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你们怎么解决?”威廉皇储正在考虑如何的拒绝才能够让杨元钊大小注意的却没有想到杨元钊会这么的说这在他看来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
“当然有办法了威廉皇储不听我说说么?”
威廉皇储和身后的技术人员面面相觑都诧异无比的看着杨元钊杨元钊扫了一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了之后开门见山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西北可以跟德国签署一个协议前往中国的3个船坞的人员他们第一艘的造舰能力可以提供给德国以弥补对德国造成的损失另外一方面的中国也可以派出足够的人员前往德国这边工作虽然在造舰能力上面中国还是一个新手不存在什么可比性但是在高级技工人员上面西北却不缺不是每一个造船的领域都需要熟练的熟悉船舶制造的工人一些基本的行当高级技工就可以接手最少在稍稍适应之后也可以接手了。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提议出乎了威廉皇储的预料也出乎了谈判人员的预料几个造船的专业人士和工业的专业人员通过询问特别是询问西北拥有多少工人在知道了西北拥有一个怎么庞大的工人队伍之后脸色立刻的变了的。
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产业工人这个数字就足以让德国侧目目前德国城市化也不过是十几个百分点拥有城市人口不会超过1500万。这其中还要去掉大量公务人员商人贵族和城市小市民真正的工人不会占据半数。也就是说这个落后的曾经连火柴和螺丝钉都生产不出来的国家才几年的时间就冒出了这么多的产业工人。
没有人会直接相信可是真的仔细回忆一下。西北在过去的4年创造的奇迹2000万吨级的钢铁强大的铁路生产能力基础建设能力这些无不表明。西北拥有强悍的工业能力现在只是把一切摆在了面前。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接触不能也不可能在一次接触之中就达成全部的意向杨元钊提出了条件威廉皇储听了了之后。基本上达成初步意向德国方面确认杨元钊是真的有全套图纸已经拿出来的不少了。而杨元钊也认可了德国方面的交易计划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威廉皇储带着人回去了杨元钊也平静的等待消息。
交换工人用有能力的工人代替原来熟悉工人。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人想到的办法杨元钊提出的是一个德国高层从来都没有认识到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优劣先不去说只是从实施的难度和解决性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个国家的力量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力量和资源对于德国来说资源在逐步的累计工业生产能力来说也是如此很难有再大的提升。总人口只有6700万左右的德国人口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了农业工业军事这三大块都是需要人的在战争之中人的有事几乎可以发挥到极致俄罗斯之所以那么落后却占据了那么大的地盘甚至是英德都需要拉拢他们原因就在于人口众多175亿的人口冠绝整个欧洲他们也是随便可以动员1000万军队的国家。
德国的发展毕竟晚了点且是在普法战争之后才完成了统一确立了欧洲的地位他的城市化水平是低于英国的346%和美国的221%高于法国城镇人口也接近1500万。
城市人口在这个时代是重要的数据这些人口除了一部分是是富商之外大部分都是工人而工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
德国已经把这个生产力发挥到了极致了工业部每每都在考虑如何正确的发挥出这个生产力也进行了一部分的调整几乎已经是达到极致了可是大战一旦爆发必须要抽调几百万的工人这个缺口如何的弥补手里面的牌就这么多缺了这边就必须要用那边来弥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首相和大臣们几乎都在考虑如何把这个影响力降低到最低。
抛开别的平心而论西北提出的这个条件不高也就是让他们用一艘超无畏舰的代价帮助西北进行无畏舰的生产如果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的话3艘无畏舰未必会比1艘超无畏舰少多少最关键的是西北还付出了135寸炮可是有些事情不能这么算德国少了一艘跟英国的对抗之中就会处于明显的下风西北能否行程生产能力还成问题要是万一不合格那不就全亏了。
正是这种犹豫让事情几乎是走入到了某种死胡同之中杨元钊的这个想法却如同另外一扇门打开了让他们的兴奋的门从另外一个方面提升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只要资金足够的情况之下完全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大更强。
调整产业把必要工种找出来一些初级的只要能够通过考核的工种完全可以放出去以杨元钊所承诺的西北有这么多的工人只要语言这一关过了留下一些必要的翻译似乎是可行的这种情况之下德国付出的只是两个设计师这不是不能答应的哪怕是在设计巴伐利亚级的关键时刻5个设计师跟4个设计师可能会让整体进度延缓一两个月可是更高的生产力和足够的工人完全可以把这个给补充回来。
包括威廉二世商议了半天谁都觉得好可是无法做出决定毕竟西北那边他们了解的不多更多的只是间接了解依靠这个来判断决定整个德国命运的事情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威廉二世何等的清楚直接下令说道:“造船厂这边进行略微的调整先把一部分人调整出来在不影响整体工期的情况之下先跟设计师一起前往中国帮助青岛造船厂的兴建跟杨元钊说让他把人送过来先送过来5000人吧只要这些人合格2个合格的就可以给西北增加一名德国同类工人的援助一直到3个船坞可以生产了为止。”
威廉二世提出的是一个完全无损于德国的方案不管西北那边到底是有多少他们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两倍的人员这不但不减少德国生产力反而是某种程度的增长何乐而不为呢?
造船厂特别是造军舰的船坞真正能够算的上是核心不可替代的工人数量不算很多只要这部分保持稳定或者说留下了一部分骨干完全可以抽调出去那些人也不是都不合格的只不过凭借着资历没有那个空间和平台施展现在给他们一个平台借助着西北给德国锻炼人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威廉二世一锤定音到此一切算的上是尘埃落定了杨元钊听到之后兴奋无比是两个换一个这看起来是吃亏了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么?在杨元钊看来不但不是亏了而且是赚大了。
造船业是中国最弱的地方哪怕是有了江南造船厂的熟练工人哪怕是用巨资拿下来的机器可是民用船舶已经是江南造船厂能够的极限了或许借助一些老工人和工程师能够设计出军舰肯定是不靠谱别说是战列舰了就算是海祈号那样的普通4000吨级巡洋舰都不可能制造的出来。
军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是这个时代科技水平的集大成者英法美德都是在漫长的时间之中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能力不依靠成熟国家的支持和指点想要突破真的是难上加难。
江湖诀窍一点就通可是最难的就是这么一点现在有了德国的专家熟练工人还有船坞基本上已经拥有了建造的一切条件了等于说只要中国工人跟着学就可以学到一定的本事在未来获得相当的造船能力甚至可以直接的建设战列舰这都是一个机会至于西北派到德国的工人一定是吃亏么按照他设立的要求德国需要负担这些工人的工资必须跟德国同工同酬这算是创汇的一种最关键的是在德国的造船厂亲自的实习这一批的工人只要有两三年的时间成长起来所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
2倍怎么够呢在杨元钊心中三四倍甚至更多才是这样可以借助着德国的平台为西北培养熟练工人如果不是怕引起的德国反弹他甚至想要每隔三四个月换一批过来。
在威廉皇储告诉杨元钊的第二天杨元钊代表着西北正式的答复德国这个意向他们同意了会用最短的时间调集工人过来备忘录也会择日签署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决议就这么在135寸舰炮牵引之下联络起了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未来会对战争起到深远的影响。(未完待续)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首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