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秦国对智氏来说是意外却也有那么点意料之中。
一切只因为秦国两三年前就已经显露异动晋国是挡在秦国东出路线上的国家一旦秦国有东出意图肯定是攻打晋国。
那么秦国知道晋国的强大吗?或许他们知道要命的是秦国没有太多的出路想东出只能跟晋国打。
为什么秦国不想西边扩张呢?他们并不是没有在向西扩张早在秦穆公当政之前秦人就一再向西开拓碰上了戎狄展开厮杀一打就是没完没了一直到秦哀公时期才有所见效。
秦国跟戎狄打了近百年后面认清光是依靠武力没用改为征缴与安抚并持并且还鼓励秦人与戎狄通婚。这样或许是让戎狄的麻烦减少只是秦人的胡化变得越加严重了。
如果没有秦穆公将秦国这辆战车调头向东也许秦人会一路向西直至某天变成类如鲜卑那般的国家?
什么意思?
游牧民族其实也有农耕只是像匈奴这般的势力在农耕方面占到的比例很小大约是占了一成左右他们依靠武力抢掠汉人最为主要的还是向西域诸国收税。
鲜卑是游牧民族中的一朵奇葩他们的农耕占了约三成左右不要看只是三成却是游牧民族中比例最高的一个并且他们还有渔猎民族的特性不光会放牧和种田还精通渔猎。
那是没办法的事情鲜卑的前身是东胡他们一度被匈奴人追得上天入地无门再分裂成为好几个部族想要活下去肯定就需要掌握多种生存技能以至于后面的其中一支……也就是契丹都搞到冶炼技术和锻造技术比大怂高超了。
大怂输给契丹耻辱吗?他们还有更耻辱的地方比如一亿两千六百万人口号称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然后被人口不到两百万人口的西夏摁在地上反复摩擦。
智瑶很清楚秦国一旦彻底胡化将给历史带来什么改变偏偏很想打得秦人就此以后不敢东顾。
一旦秦国真的胡化他们将会是一个掌握先进冶炼技术和锻造技术并且掌握农耕、纺织技巧、等等的族群一路向西对沿途的各色人等简直会是天灾级别的灾难。
“此次出兵我需三‘旅’骑兵。”智瑶说的骑兵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不是骑马的步兵。
也就是农耕民族有条件用谷物喂养战马乃至于可以加盐以及油能够将战马养得膘肥体壮。
所以一旦农耕民族有足够的战马玩骑兵其实远比游牧民族更加奢侈能够将骑兵部队建设起来再加上装备上的优势很难不把游牧民族摁着狂揍。
智氏尝试训练骑兵的历史并不长也就五年不到的时间而已。
而智氏骑兵的唯一一次亮相是在“晋阳之战”用于拦截代国之君的队伍。
那一次指挥骑兵的人是程武以完成战略目标来说算比较不错战果方面则是极度辉煌。
按理说代国也是一个披着诸侯皮的异族化国家他们的疆域极度适合养育战马携带战马的数量充足不至于被围堵和狂揍才对。
不要忘记现在是一个游牧族裔全面拉垮的时代他们肯定会有能骑马射箭的骑手比较迷的是作战时基本不这样做。
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他们弓和箭都不行打猎时候都要反复射箭才能杀死一只体型稍微大一些猎物与人作战遇上穿甲胃的人就没辙。甲胃都不用太好一件羊皮袄或是木甲、竹甲弓太软又没有金属箭镞真的射不穿啊。
其实吧除非是强弓再加上专门用于破甲的箭镞要不然什么时候箭失对穿甲的人有一击毙命的威胁了呢?(能专门射面部或颈部的神射手除外)
穿戴甲胃之后身中数箭还能酣战不休是现实。
有穿甲胃被射中一箭就扑街?这是拍戏的时候龙套不够资格多露脸了。
随着智瑶下达命令得到征召的智氏骑士他们本身在“邯郸”接受训练也就算了其余各处得到征召的骑士纷纷做好准备带上随扈往“邯郸”赶。
目前骑士并不是常备兵的一份子他们却一定是家境殷实的准贵族。
战马、甲胃、武器、包括喂养都不是集体来出资没有足够的訾产想当骑兵?梦中都不敢这么想啊!
当然了智氏骑兵目前并没有专门款式的甲胃乃至于大多数根本不披挂甲胃原因是对上同为诸夏的列国冲不了阵平时袭扰和顺风仗追杀不需要用到甲胃穿了反而是负担。
虽然是到春秋晚期了列国的军队除非是行军遭遇偷袭或是战败溃逃要不然作战时还是会有严谨的阵型。骑兵去冲击有严谨阵型的步兵方阵冲上去送人头是吧?
“日后的骑兵威慑力会那么大主要是步兵心理素质太差遭遇骑兵没打就先心里虚再给自行溃逃掉指定会被骑兵衔尾追杀啊。”智瑶明知道这样还发展骑兵做什么?
看看智氏骑兵的规模明显智瑶没有想要搞出数量极为庞大的骑兵部队用来攻击敌军粮道或是进行袭扰战不行吗?
现实是什么?以当前时代列国军队的素质除非能把用于冲阵的突骑兵乃至于是将具装骑兵发展出来要不然大规模发展骑兵真心是一种歧途。
智瑶知道冲阵骑兵怎么玩无非就是不计代价将敌军冲垮或是把敌军的信心吓没了瓦解敌军阵型就会让己方骑兵进入收割人命的时刻。
非常现实的是智氏所拥有的战马质量不行突骑兵或许能玩一玩具装骑兵就压根别想了。
更现实的是什么?用突骑兵去跟步兵换一次两次或许可以次数多了家里有矿也玩不起啊!
没有突骑兵或是具装骑兵?想一想匈奴用十来万骑兵围攻五千汉军打了多久搞到汉军将粮秣和箭失消耗见底才投降立马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了。
三个“旅”的骑兵部队在短暂的一个月内集结完毕相应的粮草调度也集中向了“智”地。
智瑶先回到“新田”向智申问安。
“瑶欲往伐秦?”智申一脸的不理解。
现在对智氏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经略齐国和消化卫国吗?好多事务需要智瑶来拿主意怎么想到要去攻打一个从实力到重要性都很低的秦国。
智瑶说道:“我家已有骑士听闻秦人善于养马日后需良马实多今次往之乃是适逢其会。”
智氏需要将骑兵的规模扩增到一万等于说起码要有三万以上的骑士或准骑士用于骑乘作战的战马不能少于十万匹。
这么算账绝对没有错三万名骑士是用来轮换与替补哪怕有马掌这玩意进入交战状态之后战马的损耗也会很大确确实实是需要那些数量并且还要一个全面建康的内循环过程不然骑兵的数量只会越打越少。
智申是有看过智氏骑兵怎么玩代国之君战报的人着实没想过原来单骑走马能那么玩尤其还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威力。
尽管智申对骑兵的建设和发展还是两眼摸黑他有一个好的品德不会或不懂听智瑶的安排准没错。
“对齐可全权交予穰苴卫地之事授权程朔。”智瑶说道。
孙武哪去了?他还在“鲜虞”那边负责全面清理那边的诸多不服争取早日让该地成爲智氏真正的一部分。
什么叫真正的一部分?不是光从军事角度的占领还要当地的人认可作为智氏一份子的身份该有的生产重新恢复起来。
仅仅是军事的占领不叫疆域的一部分称之为羁糜区都算虚的说白了无非就是一个占领区了。
当地的人成为兵源并且还有产出起码不要每样都中心枢纽提供才算是有效疆域的一部分。
智申想了想其实也没怎么多想基本是智瑶怎么说事情便那么决定下来。
“我家在齐用兵二‘师’卫地用兵一‘师’‘鲜虞’用兵二‘师’余下皆已行‘棘门’而散。多处用兵便是损耗意在长治久安产出可抵乃至有余。大人勿用心忧。”智瑶看到智申皱眉安慰了一句。
智申不光军事思想跟不上时代有点连内政也有好多看不懂了。
这个也是智瑶一阵操盘下来的结果。
所以不是智申或者其余人跟不上时代完全是智瑶行步踏进的节奏太快了。
一个半月之后智瑶带着军队来到一个叫“大荔”的地方。
韩庚早在等候看到智氏来了那么多骑马的士兵一时间无比的懵逼。
在绝大多数人……或者说九成九以上的人看来骑马作战的人都是菜鸡来着。
当然了韩庚看到马鞍和马镫不敢说第一时间搞懂用途稍微琢磨过后也就能懂心里却是丝毫没有多琢磨的念头。
事实也是他们都觉得单骑走马是菜鸡哪有闲工夫去研究需要等待智氏的骑兵发威才会跟在屁股后面接着学了。
韩庚有点苦涩的是智瑶竟然亲自来了等于说军队的指挥权要落在智氏手上。
他们出动一个军团的兵力结果指挥权不在自己手中?这都叫什么事嘛。
另一方面韩庚又很期待智瑶这一次能带给众人多大的惊喜。
毕竟智瑶可是先后贡献“临淄”、“濮阳”、“仇由”和“鲜虞”的男人!
敌国都城被破了四座会不会在战绩上多添加一个“雍”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