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六十九章 到底是什么

小说:钢铁时代 作者:十年残梦
    中国土地太大了落后的地方也太多了可以说到处都是窟窿杨元钊也不知道到底五国在一起到底商议的是什么是再来一次八国联军借助着庞大的军力和舰队直接攻击西北还是直接截断中国的出口从经济上给予西北重大的打击或者干脆直接支持北洋军和**党搅乱整个中国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间段其实是非常奇葩的后世很多匪夷所思感觉到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却很平常的在这个时间出现比如1900年的慈禧太后向万国宣战再比如说布尔战争一个弹丸之地居然让英国人花费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如果不是南非拥有庞大的黄金和钻石资源说不定英国就不会继续打下去。

    有这么奇葩的例子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即便有后世的眼光的杨元钊也得不到更多的判断可能性太多了而且蝴蝶的翅膀已经扇起来了现在的中国现在的西北跟曾经历史上面是截然不同的。

    既然是想不通那就索性的不去想太多把这个先放在一边对于杨元钊来说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当自身已经没有破绽拥有足够的强大力量的前提下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

    从跟北洋军对上之后特别是占据了山西陕西和蒙古的大部分之后包头从来都不曾停止扩军备战跟之前只有包头一地哪怕尽量的招揽也只是几百万的人口从中间聚集几万人不太容易可现在的包头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坐拥3省之地又拥有一亿的人口基数青壮年的人口也是巨大这些人是天然的兵种来源。

    包头的技工学校已经开遍了整个西北山西陕西和蒙古都有大量的技工学校原来包头和西北这边教育的传统也造就了大量的教师虽然由后世的眼光来看不太合格杨元钊也没打算一举的把所有人都培养成才只要他们拥有基本的技能就可以了大部分的工人经过了三个月或者半年的培训基本上掌握了初级的技术就能够成为包头生产线上面的工人至于未来包头有完善的升级制度和培训体制他们完全可以在之后学习继续提高。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这么的培训下去或者说年轻的拥有着无处发泄的精力会选择当兵一亿的人口基数这样的人不算多却也有一两百万足够包头筛选出适合的兵员了当然了丰厚的薪水和立刻可以当兵这是最大的诱惑。

    包头拥有三大军火工厂加上逐步扩建每月的生产量足够武装20万的军队除了对外销售赚取大量的资金以外剩下的都放在包头本身了以包头为中心形成了几个庞大的军营紧张的训练正在进行士兵的数量正在迅猛增加。士兵不等于部队暂时来说对包头而言部队的数量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扩张。

    军官太少没错军官就是军官的人数不足这段时间看因为南北开战南北双方都对军队相当的重视除了之前被挖走的军官之外能够剩余下来的不管实力怎么样都得到了提升对于这些刚刚被提拔的军官包头的吸引力已经大大的减弱了包头能够到手的极少至于包头本地因为连续的扩张已经让西北军校几乎被挖空了要想把新扩编的士兵都变成部队需要的军官数量很多军方的触角开始触及到军校哪怕只经过了不到一年的培养却也比泥腿子强。

    本来这是好事在军方看来放宽条件让军校生可以提前就业可这下子蒋百里愤怒了直接叫停了军方的这个做法。

    蒋百里是杨元钊任命的军校校长得到了杨元钊的大力支持几乎是不遗余力的建设了一个庞大的军校他跟一些志同道合的军官开始摸索中*事院校的发展目的就是建设一个正规化的服务于军国民计划军校。

    这个目的很远要传授的东西很多哪怕是最基础的东西最少也需要1-2年的时间才会深入到他们的骨子之中在他看来之前仓促上马补充到军队之中的军校生从某种意义上面只是半成品甚至会有很大的危害。

    可是在去年这是没办法过因为北洋军的逼近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总不能看着西北灭亡吧只好屈从了这段时间当战局平复下来之后为了弥补之前的做法还不断的进行短训班把这一批军官还有在战争之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军人进行了的突击拔高为的就是防止心血白白的流让他尽可能的接受更加系统的培养。

    上一批的后遗症还没有彻底的弥补现在军方又要把手伸入到军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些从去年开始才刚刚入校的学生满打满算受过的教育都不到一年跟之前的不同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没有军旅的经历的一张白纸才好作画之所以选择这些有一定的西学基础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

    对于这些人蒋百里是准备用2年或者3年的时间逐步培养的只要培养成功西北军校形成一个传统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军官补充到西北军的体系之中西北在2年之后再也不缺乏合格的军官完善的机制有时候比数量更重要。

    蒋百里的这种理想跟现阶段军方扩张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蒋百里的坚硬跟军方的诉求双方不可调和最终闹到了杨元钊这里杨元钊没办法双方说的都很有道理想了一下西北军事扩张不如之前的那么急切也需要持续化进行否则的话一旦西北军校的学生出来一下子增加了几千名合格的军官也要有足够的部队去安置啊折中了一下双方的想法提议让蒋百里把层次分开一些进度较快天赋较好的可以提前的毕业只要他能够完成本身学分就可以准许毕业不用在军校一定呆足三年的时间。

    修满学分提前毕业这是新颖的提法蒋百里也知道学生之中是有天赋出众的从数千万的基数之中挑选的适合军事的人才优中选优之下一些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这些人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人提前毕业也是可以说的通的。

    作为军校的常务副校长也就是杨元钊之下军校的直接负责人按照他的了解这样层次的人很少学满一年毕业的最多就是不到100个一年半到两年的可能有500个剩下百分之七八十的都是两年以后甚至是三年左右才能够毕业的。

    就这样协调了之后双方都比较满意一两个月之内就可以获得100个军官虽然少却是军校之中最为顶尖的这批人只要稍稍的训练就能够走到岗位上走多高不知道但是正常发展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之后一个团长是跑不了的再加上1年内的500人和2年左右四五千人这些足够了批次和持续性也有了军队经过了大幅度的扩张之后对于军事上面的需求没有那么的重要新招募的士兵除了一部分补充到军队之中成为补充兵之外其他的可以作为正轨士兵来训练转为内卫或者警备部队。

    军队的事情就这么的被杨元钊和稀泥一样的解决了说实话不怎么的出色却解决了问题接下来杨元钊着力的放在对于包头的调整上面。

    得益于包头政府的成立包头有了一年多的时间培养了大量的政务人才这些人才成功的接替了满清官员的作用把包头的模式复制到了各个地方穷困的晚清民众过的都是极为困苦的日子否则知道了包头的一丁点东西都纷纷的前来投奔包头。

    对于发展城市杨元钊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发展思路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愿意投钱只要愿意进行技术设施建设和工业投资就能够从最切实的方面改善。

    钱有的是无论是国外的收益还是从金矿矿石之中的提取500吨的黄金足以支撑海量的投资先从市政建设城市规划道路交通铁路建设这一下子就吸纳了数以千万人加上农业和其他有眼光的投资者根据包头模式建立的立足于本地区和城市的一些企业整个三省的范围之中开始欣欣向荣了。

    军事方面保持稳定其他方面疯狂投钱雄厚的累积加上从后世而来的眼光让西北的发展非常的稳健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不但没有出现所谓的阵痛反而扎根下来借助着军火工业钢铁工业和制造业等一系列的升级发展逐步成为了包头的根基依托着重工业包头的各项发展更加的平稳似乎各方面都非常顺利没什么可以被利用的。你正在阅读,如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