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7章:强大兼并弱小

    “楼烦之境有我游骑两千余代国之境亦有我游骑千余;营寨可再出千余游骑亦有步卒五千余。”

    “可使楼烦之境游骑奔驰代国雁门山与我会师。”

    “赵氏有兵多寡?三万余众?”

    “赵氏迁徙代人代人并未尽数投降可使之。”

    目前赵氏的基本盘约是七万余人能够集结出三万左右的军队其实跟他们仓惶出奔有关。

    能够从晋国逃出去的赵人他们大多以年轻力壮为主老弱哪怕不是故意放弃想跟都跟不上。

    所以了七万人口的赵氏集结出三万用于作战的部队绝对显得合情合理就是赵氏内部的男女比例显得非常不健康。

    智徐吾得到来自智瑶的命令立刻行动起来先搞清楚智氏在楼烦以及代国境内有多少骑兵本部抓紧时间备战不打算等来从“鲜虞”调动的援军就要北上。

    在除了原属于中山国和仇由的其它区域好些快马正在奔驰他们带着命令抵达某处当地能骑马作战的人都在征召范围之内就地集结之后先在狐氏的封地“汾阳”集结再北上进入楼烦人的势力范围随后去雁门以北的修水上游等待进一步命令。

    “今次我可集结骑兵约万余并有两‘师’之兵可用。”智徐吾知道兵力有点少必然更加依赖于对地形的选择。

    阳虎说道:“雁门乃是赵氏北迁必经之地。此事你知我知赵氏如何不知?现下赵氏必有重兵看守雁门我军兵寡往之可使之心惊拖慢赵氏迁徙速度。”

    刚才智徐吾的意思是等集结更多的军队再攻击雁门要道认为那样才能一举拿下。

    显然阳虎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先制造紧张让赵氏忌惮干扰赵氏的迁徙行动才是最佳的做法。

    那个雁门是地形的代称暂时还不是什么正式的地理称呼。

    之所以叫雁门肯定是有其依据去了那边能看到当地有一座山看着就像是展翅高飞的大雁偏偏有一条水系也是大雁编队飞行的弯曲幅度再有山里时不时有大雁飞出山也就被称为雁门山水被称为雁门水。

    那边现在还一片原始生态往东南约百里就是代国都城“代”的所在地。

    代国是一个杂胡组成的国家依靠游牧、农耕、狩猎、采集度日的人都有等于说绝大多数代人居无定所不止代国君臣很难将行政指令通畅传达下去外人即便是将代国君臣一锅端了能第一时间袭击的目标也有限得很。

    比如说这一次赵母恤一下子解决了代国君臣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攻击的目标包括“代”在内也就七个人口合计约是有个八九万的样子?

    代国定居的人口就那么多每一个都是赵母恤的目标至于那些游牧状态下的代人能碰上就尝试收服无法收服肯定不能浪费时间的呀。

    阳虎说道:“赵母恤假传代君雍命令诱骗代人随之北迁。如代人不知我军抵雁门便是赵氏仓惶而逃之日。”

    讲真话智徐吾不喜欢阳虎这个人。

    怎么说呢?不是阳虎没有能力相反他的办事能力挺强偏偏长了一张不会说话的嘴对上谁都能怼几句。

    智徐吾不是无法接受正确的意见心里再怎么不舒服还是觉得阳虎意见比较正确臭着一张脸下达了相关的命令。

    以时间来算季节已经临近秋季。

    目下智瑶已经从“邺”出发正在赶回“新田”的途中。

    同时距离赵母恤杀掉代君雍已经过去将近五个月的时间。

    等于说智瑶收到赵氏的反常再做出相关的动作中间耽搁的时间约有四个月之久。

    在那一段时间里空出的一个月自然是智氏用来集结兵力的时间。

    毕竟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军队的集结同样需要时间真不是一道命令之后就完事了。

    燕非是得到集结命令的人之一他从出发到抵达集结地点花了四十来天同队伍的骑兵一共两千八百多人皆是来自长狄旧地。

    长狄落到智氏统治之下早期算是一个空置的状况后来才慢慢展开牧畜业。

    燕非并不是地地道道的晋人以族裔来算是狄人只是很小就成了智氏治下的一员得益于是首领的子嗣后来也成了“士”阶层的一员。

    类似燕非这种情况的人不算多更多是智氏开创了新的上进渠道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长狄什么的早就澹忘牢记的是作为智氏的一员。

    这里无非就是长狄的文化不敌诸夏的文化又或者说落后的文明被先进的文明淘汰。

    这个淘汰过程进行得无比自然里面其实没有过多的血腥纯粹是空白的文化得到填补随后又是生长在那种环境之中期间又感受到身为智氏一员的强大以及因为智氏强大带来的各种福利。

    普通人没有太多的国家情怀在乎的其实是生活质量。

    燕非所知道的是没有老人提以前的荣光或什么玩意有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很难能够吃饱没有安全保障等等负面的故事。

    那些苦难?燕非一个都没有碰上过相反纳赋期间作为智氏一员享受到各种威风凛凛。

    所以有老人的存在挺好老人述说过去的苦难使得新生代知道作为智氏一员是多么幸福。

    “那便是徐吾大人罢?”

    在异族那边自古以来“大人”就是用来称呼上位者口语可能不同意思绝对相同。有文字之后不管是什么读音用文字书写就是“大人”这两个字体。

    因为语言使用的关系祖祖辈辈是晋人的群体能够分辨出哪些人的祖上是异族原因当然是每个地方的语言体系各有区别使用相同的读音或文字该有的区别还是会用口语体现出来。

    不过看不到智氏内部会因为哪个人的出身而有歧视。

    目前智氏约有二百五十万的总人口其中约有一百八十万是地地道道的晋人其余大部分来自卫国、齐国、长狄更有因为战败被俘的楚人、吴人、郑人、秦人、等等。

    其实哪怕是贵族也没有多么强烈的国家归属感更不能要求普通人有什么家国情怀了他们在智氏落户能出征就代表着已经拿到了上进渠道的钥匙想要的是过得更好哪来的闲工夫因为地域或出身的不同搞矛盾。

    他们已经抵达雁门山的南面平原到目前为止暂时一次都还没有跟赵氏展开较量。

    因为目前没有城邑的关系当地肯定没有正式的名称智氏大军驻扎的地点后面被称之为“平阴”要到战国时期了。

    燕非并不是第一次看见智氏的大人物纳赋的次数多了有幸两次见过智瑶本人被当成了人生最为幸福的时刻。

    为什么智瑶后面还要加个“本人”的原因是像燕非这种狄人的出身他们会有凋刻木凋供奉的习俗哪怕是成为智氏一员都没有改掉那种习俗。

    不是地地道道的诸夏出身好多族裔都保持着原始崇拜他们什么都能供奉得知哪个谁非常厉害自己给加工了很多光环再凋刻木凋时时供奉。

    智瑶真的很厉害尤其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拿来供奉一是畏惧再来就是对强者的崇拜。

    类似的习俗会被相当多的族裔保持下去好多牛逼的人物都享受过成神的待遇。

    燕非驻扎了两天某天中午突然得到出击的命令。

    作为骑兵出击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燕非带来了两名随从随从负责照顾战马出征时将马镫、马鞍装备到战马还要检查马掌上马蹄铁的状况。

    虽说现在诸夏苗裔不缺懂得骑马的人打从事实上还是没有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那一批族裔更擅长因此智氏这边的骑兵之中地地道道的晋人只是占了四成左右。

    现在智氏有多少骑兵?因为不存在什么正规编制与非常规编制的区别无非就是下达征召命令征召了多少人区别有多少骑兵着实是比较难以定义。

    比如这一次智瑶打算征召一万骑兵得到征召令的骑兵最少需要带上一名随扈多的可能会带上三五随扈造成骑兵编册上有一万名骑兵加上随扈也能起码作战合起来可能有个三四万骑手的样子。

    类似于燕非这种其实有专门的称呼他们有自己的农田与牧场可以被称呼为骑士。这也是智瑶带来的改革之一。

    智瑶本来想组建专门的骑军后来放弃的原因是没有必要。

    主要因由是战马的质量就那样不具备组建突骑兵需要的素质具装骑兵就更别想了。

    那种现实之下每年下达征召命令骑士集结成有编制的部队前往某处进行游弋或清剿任务完全是在接受训练以及进行实战用不着再占常备军的名额。

    等待哪天有了优秀的战马能够编练突骑兵更专业的训练才会展开。而这一天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也许要等着智瑶派出去的人手从西域那边带回更优良的战马?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