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藏大臣……这可是个苦差事啊!
左宗棠和罗泽南还有常大淳都是对满清**政策了如指掌的人自是知道驻藏大臣的差事不仅苦而且还麻烦。**是高原空气非常稀薄平原上面的人很难适应**的生活身体不好的可去不了身体好的也呆不长久。而且**不仅气候不好还是个没有什么油水的穷地方不用说那里的农奴就算是领主在中原过去的官员看来也是穷光蛋也就是d赖喇嘛、班禅活佛这些最高级的僧侣贵族有几个钱可这些半神半人的家伙连皇上都要哄着驻藏大臣如何敢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淘银子?
除了穷苦**这地方还特别麻烦。别看那里的人都信佛信得虔诚可内斗起来比谁都狠d赖、班禅这样的大呼图克图要是一丁点不留神就有可能让那些贵族领主给害了至于下面那些贵族之间的各自害人杀人的把戏更是层出不穷驻藏大臣还得帮着掩盖跟着和稀泥烦得要死!
所以这个差事在满清的时候就很不招人待见那些轮到的八旗亲贵也都是能不去就不去找个理由装个病就把差事推了的大有人在。
因而现在三个湘湖大佬也难得不打算照顾湘湖子弟了。
“老臣觉得凤台郡公苗雨亭善于治理豪强若能委以驻藏大臣必可为陛下分忧。”
常大淳举荐的苗沛霖。老苗是淮党领袖又一心想要拜相自然是湘湖党的眼中钉。如果能把他从权力极大的殖民地部尚书位子上撵去**。湘湖上下可真要弹冠相庆了。
朱皇帝摇摇头。立即否决了常大淳的提名“苗卿年岁大了不宜万里奔波。”
当皇帝的当然要手下的大臣分成几派了。现在朱明朝中就有湘湖、闽粤、两淮三大派阀另有一个正在悄然崛起的新党。其中湘湖一派在议会里面的基础是正道会在宫中又有皇后支持和后党的兰芳一派互为支援在朝里朝外势力很大。闽粤派和两淮派则结盟以抗其中闽粤派的主要势力是在军中。而两淮派则是以文官为主在议会里面又有保皇会为依靠同样不容小觑。而两淮闽粤联盟在朝中和议会里面最难对付的就是苗沛霖了。他和左宗棠一样都是倔脾气别人让着左骡子三分苗沛霖可不买账在议会和内阁会议上不知道和左宗棠吵了几回了。
左宗棠和罗泽南互相看了一眼轰不走苗沛霖是预料中事。罗泽南又道:“臣举荐产业促进总会秘书长郑永一出任驻藏大臣。”
“郑永一?”朱皇帝微微拧眉此人就是郑成功弟弟的日本子孙不过早就已经恢复了明人身份。一直跟在郑洪身边是郑洪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闽粤一派中的活跃人物。
“皇上臣也觉得此人合适。”说话的是翁同龢他和潘祖荫、张之万、王韬这些朱济世的御书房出身的官员算是新党目前不怎么显山露水将来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不过这回他支持湘湖派的意见并不是为了讨好左宗棠他是皇帝的亲信没有必要讨好宰相这么做反而会让皇帝不满。
翁同龢解释道:“皇上郑永一曾经是日本武士德川幕府家臣而日本正是行分封制的国家。论起分封的事情朝中还有谁比郑大人更熟悉?而且郑大人年轻力壮正是做事情的年纪去**是再合适不过的。”
“有理。”朱济世想想也对。大明的臣子大多都是“大一统”的思维对**的封臣们难免另眼相看就如同之前汉地官员对待土司一样如果是在湖南、云南、广西、兰芳那等汉人持续流入早晚会成为汉地的地方这么搞也没有什么……在那些地方说穿了就是汉人在拓展生存空间而已。
但是**的气候环境摆明不适合汉人居住不可能让汉地的百姓大量迁移去**只能想办法让藏人汉化。因而要采取更加严谨的办法治理将当地的领主头人变成天子的封臣再用严格的封建义务去规范这些藏族封臣的行为而不是过去那种权利和义务都不甚明确的羁绊统治。
朱济世道:“就让郑永一出任驻藏大臣吧……另外《封臣法》也要加快制定参考日本和欧洲封建模式确定封臣的权利义务这《封臣法》是朕和封臣们的约法只要他们遵从臣子的义务封地和爵位都是有保障的。
而且朕的封臣可以不论僧俗**的世俗领主是朕的封臣**的活佛或是寺主只要有百姓和领地同样是朕的封臣。但是整个**不会再有藏王或是d赖活佛这样的僧俗大君主在所有的封臣之上只有朕这个大明天子驻**办事大臣则是朕的代理人。
朕治**先是夏君夷臣将来是夏臣夷民再将来无论臣民皆是我华夏之族!”
这一套办法并不是朱济世发明的而是华夏民族的老前辈周天子、姜子牙他们这些人创造的。当时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就是中原核心的一小块就是靠分封诸侯夏君夷民的法子一路扩张成了东亚大陆上的第一强国。可惜后来中华民族只知道有大一统忘了夏君夷民的扩张之道因而后来两千年都没有扩张出去。到了后世跟帝国主义打架的时候都找不到个兄弟之邦来帮忙。
……
“那拉氏!你这臭娘们不得好死!你现在给姓朱的当狗卖祖宗将来必定有兔死狗烹的日子我僧格林沁就在下面等着你!”
西宁东关大真神寺外已经布置成了刑场的样子。藏王僧格林沁已经被褫夺爵位以谋反之罪名由大明天子亲自裁定了斩立决!现在已经五花大绑就等着挨一刀了。
这个僧格林沁掘开黄河大坝水淹直鲁豫三省的时候今日的下场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在大明复兴之后他就知道自己难有善终所以一直拥兵割据从没有入过朝。这次如果不是叶赫那拉氏亲自带人到玉树大营和他密谈邀他共走西域他是绝对不会带着几千蒙古勇士亲自护送一万多人(已经有部分人去了印度)的西清家眷去西宁的在他想来现在西宁不过有几千明军(实际上有一万几千)他的部下加上那拉氏带来的武装起来的八旗子弟也有一万多真打起来也不怕。可是谁知道最后竟然被叶赫那拉氏给卖了……
“僧格林沁本宫只是借尔之首取信于大明皇帝……”身边是奕誴、肃顺为首的原来的八旗亲贵现在个个都是泪流满面一副不忍心的样子。
那拉氏一叹又道:“若你不死我大清就再无复兴的机会咱们五万多旗人老少也不可能再向西去就连四爷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也保不了几日。”
说着话她就冲着马上要挨刀的僧格林沁盈盈一拜“僧王爷你一路走好!”
“僧王爷您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一帮旗人大爷也都嚎了起来个个痛哭流泪。僧格林沁也长叹一声望着那拉氏咬牙切齿地道:“那拉氏这一刀我该不是因为被淹死的几十万一钱汉是因为我一败再败累得大清没了江山……你就拿我这颗头去讨好姓朱的不过你要记得自己是满人是大清的贵人不是朱皇帝的一条狗……”(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