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引水与大水车

小说:回到明朝做千户 作者:老白牛
    众人回到五寨堡千户宅走进堂屋时里面正热闹人来人往的往大桌上摆着酒菜热腾腾的冒着热气。堂边摆着几个火炉烧着火热的炭火让整个堂屋暖融融的。

    黄思豪和杨氏和顾千户等人围坐在火炉边一边烤火一边在说话几个小孩围在边上玩闹着。

    见黄来福和顾云娘等人进来几个正说话的姐姐都停了下来拿取笑的眼神看着黄来福和顾云娘。杨氏笑道:“正说着你们就回来了。正好要开饭了。”

    却见顾云娘又恢复了乖乖女的形象依到杨氏的怀里“姨娘姨娘”的叫个不停嘴甜之极惹得杨氏爱怜不已将她搂在怀里只是怜爱。形象变化之快让黄来福大为开眼。

    杨氏对怀中的顾云娘柔声道:“我的云娘和来福出去他有没有欺负你?如有的话只管和姨娘说姨娘帮你教训他!”

    顾云娘偷偷地白了黄来福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狡诈说道:“没有啦来福哥哥对云娘很好他还唱山歌给人家听呢?”

    厅中众人立时笑了起来大姐大叫道:“啊呀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弟弟什么时候还会唱山歌了是情歌吧唱的是哪一出啊?”

    厅中众人更是大笑几个小娃娃更是起哄:“……舅舅唱情歌了舅舅唱情歌了……”黄思豪和顾千户也不由抚须相对微笑。黄来福有些尴尬瞪了顾云娘一眼顾云娘毫不示弱地回瞪了黄来福一眼接着又有些洋洋得意的样子似乎先前黄来福对她的冷落都报复回来了。

    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站在黄来福身后他们是明白的见此情形也是张嘴偷笑。

    众人又笑了一阵黄思豪道:“好了大家不要闹了人到齐了就开饭吧!”

    他起身对顾千户道:“顾世兄请!”

    顾千户微笑道:“好黄贤弟请!”

    众人坐好顾千户招呼黄来福坐在他身边顾云娘则是坐在杨氏的身边。

    黄思豪和顾千户对饮了一杯黄来福也向顾千户敬了一杯酒。

    顾千户微笑道:“好好。”他喝了酒对黄来福道:“来福贤侄出去查看屯田可有什么发现?”

    众人都看向黄来福黄思豪也是举箸不语。

    黄来福道:“爹世伯孩儿和杨管家上午到田地去查看发现屯田各地处处缺水严重就是河中的水也是干枯了不少引水极为不易。没有水这些田地就不要想有好收成。”

    黄思豪点了点头叹道:“奈何近年年景不佳缺少雨水为父也是没有办法。”

    顾千户道:“如今天下都是一样我在镇西卫的那些田地也同样是如此。唉和往年相比如年这各处田地收成是十不如一啊。”

    黄来福道:“爹世伯孩子此次游历大江南北对于田地缺水倒是想到了一些解决法子。”

    顾千户不由大感兴趣坐直了身子道:“哦贤侄有什么好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众人也都是看着黄来福顾云娘也是俏目斜斜地看向黄来福想听听他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黄来福道:“爹世伯孩儿观各处田地缺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田地靠近河边因河水干枯河岸过高水车无法引水上岸或是引上的水量极少以至守着河水无法灌溉田地。二种是那些不靠近河边的田地则是大部分都抛荒了。看这年景以后同样是雨量稀少不能指望老天爷的恩赐了只能靠取地下水与想办法引水上岸。”

    见众人不明白的样子他仔细解说道:“对于引取河水现今堡内的龙骨水车引水太浅已不足为用不过孩儿在江南一带看到一种大水车可引水达六、七丈之高(约20米)足以满足河边田地所需还不需人力或畜力以水流带动即可。”

    顾千户吸了口气:“可引水达六、七丈之高?”他喃喃道:“如此一来不管水位多高只要河中还有流水就可引水使用了。”

    黄思豪急迫地道:“我儿那水车制作法子你可知道?”

    黄来福微笑道:“爹爹放心孩儿当时见到此物时便已仔细询问相干匠人并已牢记水车制作方法!”

    黄来福说的那大水车就是筒车的一种了特别是以黄河大水车为参考他昨晚谋划时知道此后大明朝几十年都会严重缺水就查看了相关的电脑资料这水车筒车之类的引水工具自然也在他的思考之中。当然那水车的具体制作细节等闲下来时他还要再去找电脑看看。

    其实这筒车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并从人力畜力提水发展为水力提水。这黄河大水车更是筒车应用的精华表现。据记载最早黄河大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创造的。

    段续在游览西南各地时发现那里多用筒车汲水灌田利用水力将低处的河流溪水提往高处灌田很感兴趣想起自己家乡人民虽然倚水而居但因黄河河岸太高水面与农田的垂直距离较高守着黄河喝不上水便命人绘图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创造成功。

    段续是兰州人所以又叫兰州大水车。兰州大水车气魄古朴宏大在世界中与荷兰的大风车并列双绝荣登国家名片。

    其实中国古代科技发达各种发明不绝不说筒车单说以人力或畜生为动力的龙骨水车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车。西方迟至1500年后才能制造这种以链轮传动、翻板提升为工作原理的水车。

    只是在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时代交通封闭科技推广一向缓慢再加上很多科技往往需要高投入这是自然小农户所不能承受的。所以虽然古代发明众多但很多科技往往只是地方性的区域性的使用很难推广到全国为其它地方所用。再加上战乱等原因古代很多技术往往失传。

    筒车在唐时就出现但一直到明朝段续出现才使用于黄河沿岸。在没制成水车前的家乡几百年中一直守着黄河水奔流东去而岸上大片的农田却无法浇灌。

    不要说古代就是在21世纪机械科技非常发达的时候在中国一些地区还是坚持着几千年来一人一牛一犁的耕作方式可见自然经济的顽强。

    此时的五寨堡也是面临同样的情况堡中没人知道关于筒车黄河兰州大水车的知识和段续以前的家乡一样同样是守着清涟河水奔流西去而岸上大片的农田却无法浇灌。

    不过黄来福来了事情将会很快得到改变。(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