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宣当初就想着有朝一日让谢羽站出来如何如何吗?
他一定没有想过。
他对谢羽的关照出自赏识大周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而不是他个人要弄什么结党之举。
他不图什么回报可他终是得了这份回报。
无心插柳柳成荫。
可柳树的成长需要雨水、土壤、阳光这一切的所有由经由林宣的手落了下来。
巧玉垂下了眼。
“父亲”离她太远了父亲留给她的也只有别人口中那些细细碎碎的琐事。
可她忽然意识到也正是这些琐事如一根根细线勾勒出了父亲的形象。
那些人眼中的定国公、恩师、天纵之才、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很高大高大到让她仰望。
同时也让她内心里盘旋着一种不安。
那么出色的父亲她真的配得上这份出身吗?
兴许是谢羽这气势汹涌的文字给了巧玉勇气她在老夫人的椅子前蹲了下来。
“我……”她抿了抿唇看着老夫人的眼睛问道“我真的可以是您与先国公爷的女儿吗?我那么普通……”
老夫人微微一愣。
这些时日她何尝没有感觉到巧玉的迷茫?
可她没有去追着问她在等巧玉说出来。
这个坎旁人只是助力真正要昂首挺胸地走出来只有巧玉自己才可以。
“巧玉”弯了弯眼老夫人笑得很温柔“巧玉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取的吗?”
巧玉的眼睫颤了颤。
她打小就叫这个名字。
在左邻右舍一群“大妞”、“二娘”、“金花”之间她的名字显得与众不同。
不过家里有位念过书的祖母大家都以为名字是老太太取的也就无人觉得奇怪甚至大妞二娘还很羡慕她有个好名字。
等进了府被领到老夫人跟前老夫人也夸她名字不错便没有改。
毕竟各府之中类似名字的丫鬟也有很多一点也不出奇。
可现在听老夫人这么问巧玉突然心有所悟。
她试探着问道:“是先国公爷吗?”
老夫人点了点头。
“巧来自于我”老夫人笑着道“你知道我的名字的吧?”
巧玉颔首:“您娘家姓程单名一个窍字。”
窍字底下就是巧。
“玉来自你父亲”老夫人握着巧玉的手在她掌心里一笔一划地写“《尔雅》里有一句璧大六寸谓之宣。宣玉、宣玉。”
巧玉的眸子倏地收紧了。
这就是她的名字吗?
以先定国公的才华他还可以给她取更多有雅涵的名字他最终选了“巧玉”是因为在她要经历的童年生活里这是最“出挑”又不会让旁人觉得奇怪的名字了。
他们用了心。
无论是挑一家合适的养父母还是定一个有深情的名字。
缓缓地巧玉把脑袋埋在了老夫人的膝盖上难以抑制地泪珠在她的眼眶中打转。
老夫人吸了吸鼻尖手掌落在巧玉的头上抚着她的长发。
巧玉久久没有动。
掌心的温度清清楚楚地传递到了她的心里。
是她的温柔又坚强的母亲也是她那位高大、伸手无法触及的父亲。
等了会儿巧玉渐渐平复了心中情绪。
老夫人把她扶起身柔声道:“把这檄文拿给毛将军去吧。”
巧玉飞快去了。
等她回来时内室里老夫人正收拾着行囊。
“您……”巧玉顿了顿改了口“我们要回去了吗?”
“是啊我们也该回京城去了”老夫人手上不停道“回去把所有的一切都说出来我也有很是想念的人。”
“谁啊?”巧玉问“国公爷吗?”
“不仅仅是还有”老夫人的眼睛里满是怀念与期盼“我的表姐。”
巧玉明白了。
老夫人口中的“表姐”就是国公爷真正的生母。
她们母女这一趟轻装简行东西不多整理之后便又通知了毛将军一声。
毛固安安排了人手护送她们返回飞门关。
出城之时城门口围了不少百姓对着告示上贴着的檄文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巧玉低声与老夫人道:“我们这儿都收到了想来关内各处都已经看到了吧?”
老夫人笑了起来。
此时的京城里除了这篇檄文外黄太师的檄文也预备好了准备通过驿馆、快马加鞭传开去。
那道让谢羽统领府兵、往祁阳擒拿颜氏一门的旨意早就送出去了。
而京中等到的是一则让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的消息。
秦胤与林繁进驻祁阳城抓获了唐筹等官员又拿下了颜氏大宅但是颜家有人通过宅里的地道、逃出了城不知所踪。
皇上坐在龙椅上听着传报脸色阴沉。
地道?
从城里挖到城外?
哪怕那是祁阳城也足以让皇上后背直冒冷汗。
“真是可恶!”董侍郎道“什么是反贼这就是反贼臣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是啊”有人附和着“与这等大逆不道之辈相比永宁侯、定国公哪里像是要造反的……”
一时间金銮殿内议论纷纷。
黄太师手持笏板悄悄看了眼皇上的神色。
眼看着皇上的脸色随着底下议论越来越难看黄太师横迈一步道:“皇上之后要如何处置?把颜氏等人押送回京吗?”
皇上的眉宇皱了起来。
押回来岂不是给了林繁他们名正言顺带兵接近京师的机会?
“他们既入驻祁阳下一步是继续东进吧?”皇上冷声道。
殿内有一瞬的沉默。
董侍郎亦是握紧了拳头。
皇上还是把老侯爷与定国公看作逆臣吗?
“为什么?”他忍不住站出来问道“他们哪里像是造反……”
皇上阴沉沉看了他一眼。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也绝不想替林繁作证。
深吸了一口气皇上咬着牙道:“众卿与其关心祁阳颜氏不妨关心关心谁来守这京城!”
队列中安北侯与冯仲打了个眼神官司。
他们是愿意守的也会拼劲全力守。
如若永宁侯给出的答案不能说服他们他们绝不会坐视大周易主。
可是他们现在站出来皇上肯定是不会信任他们的。
光是论把老侯爷和定国公留在祁阳这一条皇上没收拾他们也是看在他们才在打西凉时立功的份上而已。
只是除了他们现在还有什么人能……
“臣请守城。”
冯仲正思考着忽然听见一人请缨。
他抬头看去立在金銮殿中的正是忠勤伯。
忠勤伯双手抱拳又沉沉行了一礼再次道:“臣请守城。”
------题外话------
大家明天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