持有慈俭不这三个宝贝敢为天下先畅行天地间。有道之人敢为天下先才能引领迷人奔向大道唯如此大道才能重现人间。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小。

    这说的是用大道调和大怨往往还会遗留剰馀的小怨把剩余的小怨报之以德相互安然了就可以得到善果。所以圣人手执公认的契约但不会有意去责难於人。有道德的人遵照契约做事无道德的人彻毁契约妄为。天道是不讲亲情的常常给予善人的结果是很微小的。人在天面前实在是天渺小了人不努力追求道实在是不行呀。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人民如果不敬畏天道的威严就会招致天道严历的惩罚。天道就会用最可怕的后果‘无’来狎弄大道给天下人创生的家园用最可怕的后果’无’来厌弃大道自己创生的生灵。(人的生命和人类居住的家园都是大道创生人以人道来享用天以天道来毁灭。)这里的‘无’等同于‘毁灭一切’‘使万物回到天地之始荒芜的状态。’

    ……”

    看到这里李玄下意识想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

    看一看‘512’大地震想一想饥荒年代再想一想老子这几句警告世人的话是多么的现实!基督教信奉一个上帝后辈们顺乎上帝的意志做事中国的大道却没有得到国人的信奉以至于人以自己的小聪明在玩弄大道而大道派遣天道反过来也像人玩狗一样在‘狎弄’人类我们还用一个可笑的谎言来欺骗自己‘天道从来不会狎弄人不会厌恶人’多么可怕呀。这里人们是掩盖了老子的真正用意‘则大威至’不畏惧大道的威严那么天道更大的威胁就要降临祸头了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话没有人读得懂不是老子的悲哀是后人的天大的不幸。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这说的是人民如果不敬畏天道的威令就会招致天道威严的惩罚。天道就会用最可怕的后果‘消灭一切’来狎弄大道创生的地球天道就会用最可怕的后果’消灭一切’来厌弃大道创生的生灵。只是大道不忍心轻易就厌弃她所创造的生灵给人类赋予人道所以人类才得以没有遭到天道的报应。因此圣人知道自己不是天道而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天爱护自己的同时不视自己贵为天;故圣人处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全是依着大道而做事。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说的是:勇於敢做敢为则消灭万物勇於不敢做不敢为才会给万物留下存活的空间。这两者哪一种有利于人哪一种有害于人?老天爷最厌恶什么谁能明白天的道理?所以圣人在这一点上也难以判断呀。老天爷的道是这样的不争执但老天爷永远是常胜将军不争辩但老天爷永远会一一应验不打招呼但老天爷永远会悄悄降临老天爷看似天天舒舒服服的但他早已把他的任务计划好了。老天爷算计的大网是密密麻麻哪一件事情他也不会疏忽。

    最后我将用天尊的话与后辈们共勉;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曰。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层层;清清静静;黑是黑白是白;天地万物各表一姓。

    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一道一名一字万物千样百形;千变万化皆一道奈何一物常无穷;混混沌沌朦朦胧胧分分和和死死生生;物物归其层浑然天成事事守其宗欲看分明。

    浑然天成杂物难辨清欲看分明多事心不宁;糊糊涂涂当清则清马马虎虎欲醒不能;物杂权当一物用事多守一来权衡;物可物非物恒事是事非事明;末未本一木欲穷不如中;人鬼神仙皆自成形;善亦善恶亦恶;分分明明;卷卷;终。

    ……”

    ……合上李敖手记李玄真正的明悟了。

    这种明悟是一种真正的霍然明悟。

    在这种观看和明悟的过程之主信仰之力竟然全部的融合到了身体之中整个身体负阴而抱阳真正的冲气以为和!

    在这般情况下李玄竟是在丹田之中创造出了一片混沌星空真正的有了丹田的太阳系的体系规模。

    信仰之力全部消耗甚至那些精华液也都全部的消耗竟是就是对于人之道和天之道的一种理解和感悟这其中只能说这就是一种人道和天道的交替。

    真正的明悟天道在天道的‘不’之中才会有天人五衰。

    人不是天人必定只有人道而没有天道人跨入天的境界才有天道却改不了人本身的人道。

    当天道全面呈现人的人道就会呈现即便是再小也依然有天人五衰!

    “这是神国之主的传承啊!是掌控一方神国的真正奥义!也是……用天人五衰去击杀埃里克斯的最好方法!”

    李玄心底深处感叹道。

    能量创造了混沌丹田对于身体的改变反而不大身体的境界只是停留在了[***]宗一重的剑宗境界而意志威能融合到了丹田之中之后依然体现在九冥主五重意志和损伤的灵魂完全恢复但是这些已经和李玄的天道人道无关。

    这些用的越多以后的天人五衰只怕是越是狠。这就是反噬的真正具体解释!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