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
名动天下的无敌铁军。
自建立以来这支军队就是汉室王牌中王牌精锐中的精锐。
哪怕再过两千年这支军队的威名依然不减半分。
与它的名字一同永垂青史的是刘裕统帅的北府兵是杨业的杨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戚继光的戚家军。
换句话说在此时细柳营可以称得上是有着光荣传统作风优良的光荣军队。
细柳营的前世是汉室的河东郡义兵营。
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六年即西元前159年匈奴老上单于已死新单于军臣与其右贤王矛盾加剧。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转移国内矛盾的不二手段。
匈奴人尤其如此。
当年冬整个匈奴东部部落几乎倾巢而出。
其一路自河套而来与汉军在云中郡郡城下激战;一路走上郡兵临肤施城下。
当时的情况可谓是万分危急!
匈奴人来势汹汹长城防线几乎形同虚设汉军只能依赖坚城抵御匈奴入侵。
广大的乡村村寨几乎全部放弃。
更关键的是当时汉室的主宰太宗孝文皇帝实际上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帝国风雨飘摇一旦上郡或者云中任何一个郡城失陷整个北方的长城防线都将崩溃。
匈奴大兵将再现七年前的伟业兵临萧关之外火烧回中宫。
而七年前亲披甲胄手持天子剑奔赴前线犒劳将士激励士卒团结全国的天子。却已经甚至连未央宫都很难走出来了。
细柳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长安城以西的细柳仓内成军。
之后就发生了名垂青史的太宗细柳阅兵的故事。
细柳营一举成名天下知。
周亚夫更是从此官路亨通。
立即就从河东郡郡守的位子上被提拔为中尉隔年四月任命为车骑将军太宗遗诏。遗命先帝:事有不便。以周亚夫为将。
于是吴楚乱起周亚夫才得以兼任太尉总掌天下兵马。
周亚夫从河东郡郡守到太尉只用了五年。
这样的火箭升官速度翻遍中国历史也是寥寥无几。
而在这样的速度背后。细柳营的影子。始终若隐若现。
这支军队成军以来抗击匈奴平定吴楚转战万里大小数百战用着铁一样的战功昭告天下他们无愧于自己天下第一军的美誉。
而细柳营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
更不是坊间所流传的。周亚夫从河东郡郡兵和地方义士中选拔出来的。
懂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这不可能啊!
精锐不是一天练成的。细柳营这样的百战雄师更不可能仓促找上几千人发给武器就能成为精锐的。
更别提‘太宗细柳阅兵’的故事被细柳营当做背景板的棘门门、飞狐军、句注军可不是什么小猫小狗。
譬如飞狐军的将军是车骑将军令勉;统帅句注军的人是楚国丞相苏意;北地军的头叫张武这人不用太多介绍只要知道此人是跟着太宗皇帝从代国走过来的绝对心腹;而棘门军就更了不得了统帅他们的人姓刘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现在的宗正未来的楚王。
细柳营能踩着他们的身子上位而这些人却连屁都没放过一个。
想想都不可能啊!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就算这些将军们人人都是无比大度胸襟开阔的英雄不计较此事。
下面的丘八大爷们就未必了。
你说你是天下第一?
好哥俩来比划比划。
没有金刚钻细柳营这天下第一的美誉早被南军北军的丘八们丢到地上还踩了一万脚了。
而事实是:细柳营的历史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久远。
这支部队最早能追溯到当初秦末战乱时跟随周勃一起征战天下的亲兵营。
汉室建立后天下渐渐太平。
许多士卒解甲归田。
高皇帝刘邦是个特别大方的开国君王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在他得了天下后一个也没亏待。
功劳大的封侯甚至就连战死的有功大将子嗣也被追封。
功劳够不上封侯的。
刘邦也没有不管不顾。
汉律中有关三老的法律地位都要强调一句‘比山东复’。
所谓‘比山东复’的意思就是比照山东老兄弟的待遇。
而在此时山东不是行政名词而是地理名词指的是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所谓山东老兄弟指的就是跟着刘邦打天下始终不离不弃的老士卒们。
这些人在汉初时享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极大的社会特权。
但也有很多士卒或者因为残疾或者因为患上了严重的战争综合征几乎失去了独自生活的能力。
不管是刘邦也好还是这些士卒的将主们也罢肯定都不能看着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自生自灭。
于是许多列侯都将这些老兄弟们带回自己的封国给予他们官职或者土地就近照看和照顾。
这些老兄弟在安顿下来之后当然会娶妻生子。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
军人的子嗣耳闻目濡之下当然也会跟自己的父辈一样成为军人。
这就是所谓的将门世家。
而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因为父辈和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原因忠于其所在地的列侯。
所以翻开历史书人们常常会发现前一秒还在长安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下一秒披挂上阵。居然也能有模有样有板有眼。
譬如平阳侯曹氏数代单传以羸弱著称但上了阵。却也能独当一面。不堕先祖威名。
周勃也是如此。
将其亲兵营中的伤残老卒以及生死兄弟们全部带到了他的封地河东郡的绛县安置。
等到周勃被太宗皇帝赶回家种田为求自保周勃甚至在其绛候候国里组织了一支军队藏了兵甲弓弩。
结果被人一锅端自己人还去了廷尉大牢旅游了半年。
要不是薄太后求情。肯定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而周亚夫的细柳营在实际上就是以周勃几十年来练出来的绛候亲兵为根基在河东郡花了四年时间一点一滴练出来的。
细柳营哪怕是一个低级军官如屯长、队率祖上可能就是当年跟随周勃征战天下的老卒。
父子祖孙。三代从军更重要的是。从小就跟着周亚夫一起长大。
这样的军队在这封建时代真是无人能敌。
而在经过了匈奴与吴楚的战争磨砺后细柳营的威名真是响彻寰宇。
据说就连匈奴单于庭也特别关注细柳营。
去往匈奴的使者回来报告匈奴人总是询问细柳营的营地和营中故事。
而作为汉室的王牌。
细柳营的驻地其实就在上林苑西侧渭河以北镐池以南的细柳仓。(注1)
细柳营也是因此而得名。
此地山高林密但山中别有深谷。
因此秦时秦军在此营造仓储基地以供应阿房宫的建造需求。
汉室照旧将之作为一个军需基地和少府府库的中转中心。
所以这细柳仓的交通非常发达驰道直接修到了山谷的门口秦汉两代建设者们更是在道路两侧广修烽燧台以及岗哨。
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也无法接近这汉室王牌细柳营的驻地。
刘彻的撵车仪仗缓缓驶在细柳仓前的驰道。
一路上往来巡逻的骑兵戒备森严的哨所、关卡数之不尽。
因为直到现在细柳仓依然发挥着它周转军需物资的功能。
甚至汉室最大的弓弩作坊就在细柳仓之中。
这里生产着举世闻名的大黄弩以及精密无比的连发弩。
刘彻登基后又将陌刀和牛角弓以及长槊等试验性军械的生产地点在这里放了一个以防备就近装备军队并且及时反馈使用情况方便少府的工匠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而被刘彻特意带在身边的骆郢打从上了驰道进了这细柳仓的警戒范围他的脸色变得跟白纸一样甚至身子都开始难以抑制的颤抖了起来。
作为汉军的王牌细柳营现在享受的是跟虎贲卫、羽林卫同样的待遇甚至犹有过之。
最好的武器最新的装备最严格的训练最高等级的伙食标准。
特别是得到了刘彻的指示后细柳营派出了一批花架子出来巡逻。
这些骑兵全身着甲就连马身上也覆盖着一层坚实的铁甲举着沉重的骑枪在这个时代任何人看了都要吓尿!
只是很遗憾这样的一支骑兵目前在实战方面是没有太多的用处。
也就是看着好看而已。
而且军队使用后反响也很坏。
将军们觉得这些重甲骑兵使用起来很困难而且后勤压力和合适的承载战马也难寻觅。
士卒们觉得铁甲太重骑枪太重不仅仅穿戴困难更麻烦的是夏天根本没有人能套在那样的铁皮壳子里撑过一刻钟。
少府总共也就生产了三百套类似的重骑兵装备然后就停产了。
目前来说这种重甲骑兵是作为皇室的仪仗队以及在夷狄面前逞威风的面子卫队。
地位与陌刀的老祖宗斩马剑类似。
倒是少府改进后的陌刀在以步卒为主的汉军中广受好评。
尤其是弓弩兵们爱死了这种能很好的掩护和保护他们脆弱的侧翼的长刀类兵器。
将军们天天嚷着要五年编组一万陌刀兵十年爆出五万人。
但这些提议被刘彻毫无悬念的否决了。
开什么玩笑!
陌刀的铸造哪怕是改进以后也非常复杂而且极度烧钱。
一柄陌刀。最起码要耗费三十斤精铁或者粗钢价值数万钱若再加上陌刀兵的训练以及伙食开销都快够养一个一人双马的骑兵了。
刘彻才不会干这样的赔本买卖!
陌刀这个兵种在他计划里。只是辅助兵种。而不是主战兵种。
未来的真正方向应该是轻骑兵和胸甲骑兵。
当了皇帝这么久后刘彻也算是明白了为何陌刀独独只在唐代兴盛一时了。
首先当然是唐帝国有钱任性浪费得起。
其次。唐帝国全盛之时。追亡逐北吊打一切。
它有着足够广袤的牧场蓄养足够多的马匹编组足够多的骑兵来保护陌刀兵。
而汉室呢?
现在不过区区十万骑兵而已而且战马和优良的牧场严重缺乏。
富饶的河套地区至今仍在敌手。
匈奴骑兵随时可能冲进家里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陌刀兵这是脑抽。
就像二战时。英国人作死的沉迷于粗又大结果被航母爆了菊花。
当然陌刀兵也还是要发展的。
但不是现在。
起码要等到汉室称霸宇内控制草原。
到那个时候汉与唐一样有着广阔的新征服世界和庞大的属国、殖民地需要保护和捍卫。
到那个时候才是陌刀兵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至于现在?
老老实实种田养马拼命爆骑兵才是王道。
只是很可惜骆郢不知道这些也不会懂这些。
此刻少年的整个脑海中都是刚刚过去的那队散发着肃杀之气的重骑兵。
骆郢根本无法想象要是汉朝将这样的骑兵派去南方那越人该怎么抵抗?
恐怕汉人就是站在原地不动越人军士把武器都砍卷了也奈何不了这些用钢铁保护自身的重骑兵。
更何况这些是骑兵。
来去如风无影无踪的骑兵。
哪怕骆郢是被圈养在长安他也听说过匈奴人的威名。
少年心中此刻想起了许观过去给他上课说过的话:“匈奴骑兵一昼夜可行进百里甚至数百里汉军常常陷入打不能打撤不能撤之地故以汉朝之强只能防守而不能反攻!”
匈奴骑兵能让汉朝只能防守不能反击。
那汉朝骑兵尤其是方才那种重骑兵岂非可以轻松挺进到闽越国都东治城下?
回忆了一下他幼年在闽越国的记忆。
骆郢觉得以越人的武装要是遇上汉朝的军队恐怕跟鸡蛋碰上石头没有差别。
根本就是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孤这禹皇血脉勾践大王子孙只能泛海远逃遁于海外不成?”骆郢只要想想未来要是汉军直趋闽越境内的场景对未来就是无比绝望。
不得不说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沿海地区不分越人与诸侯。
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准备。
‘事有不豫即泛舟海外……’
当初田横就是这样干的。
打不过了撑不下去了就乘舟泛海去海外寻找一片新的天地。
历史上许多政权灭亡前夕也都做过这样的准备。
‘汉兵远臣观之已罢可袭愿收大王余兵击之击之不胜乃逃入海未晚也’by胶西王太子
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by太史公《南越列传》。
‘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大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by闽越王弟余善。
这样看着真是有些类似西游记里的二师兄。
但却是各方政权必须做的准备。
到万不得已之时起码还能有条退路。
只是古代航海技术非常落后海图海路近乎于零。
纵使大家都有着万一之时就跑路的计划但与二师兄不同二师兄知道自己可以回高老庄。
但各方却不知道一旦入海该何去何从。
骆郢心里更是沉重无比。
虽然闽越人善渔猎常常出海捕鱼。
但是海洋的危险与未知却深深的铭刻于所有闽越人的血脉深处。
所以闽越人巢居(干栏式房屋)悬棺而葬凿齿这些传统表明了闽越人希望远离海洋远离水的渴望。
但偏偏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出海去水中获得食物。
骆郢虽然年幼之时就来到了长安。
但是因为有着许观在对于闽越的传统和习俗还是了解和知道的。
想着自己同胞的苦难回忆着不久前见到的汉朝百姓的幸福安康再有着铁骑威慑。
种种压力种种困惑种种想法纷至沓来。
骆郢的手越握越紧。
终于他大着胆子抬起头看向端坐于撵车上首的汉朝天子恭恭敬敬的跪下来叩首三拜问道:“陛下圣天子也恩泽遍及四海草木鸟兽亦蒙陛下圣恩下国小臣郢昧死斗胆请益于陛下闽越臣民当是何去何从?”
不得不说这骆郢很聪明。
他觉得既然打是肯定打不过汉朝的疆域也比闽越大了无数倍人口更是多了不知道多少。
在这巨人一般的汉朝面前。
闽越国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况且闽越先王无诸就是汉朝的高皇帝所立。
骆郢觉得向着宗主国请教闽越未来该如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汉朝天子不是自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吗?
闽越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朝高皇帝册封的外藩有着高皇帝御赐的王印历代天子也都予以承认和册封。
只要闽越足够恭顺足够臣服想来汉朝天子只要还要脸就不会强行夺闽越社稷灭闽越宗庙。
在长安这么久对汉室的政治生态骆郢还是有着一定了解的。
知道汉朝讲究‘师出有名’更看重‘存亡续断’。
只要不招惹这头老虎这头老虎应该不会不要脸的吃人。
当然这样天真的想法也就只有骆郢这样的少年人才会有。
稍微合格的成年君王和上位者都不会对其他统治者的节操有半分信任。
刘彻闻言却是微微一笑。
“朕乃天下之主受命于天代天牧狩闽越、东海、南越皆朕臣民卿即问朕朕自不会藏私!”
刘彻等的就是骆郢的这一问。
因为刘彻很清楚当骆郢问出这个问题后这位未来的闽越王就不可避免的将被汉文明同化。
要知道思想、意识形态这种东西一旦定型就由不得人抉择了。
后世苏联倒台就是因为整个意识形态阵线全面崩溃。
从统治者到百姓全部被人忽悠了。
于是那个曾经让整个西方世界颤抖和恐惧的北极熊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甚至就是米帝都没想到他们的成绩竟然如此杰出。
但刘彻并不急着回答因为火候还差了一点。
必须要彻底摧毁骆郢心中对于其闽越的自信心。
所以刘彻道:“只是朕现在还不想谈这个话题卿与朕看完细柳营后朕再告诉卿闽越应该如何……”(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