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七十八章 船厂到手

小说:钢铁时代 作者:十年残梦
    ps:看《钢铁时代》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浪费了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杨元钊多多少少的有些沮丧可是很快他就重整旗鼓早知道有早知道的做法现在知道也不晚距离一战还有两年的时间形成系统战舰生产能力这有些不显示但是形成年产100万吨的商船生产能力这应该不难到了一战这全部都是钱甚至现在他就可以提前的进行布局甭管是谁生产只要在一战前把商船拿到手中那就是难以想象的利益。▲∴頂▲∴点▲∴小▲∴说

    从调查局的数据上面杨元钊认真的解读江南造船厂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聂云台进入到江南造船厂开始的他也算是有些能力的进入到江南造船厂之后大刀阔斧的改掉了以往的陋习的以技术和生产能力为主不但聚拢了一批原来江南造船厂的技术工人还从国外请来了不少现在江南造船厂所有的船坞都有了造船的计划之所以的要求贷款完全是为了扩大船坞的规模目前他准备上的大概是2个5000吨级和1个一万吨级的。

    也就是说经过了一部分的调整之后江南造船厂拥有制作万吨级货轮的能力从进入到20世纪之后货船已经开始超过万吨级了一万吨的货船从各方面。都是最合适的是这个世界发展的主流。

    杨元钊长叹一声。似乎之前他有些太小看中国的工业成绩疏漏了这个江南造船厂。杨元钊很清楚。20世纪是一个海洋世纪从1900年到2000年一百年的时间之中船舶制造和工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20世纪初勉强可以生产万吨级货船到21世纪分门别类的各种货船甚至还有数万吨级的天然气船冷藏船。数以十万吨级的油轮大海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承载能力远洋货船不但门类更加的精细载重能力也是不断的提升。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元钊当然不会放过海军和海上航运之前只是感觉到中国在这方面比较的落后西北又没有一个完全掌控的海港与其投入到海上航运和造船业上不如投入到更加适合的其他产业。当时机成熟了一战打响之后自然有办法兴建起中国的造船业。

    现在知道江南造船厂的现状之后。无数的想法在杨元钊的心中冒了出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真正跻身到世界航运甚至是提前布局海军的基础。有海军不是万能的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海军的话真的就是万万不能了。

    建港巴士拉一方面是为了支持的德国让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一战之中走更远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让西北拥有了在中东的一个楔子现在似乎一切都很轻松但是将来呢?

    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支撑这个楔子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到一战结束列强们恢复了实力的情况之下到时候德国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退一万步来说德国胜利了拥有着欧洲之王身份的德国肯定会把视线投到这个方向的海军薄弱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海军的国根本就保不住这个花费了巨资的港口的只靠陆军没有补给没有增员除了造成对方的损失一切都得不到。

    没有攻不破的要塞哪怕是英国经营了多年的直布罗陀和新加坡也有被攻破的记录更何况巴士拉这个刚刚建成的港口。巴士拉在的西北人的计划之中是一个庞大的海港还是一个军港可是军港没有战舰根本没用本来杨元钊还准备过几年特别是一战爆发的时候通过跟德国交涉用物资和金钱双重的方法得到青岛在继承了青岛的德国船坞之后在发展海军可是更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他甚至有插手的江南造船厂的机会。

    江南船坞有些复杂夹杂了众多的家族和南北两大势力可是杨元钊看重的不是船坞本身是其中的技术工人这些精于造船的工人可以说是最大财富。

    能够入股占据7成的股份的话那是最好的即便拿不到借助着贷款和注资也可以获得相当的话语权到时候把一部分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弄过来另起炉灶在隐蔽的位置建立一个新厂说不定能够在生产货轮的同时生产军舰至于合作的另外一方早就决定了德国。

    德国恐怕是一战之前唯一一个生产能力不足国家如果德国的船坞足够的话说不定北海的战略形态就会发生改变而只要是有船坞很自然的就能够得到德国的支持到时候借助着德国用最短的时间训练中国的军事造船业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轻轻的敲着桌子整理自己的思路这不但是西北走向海洋的基础也是西北插足到更广阔领域的基础绝对不能错过了它。

    杨元钊这边打定主意想要入股江南造船厂坐着汽船回上海的聂云台则是如同在梦中来到天津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签订了订单12万吨的特种钢足够江南造船厂一年的生产还听说3000万的贷款可能会下来甚至杨元钊要用2亿来入股。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聂云台有些眩晕的感觉他第一次发现离开恒丰来到江南造船厂是何等正确的选择恒丰厂才值多少钱哪怕是几次扩张之后现在也不过150万左右的盘子可是江南造船厂可是4000万的盘子。杨元钊入股的话一下子就溢价50%。他们聂家在其中占了5%多一点也就是200万左右。溢价50%可是直接100万的收益至于之后只要杨元钊保证的东西到达这个被缩减了股权的江南造船厂一定可以变成一个现金怪兽每年的盈利可能是天文数字。

    聂云台暗暗的决定一定要力主这个协议成功。以他对股东们的了解有钱不赚是王八蛋无论是北洋方面还是革命党的方面又不是强买强卖溢价购买是正常商业行为再说了江南造船厂是在上海是他们聂家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根本就不怕有问题。

    汽船之上想好了一切聂云台万分的渴望回到上海汽船很快。一天多的时间就从天津抵达了上海把西北的订单交给手下的。这些小事不用他他则把大部分的股东都给找来了。

    很多占据股份较大的股东。他们本人并不在这里但是代理人却在。天津的时候他就通过电报告知尽可能的本人前来虽然召开大会的人员不是全体但是股份数量在2%以上的都到来了。

    当聂云台把天津之行的经过告知大家并且说西北的杨元钊看好这个项目想要投资的话一片哗然杨元钊的西北已经成为了中国一个举足轻重的势力强横的甚至能够抵抗俄国大军可是对于商人而言最羡慕的就是他的点金手西北的每一个产业都跟他有关系随便的找一个产业就是赚钱的产业的一个接着一个现在听说他已经富可敌国了这不随便就拿出了2亿资金注入。

    不过一般而言杨元钊只是注资西北的产业很少参股其他产业的这多多少少让其他地方的商人们有些失望现在他打破了原来的习惯主动的参股是不是就证明这个造船厂有前途呢?

    股东们激烈的讨论当然不是说杨元钊是否介入的问题杨元钊介入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现在关键在于本身的估值上面人心贪婪特别是江南造船厂这么庞大的产业到底是用现金加上实物结合还是全部实物股东们进行的激烈的争夺。

    聂云台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控制力了哪怕是总经理哪怕有聂家和曾家的背景在**的利益面前什么都不是分毫必究在4000万这个大盘子之下一点点变化都是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利益。

    好在**没有止境在让杨元钊介入的前提之下**还是有底限的最终他们讨论出来了一个统一的结果杨元钊可以注资2亿进入江南造船厂但是必须要有2000万的现金按照各自的持股比例交给各位的股东说白了这个5成的溢价需要杨元钊拿出来购买。

    条件不算过分以聂云台的名义发了一个电报询问了之后杨元钊当即的同意了他之前甚至考虑是否加大额度现在看来不过是在2亿的基础上面付出2000万的现金而已而得到的却是一个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民用造船企业的控制权这个账怎么算怎么划算他甚至连其他人都没有通知直接就同意了电报甚至跟随着西北银行的汇票而来这个股权方案在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之中完成了转换的过程速度之快出乎了任何人的预料。

    当负责代办的西北银行上海分行的负责人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之后杨元钊的心才放在了肚子之中他这才想到还没有知会众位股东们从对俄一战开始西北做出了很多的调整这个造船厂或许是众多调整之中步子最大的也该到了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一下的时刻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