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当然不是要把智开放逐只是智开从小锦衣玉食不说二十多年以来过得也是非常顺风顺水。
有些年轻人不喜欢「玉不琢不成器」这一句话认为长辈压根就是没事找事刻意制造一些困难去刁难小辈。
然而人过得太顺真不太好尤其是一些注定要承担重任的人。他们一旦过得太顺的话突然间遭遇到挫折很难扛住偏偏又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下子不止自己废了遭到拖累的那些人该是何其无辜呢。
「太子已至「巴」城。」智瑶真不知道这个「巴」城是现代的重庆。
有人会将智开遭遇了什么和正在做什么汇报给智瑶知晓。
同时智瑶和智开也保持着信件交流。
智瑶事先就知道前往巴国的路不好走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让智开在那边待上两三年。
至于智开会不会出事?没有人敢百分百进行担保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杜绝人为疏忽导致的意外发生。
别人可以在夏季之外赶路智开被严格限制在夏季。这个就是一种保护措施。
芬嬴得知智开会离开两年以上的时间没有选择与智瑶闹只是经常会一人偷偷流泪。
母亲都是这样女儿在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烦一旦长久没有见到儿女又会稀罕情绪上会显得比较感性。
「太子此行收获良多为储君者应有如此磨砺。」芬嬴不知道是不是在安慰自己。
木已成舟无可改变闹只会惹人嫌并且表现得很不像是一名王后。
当然了只要智瑶不亲近另外的王子给予他们莫须有的希望芬嬴能够忍耐的事情简直太多太多了。
换作智瑶突然重视起某位王子哪怕是智开一母同胞的弟弟看看芬嬴到底会不会闹。
智瑶作为一国之君需要顾及的事情太多首先保证国家的安稳以及持续发展再来才是亲人亲人之中又以对智开的关注最多其余的亲人不是刻意造成只是免不了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是事实尤其像智瑶有那么多的子子孙孙好些子女不光没能记住名字脸庞也没有记住一张更不用说内外的孙儿辈了。
「走罢。」智瑶说着站起身来。
今天又是原国王室出城围猎的日子一同参与围猎的还有在都城的勋贵与官员。
换作是在其它年代每年要搞也是搞祭祀类的活动以围猎来作为重要节目少不得被读书人各种喷。
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适合外出围猎的场地在「中京」南面的濮水北岸。
同样是在今天普通人也会结伴再带上家中的妻儿外出狩猎。
因此每年八月十五左右进行狩猎已经成了原国的一种节日。
中秋节被这么一搞真不是智瑶故意导致只能说一次意外。
话又说回来春秋战国、秦一统、东西两汉一直到南北朝并没有中秋节这个节日需要到唐初才确认为一个节日。
唐宋时期的中秋节没有吃月饼的习俗到元末年才出现并且起因是义军用藏在糕点的纸条用来传递信息随后也才有了月饼中藏了硬币或红枣等等吃到代表好运的习俗。
在原国白天进行狩猎当夜会在野外不归家围坐在篝火边上烤打来又经过处理的猎物提前过上了在月色下烧烤的日子。
智瑶每年会在今天记住一些后辈的名字原因是他们在围猎上表现出色。
围猎嘛不是纯粹的狩猎围猎讲究的是分工合作涉及到了管理以及团队成员调派。
这种活动只有协调性很强的团队才能取得更多的收获能够看到每一个拥有团队的人
他们的各项能力。
能够在围猎上表现优异起码指挥一队人马作战的问题不是太大当一个基层或中层的军官也能合格。
「诸卿教子有方寡人深感欣慰。」智瑶不是在装逼真心为了一些后辈的表现感到高兴。
作为人父有子嗣被君王高看一眼肯定是既欣慰又觉得未来有盼头。
只是太子不在的关系往年还能称赞太子让智瑶感到愉悦去年和今年没有臣工称赞智瑶的其余子嗣。这是他们明白其中该懂的道理一点都不想自找麻烦。
哪怕智开离开原国前往巴国已经一年多再有智瑶从来都没有表现出储君更易的念头身为人臣再去称赞君王的某位子嗣一来会恶了王后再来就是会让君王以为成了某王子的狗腿哪怕对某位王子高看一眼谁傻了才干那种事情啊?
「大王日后灭楚或可使小辈有其表现。」智徐吾笑着说道。
智瑶对此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这一辈人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老的有七八十岁他们有再大的本事还能发挥多少年肯定盼着小辈之中人才辈出。
「老夫子嗣未有成才之人日后只盼不惹祸便足以泉下有福了。」孙武的牙几乎掉光说话要很努力才能听得清晰。
众人对孙武是越来越无语偏偏只能赔笑或是干脆当做没有听清楚在讲什么。
智瑶看着孙武想道:「以前孙武给夫差效力有太大顾虑没有培养自己的子嗣除了早早兵败身死的孙驰孙武的次子孙明和三子孙敌还真的是无比平庸。」
这是孙武知道自己立下的功劳不少不想子嗣之中有谁再表现得太出色怕给家族惹祸。
轮到孙武给智瑶效力想要挽救孙驰、孙敌已经很难只能倾心教导孙儿辈了。
所以刚才孙武讲那一句话就一个意思希望智瑶别给孙驰或孙敌什么重任又暗示孙儿辈可以得到重用。
诸夏自古有尊老的习俗只是不像到了西汉用官方权威正式给予活到几岁的人一些特权。
至于西汉给老叟特权?那是汉武帝年纪大了进行反思意识到战争带来的问题先给一些老兵特权后来汉庭中枢延续下去慢慢也就让年纪大的人拥有了特权。
两汉的习俗在后面的诸夏王朝得到延续异族入主中原的话只有一个满清继续执行其余异族政权并没有采纳。
异族那边他们奉行的是适者生存由于栖息环境恶劣的关系年纪大了的老人很难得到奉养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去野外自生自灭了。
君臣很难得才有以放松方式相处的机会有些人也就想趁着这种氛围提出一些诉求。
智瑶并不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对待功臣上并不亏心只是也在提防某些现象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人将诉求提出来慢慢见到智瑶有些皱眉聪明人开始转开话题。
「大王三年抑或五年展开灭楚之战?」司马穰苴警告地扫视了一些人笑呵呵地对智瑶问道。
若是在正式场合司马穰苴根本不会问智瑶也很难给出答案。
今年是原国吞并宋国的第二年也是做最后一统之战准备的第一年。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原国大体上没有出现什么大事。
现阶段仍旧在频繁爆发战事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东南那一块原军剿杀不服之人跟楚军持续着小打小闹。
原国与楚国已经进入交战状态其它区域却是保持一种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态势。
去年秋季时分东北那一块东胡寇边遭到了原国边军的有力反击东胡丢下近千具尸
体跑进山林再一次消失不见了。
原国现在顾不上东胡只要将东胡拦截在国门之外暂时并没有动作太大的军事反制行动。
有鉴于以后原国一定会入侵东胡边军现阶段主要是以摸索地形为主再找到东胡的栖息地为日后进军做先行准备。
与此同时原国在夏屋山的边军回报说是代地几乎没有人烟智瑶命令边军向代地移动建设相关的驻军地点对代地实施占领。
代地既然空了只能说赵氏代国全数搬迁到了大河九曲区域。
智瑶对赵氏代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未必事事尽知大体上的动向还是能够掌握。
现阶段赵毋恤想要跟义渠深度结盟同时在拉拢白翟想要组建联盟对付楼烦。
义渠对北上一点兴趣都没有倒是对秦地非常垂涎屡屡邀请赵氏代国合兵南下进犯秦地遭到了赵毋恤的拒绝。
并不是赵毋恤对原国突然间变得很友爱纯粹是他很清楚根本惹不起原国现阶段不想招惹来原军的攻伐。
智瑶知道赵毋恤在拿什么主意无非就是趁原国暂时顾不上赵氏代国想要用征讨楼烦来增加人口与资源等待原国与楚国进行生死之战再找机会南下嘛。
原国与楚国什么时候展开大战?
在智瑶的计划中原国应该先巩固在燕地、郑地、宋地、鲁地、吴地的统治起码不管是占领下来还要能够获得产出并且当地有一半以上的人愿意为国家出力。
现阶段由于三桓接受现状的关系鲁地那边最为平稳不止能够贡献税收征召徭役以及兵源也没有出现问题。
郑地一开始对原国的反抗跟吴地差不多后来大批受到征召的人获得属于自己名下的土地变得跟齐地起初的情况差不多三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有自己的恒产社会环境变得安稳下来求战意识上比齐地的人更浓烈。
再来就是宋地他们的君王变成了原国的伯爵公主还是原国的太子妃尽管存在反抗原国统治的现象大体上还是显得相对安稳。
燕地的情况不少直至近期边军抵御东胡在国门之外的消息传开当地的人才开始尝试接受原国的统治。
总的来说智瑶很满意各项事情的进展打算耗费三年的时间来打造一个平稳期。
在这三年的时间之内各郡县需要做的就是每年花费一个季度各县、乡、里、村展开就地军训再将相关数据禀告给中枢。
这是智瑶想将国家有多少兵源摸个底做到正式征讨楚国的时候对能拿出多少军队用于楚国的灭国之战以及各处需要驻军防卫的地方可以部署多少兵力。
所以赵毋恤想趁原国与楚国大战玩一手卷土重来?简直是在想屁吃。
楚国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不是灭国之战出动一二十万兵力还行想打灭国之战少于五十万以下的兵力会打得很难受。
智瑶会汲取原历史上秦国的教训要么一直拖着不打一打就调动五十万以上的兵力再以绝对强横的姿态一下子打得楚国人没有脾气。
原历史上秦国灭楚之战第一次动用二十万兵力遭到了秦国进行一统之战后的首场惨败一下子也让项燕成名了。
一次失败对秦国再一次展开灭楚之战造成的影响极大不止让楚人认为可以再次击败秦国参战以及开战后的士气更高战后输得也是非常不服气。
后面始皇帝委派王翦为大将动用了八十万的兵力楚国倒是灭掉问题是国祚灭亡普通楚人以及贵族压根就没有觉得秦军赢得多漂亮时时刻刻想着要进行复仇。
所以了智瑶很清楚灭掉楚国只是一
个目标不是最终目的没有彻底将楚国人打服的话今天的吴地就是日后的楚地发生在原版历史上的事情也会在原国身上重演。
到底是三年之后还是五年之后再展开灭楚之战?
智瑶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有机会就三年之内没有机会就先试图吞并巴国和蜀国五年的时间完全等得起。
原国盯上巴国和蜀国不是两个国家的物产有多么丰富人口又是多少纯粹看重的是战略价值。
占领巴蜀之后的原国对楚国展开灭国之战完全可以利用大江顺流而下的优势届时再从陈地和吴地出兵一个三叉戟的攻势也就成型了。
掌握大江上游不止是在交战时期能够具有快速出兵以及保证后勤线的优势后面对统治楚地也能发挥很多的价值。
「我记得大江也需要改造才能用来水运的吧?」智瑶不是记得太清楚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