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元戎权柄极重将权柄行使到极致的元戎哪个不是抓住机遇将家族的实力翻上个几个几番呢?
老智家是因为智瑩从荀氏别出的小宗智瑩其实有担任过晋国的元戎只是因为过于贪婪的关系再来就是智瑩的儿子智朔这位下一任智氏继承人英年早逝搞得智瑩万般经营在智朔病逝之后老智家失去了卿位。
在晋国因为获得卿位使得家族发展起来一旦失去卿位吃多少几乎要吐七八成出去要不然很难得到好下场。
辛亏智瑩在离开人世之前与当时大宗之主中行吴进行了交易老智家才得到荀氏与中行氏的共同保护但是地位和威望不免要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因为是“王侯将相有种”时代的关系老智家从智瑩之后失去卿位荀氏这边是程氏顶替了智氏的卿位一直到智盈成长起来才重新获得卿位。
非常要命的是智盈年仅三十余岁也病重身亡只留下一个十余岁的孩子荀跞智氏家族在晋国的崛起再度搁浅了。
“尔祖一生艰难我家一度难再获卿位非刻意侍奉顷公岂有今日?”智申在教导智瑶。
贵族并非生而高贵无非就是把持了学习知识的权利后天各种培养才产生了“智”得以在黎庶愚昧的年代世代公侯。
公元前519年中行吴病逝荀跞孤苦伶仃深恐被赶出六卿行列积极侍奉晋顷公晋定公彼此利用共渡难关。
因为没有威望再来就是自小命运坎坷的关系荀跞在晋国六卿当中始终保持低调不敢与其余强族进行明刀明枪的争斗。
那种行事方式也就注定老智家给其余家族一种软弱的印象并且世人对智氏的印象没有因为智跞的地位一再上升而有改变。
智跞的地位是怎么一再上升的?其实就靠熬担任下军佐的时候等下军将故去排资论辈缓缓上升熬资历熬到成为中军将了。
智瑶一边听着一边心想:“晋文公时期设置三军六卿制度绝对没有想到会把自己的子孙后代坑了吧?”
话又说回来当时获得卿位的家族不是晋国公族就是晋文公的得利干臣再不然也有点沾亲带故。
另外一点晋国没有设立三军六卿制度哪来后面的一再扩张又以晋地的贫瘠和多山去获得霸主地位呢?
所以了以晋国的产出其实是没有资格夺取霸权完全是依靠三军六卿带来的“军果主义”制度凭借武力攻灭了一国又一国进而又打服了中原列国才获得了霸权。
晋国的卿位一般是顺位接替好几次则是内战来决定卿位归属好些卿位家族已经成为了史书上的符号现在已经没有狐氏、先氏、郤氏、胥氏和栾氏这些家族了。
“大人我闻刑鼎上有‘始祸者死’一文……”智瑶知道那铁鼎就摆在宫城的广场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智申稍微一愣问道:“为何有此问。”
智瑶说道:“中军佐命邯郸大夫迁徙五百户往‘晋阳’邯郸大夫恐无有人质卫来相攻故而不从……”
这件事情发生在今年年初。
更早之前赵氏主动攻打卫国获得胜利之后从卫国掠走很多黎庶其中五百户被寄存在邯郸赵的“邯郸”那边。
以春秋……或者说以晋国的规则谁的战利品就是谁的财产并不属于国有寄存在邯郸赵的五百户卫人当然是赵氏的财产赵氏也就拥有全权处理权。
所以五百户卫人不属于国家同时也不属于邯郸赵赵鞅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那个“晋阳”则是赵氏刚刚开拓不久的新领地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什么开发赵鞅的本意是用五百户卫人去充实“晋阳”的人口哪能想到自家的财产竟然会被邯郸赵扣下一时间就怒了呗。
“邯郸赵乃是赵氏小宗然已出五服如我家与中行氏一般。邯郸大夫何来胆量私扣赵氏私产?”智瑶想事情的思维是用春秋时代并不是现代人的思维。
这个也是智瑶“来到”这个“世界”六年的最大收获清楚时代的不同用现代人的思维来想事情和做事情会得到恶劣后果的。
当然某天轮到智瑶能够作威作福的时候什么思维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铸刑鼎又约定“首祸者死”的赵鞅他现在却是找到机会谋求发动内战来灭掉邯郸赵就问讽不讽刺?
智瑶主动将话题引导到目前的局势上面主要是想借智申的口去让智跞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以晋国当前的格局声势方面以赵氏最盛论家族实力则是有点不好排了。
比如智氏看着没什么威望但是老智家封地的数量却是排在晋国所有家族的前三。
也就是智瑶的年龄太小算是识字的阶段太多的文牍看不懂否则多少是能从各类文牍来品一品老智家到底有多少家底。
现在的文字是大篆智瑶便是习得现代所有文字也是无用需要重新认字。
当然目前仅有极少数人搞过“人口普查”领地内有什么资源又是都是哪些资源种类其实大多数家族压根就不知道同时也没有想过去知道。
智申明显没有听懂智瑶想表达的意思。
只是吧成年人愿意跟连“总角之年”都不是的幼童聊天顶多算是一种亲子互动而已哪里会去思考孩子到底说了哪些有内涵的话。
智瑶就一个意思!
赵氏跟邯郸赵都姓嬴但是他们已经出了五服再有赵氏覆灭时小宗邯郸赵不但坐视还有那么点落井下石的举动赵武复立赵氏没有立即跟邯郸赵翻脸后继的赵氏几代宗主也没有找邯郸赵算账算是非常能忍了呀!
老智家虽然姓姬……或者说老智家虽然跟中行氏同一个祖宗从荀林父这一代起荀氏别出了中行氏和智氏到智跞这一代人恰好是第五代过了智申这一代人就是出了五服。
哪怕是智瑶没有去多探查邯郸赵这一次理亏中行氏和范氏摆明了就是要对赵氏搞事情小矛盾会变成大矛盾大矛盾一旦爆发说不准又要有卿位家族被灭老智家不可能独善其身更加不能摆烂的啊!
智申在智瑶重复的提出某个论调的时候渐渐听懂也让脸色变得越来越奇怪。
看样子好像不是亲儿子智申就要一巴掌直接扇死智瑶了。
“勿忘中行穆子看顾之恩。”智申说道。
当前的贵族有自己的家学一般在识字的过程中会一边教导一些历史。
智瑶没有忘记所学尤其对栾书欠下郤氏大恩情无法回报然后搞死郤氏的那一段历史极为深刻。
因为栾书开的坏头恩将仇报在晋国已经是一种流行老智家同样有过这种情况只是没有干得多好。
那是发生在智盈那一代人身上的事情老智家受了赵氏的恩惠智盈本着难以还清的心理开始算计赵氏倒霉催的是智盈只是布局没有付之行动就突然病逝了。
文的课学讲完接下来就是轮到武的。
父子俩来到一个院子。
这是一个占地颇大的庭院早有“士”布置妥当现场有一座长案案几之上摆了几张弓和几壶箭大约十米之外则是放着几个箭靶。
智瑶已经不是初次学射箭他出生时就有举行过“射礼”了三岁后则是开始正式学射箭。
所谓的“射礼”是诸夏的一种特色。
孩子出生到了第三天要举行庆贺仪式。古礼规定男孩出生三天的时候要把孩子抱出来举行射礼曰:“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
举行“射礼”对男子来说十分重要用箭射向天地四方寓意男子将来有志于治理四方。
而“射礼”在东汉之后的民间就不再盛行不好说是五胡乱华打断了文化传承或是越后面的王朝越害怕黎庶持有武器尤其是禁止民间持有弓弩。
智瑶使用的弓当然不能太大以计算单位来算应该是十五斤到十八斤左右。
它的弓身长度大约八十厘米恰好是智瑶这个年纪能够良好使用的长度以柘木为“干”配以“角、筋、胶、丝、漆”合为六材。
智瑶使用的箭有三种最好的箭以桦木为杆次之使用竹为箭杆再次之便是楛茎箭杆。
不同的箭杆对射出去的速度和最远射程都不一样连带穿透力也不相同。比较简单的理解方式是:箭矢越轻杀伤力就越低准确命中率亦然。
诸夏的射艺一直被重视不懂射箭不可为“士”连带准贵族都是那样可以想象不懂射箭的贵族该被怎么嘲笑了。
老智家能自己制作弓和箭矢但是箭矢一般会向韩氏采购原因是老智家自己制造的箭矢成本比向韩氏购买还高。
韩氏呀?以善射闻名的一个家族他们不但善射还掌握了很高超的制作弓、箭矢的技术。
“大人。”
一道声音先出现随后一个少年也从拐角处走出来他便是智瑶的兄长智宵不出意外会是智氏未来的家主。
智瑶放下弓规规矩矩地行礼口中称呼:“兄。”
智宵今年十二岁几乎是年长了智瑶一倍。面对智瑶的问候没有搭理走到智申面前说道:“邯郸大夫已被中军佐囚禁。”
赵鞅囚禁了赵午?这是赵氏要对邯郸赵动手的先兆呀!
其实智申对智宵不回应智瑶的问候有点不喜听到消息注意力立刻转移一副吃惊的模样问道:“为何呀?”
而智瑶对智宵不待见自己早就见怪不怪甚至还觉得这样挺好不然以后抢家主之位怎么好意思?
了解什么是“王侯将相有种”的话在春秋时代会知道出生在贵族家庭是多么值得庆幸。
智瑶现在就在想:“尽管只是六年我实在看到了太多非贵族的悲惨幸好我魂穿到了贵族家庭有点不美的是还有一位兄长。”
在春秋的社会环境下奴隶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普通人想要成为一名“士”还有机会一名“士”想要成为一国的“大夫”则至少需要努力三代人。
普通人成为“士”需要看运气尤其是要看在哪个诸侯国。
在其他列国基本是贵族的后代从出生开始就含着金汤匙从此可以衣食无忧。而如果投胎时运气没那么好生在一个黎庶之家那么这样的人几乎没有可能使自己的阶级得到提升。
想以普通人获得“士”的位阶首先要看是不是是“羡”。而这个“羡”就是一种亦农亦兵的角色他想要成为“士”之前要先成为“徒”“徒”则就是有成为士兵参战资格的人。
如果连“羡”都不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幸运哪天被本国交由他国作为奴隶不但自己一辈子无法翻身有幸能有后代连带子子孙孙都会是奴隶。
为什么说在晋国的机会更多更大呢?当然跟晋国的军制改革有关了。
晋国设立三军六卿制度已经百年的时间卿位家族就是一“军”的将或佐家族的主要责任是在国家需要用兵时拉出足够的士兵组成编制完成自己的责任。
其他家族同样需要纳赋也就是出动军队参与国战谓之为“赋”也就是交“血税”。
所以了贵族需要完成自己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他们也就需要保有足够数量的士兵免得无法完成纳赋遭到削减封地。
这样一来的话晋国贵族为了完成纳赋额度肯定需要武德充盈自发地从封地里挑选青壮来进行训练大量的“羡”也就出现了。
智瑶尤其要感谢是魂穿到晋国!
理由相当简单其他列国遵行宗法嫡有长则以长嫡子。
什么意思?就是一个家族有嫡长子的话无论那个嫡长子再怎么不堪未来家主还是会由他去坐。
晋国不一样有过多次嫡长子接任一家之主位置的例子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身有残疾的韩无忌主动让位给自己的胞弟韩起。
另外晋国各家族之间的竞争很大再来就是非常残酷迫使各家族必须往仔细了挑选未来家主的人选形成了“长无德行次可代之”的观念。
那个“德行”含括非常多反正在晋国以才能为重再来便是道德概括起来就是要“贤”。
所以了晋国的家族认为情况紧急的话会选择立贤不立长。
智宵看自己的父亲陷入沉思转头很是嫌弃甚至可以说看自己胞弟智瑶的眼神里带着怨恨。
自家兄弟能有什么仇非要用怨恨的目光去看呢?
说起来跟智跞和智申有关。这一对父子偏爱智瑶偏爱到了忽视智宵是嫡长子的地步。
那么逐渐长大的智宵哪怕自己不多想他身边的人难道还不会各种担忧进而再向他灌输一些智瑶威胁到家主之位的思想吗?
“你二人近日不可出门。”智申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智宵看了一眼远处的箭靶又扫了一眼台狐一声冷哼也走了。
远处的箭靶之上靶心上插着几根箭矢它们都是智瑶从十米之外射中。
“公孙失却肚量。”台狐之所以那么评价智宵只有一个原因若是以后智瑶别出的话他将会追随智瑶前往小宗担任家臣。
面对台狐那么说智瑶看着远去的智宵背影心想:“尽管我有祖父和父亲的偏爱还是要表现出足够的智慧与能力才能窥视家主之位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