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二部 第403章坐困愁城鼓士气求月票
西元1848年11月22日北京城。巨大的城池现在仍是大清帝国的首善之地。
香烟缭绕净鞭声声。
煌煌太和殿正在举行大朝会!
按照大清朝实行多年的朝制寻常的朝会并不会一次聚集军机之外的六部九卿等等一大堆的官儿这些官儿都是按日轮流上值的。可是今儿的大朝会却是在京四品以上官员齐集。天色未明隆宗门外的轿子就是一串一串的灯笼更是点得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大小官员齐集都等着上朝会呢。
只是一张张大清命官儿脸上的颜色不是灰白就是铁青不像是上朝会而像是上刑场!
实际上这两者的差距也真是不大了。
这些日子已经不是一条条坏消息传来京师震动又震动的局面了。而是根本没有多少消息从各地传来!公历10月27日前后打着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旗号的“数十万”大军就兵分两路从北京城的东西两面插了过来!到28日两路大军就在北京城北面的昌平县会师完成了对北京的战略包围!
这下北京城内还有来得及跑路的近五万旗人子民和一部分文武百官就都成了瓮中之鳖!道光皇帝就是想通了肯往关外去也来不及了——其实还是可以跑掉的因为包围北京的太平军根本不是精锐数量也没有数十万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可是被围在北京城内的两万几千正黄旗的八旗新军、不到十万还没有来得及跑路的旗民和五万多绿营兵哪儿还敢出北京城?负责守城的大臣穆彰阿更是在太平军先头部队才出现在北京近郊的时候就下令用条石封死了北京九门。人还可以用吊篮从城头上放到城外马可就出不去了。探明太平军虚实的事情就甭想了还没有离开北京的就老老实实守在城里面等死吧——反正除了道光、穆彰阿、讷尔经额之外北京城内已经没有多少重要人物了。
恭亲王盛京将军奕欣应该已经到了盛京开始主持大局了。而且道光皇帝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公开宣布奕欣为大清的未来之君还把半个镶黄旗的新军和盛京的八旗兵都给了他还封了他做和硕恭亲王相比之下四阿哥奕詝只是个贝勒爷也没有任何兵权。这大清未来之君的人选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悬念了。这大概也是道光皇帝这两年来做的唯一一件明白事儿吧?
除了安排好大清的未来之君和疏散京师旗民道光皇帝在这些日子当中所做的事情就是给手底下的一票文武官员加官进爵。虽然大部分比较重要的官员都已经跑路可北京这个地方什么时候都不缺官儿和想做官的人。而现在还陪着道光皇帝困守京师的无疑都是经得起考验的大清忠良所以道光皇帝也就难道大方一回一口气封了好几千个官。把跟着恭亲王去盛京的那些官儿留下的位子都给填补上了。
所以今儿起大朝会的时候太和门前两侧还得黑压压两大片顶戴花翎俱全的大清忠良之臣。不过对于突然叫起的大朝会这些忠良之臣心里面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太监的公鸭嗓门儿内心忐忑的大清忠臣们立刻山呼万岁而拜。就听见脚步声响然后是道光皇帝嘶哑的声音:“平身都平身吧!”
大家都爬起来偷眼瞧着已经沦为一城之主的道光皇帝就看见皇帝老子一身朝服坐在御座上面儿面无表情目光呆滞蜡黄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看见群臣已经爬起来就道:“今儿叫起就是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情粤匪的大队人马已经在北京城外安营扎寨了!伪东王杨逆秀清的王旗已经出现在城北的圆明园了!”
他的语调很轻但是站在太和殿大殿里面的文武官员还是一字不差听了个明明白白。粤匪的主力已经到北京城下东王杨秀清也已经到了!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家伙离死不远了……
大殿里面顿时就是一片抽气的声音虽然眼下北京城里面是个人都知道早晚有这一天但是真的到了这时候每个人的脑子里面都是一片空白。
看见底下的群臣都噤若寒蝉道光皇帝冷冷哼了一声接着往下说:“这四九城是什么样子大家伙想必也知道说是天下第一坚城也不为过。守城的兵也不少……正黄旗的新军已经扩到了两万八千步军衙门还有万把人直隶绿营、练军合起来有五万差不多就是十万之众了!十万之众而且粮草足备守天下第一坚城诸位觉得能守得住吗?”
北京……守得住吗?底下的人都在心里面盘算计较一时就忘了接话。眼看着要冷场担任着守城大臣的穆彰阿忙不迭地出列噗通一声跪下:“回皇上的话北京城定然能够守住!有皇上领着咱们一心一意守城粤匪岂能得逞?不说破敌于城下也能依着坚城旷日持久拖到粤匪师老兵疲各方勤王之师还有俄罗斯援兵大至必然可获全胜!”
道光皇帝似乎听得兴奋腾地一下从御座站起走了几步一下站定:“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白斯文日前使人来报他已经到了彼得堡和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谈妥借到了十万俄师最多6个月俄兵就能到北京城!到时候莫说区区粤匪就是广东的朱逆也一样难逃覆灭下场!”
听了道光皇帝这番打气鼓劲的谎话众臣纷纷拜倒山呼万岁。和穆彰阿同领守臣大臣一职的讷尔经额一边呼着万岁一边在心里面想着:“北京的城是够坚的兵也不少能不能守下去就看士气了但愿沙俄这张画饼能把大家伙的士气鼓起来……”
……
此时此刻上海英国领事馆内。
在巴夏礼领事的书房之内三个洋鬼子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英国驻大明公使文咸还有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正一个捧着一杯咖啡在默默对视。
一场关于太平天国的争吵刚刚在三人中结束。
当然三人作为大英帝国驻华的外交官所追求的目标当然是一样的就是最大程度维护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不过分歧还是有的。刚刚从广州赶来的文咸认为大英帝国应该支持朱明统一中国这对大英帝国的经济利益肯定是有利的。他拿出来1848年前三个季度明英之间的贸易数据作为佐证。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过同期清英之间的贸易数据甚至已经接近中国内战开始前的1846年同期中英贸易的总额。而且在明国实行禁烟的情况下明英贸易仍然是英国顺差英国工业品在明国的销量远高于原来英国工业品在整个中国的销量。文咸还大胆预测一旦朱明统一中国中英间的贸易总额将能很快超过一亿英镑!
而巴夏礼和阿礼国却持相反意见认为应该扶植太平天国成为北方中国的主宰!没错是太平天国而不是满清。虽然后者对英国的态度更加恭顺但是从盛京回来上海的阿礼国却认为满清已经没有扶植的价值。
他说:“除非直接出动数万人规模的陆军直接用于支持满清否则大英帝国对满清的所有支持都是徒劳的。就是指望满清守住他们的大本营满洲和蒙古也不大可能因为旗人的数量太少还多是老弱妇孺能够拿起武器作战的顶多只有十万人再来一场滑县之战旗人这个民族就该消亡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