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元海不逼一逼不知道要扯犊子扯到什么时候去他待会儿还要去刑部翻阅宗卷呢。
“不是杂家信不过二位大人而是此事事关重大…罢了二位大人都是大炎的忠臣大家都是为陛下办事杂家就告诉二位大人吧不过二位大人可得给杂家做个保证就是不能透露出杂家说了什么。”
李元海先是很为难然后又握拳下定决心的样子。
徐忠年连忙笑道:“公公请放心不该说的在下绝不会多说半字。”
说着给了卢福舟一个眼神那意思是该你做保证了。
卢福舟也连忙道:“公公请放心我与徐大人一样。”
“如此就好。”李元海一副我相信你们的样子缓缓道“昨天夜里陛下收到了太子大军那边传来的信镇南公已经叛变天南国之变就是他挑起的并且镇南公还把镇南关据为己有……”
他缓缓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徐忠年还算好他知道一些情况卢福舟则是大为震惊。
直到听到太子收回了镇南关卢福舟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幸亏太子把镇南关收了回来否则后患无穷!”卢福舟神情肃穆道。
他能做到六部尚书之一自然不是等闲之辈有着清楚的判断力深深的知道镇南关对大炎的重要性。
“陛下觉得镇南公此人不除将来必成南方的大患所以陛下决定调兵遣将给太子先是增援镇南关然后再一步一步解决掉镇南公这个大麻烦大炎的北方已经有一个大麻烦了南方绝不能再出现一个!”
李元海双目一闪声音突然变得铿锵有力起来“所以陛下先是让耿大人带着圣旨和虎符调动两万的赤龙军和四万的南军总共六万大军前往镇南关支援太子。”
“这些只是先锋军而已后续等粮草准备充足了陛下会源源不断的派大军增援太子直到铲除镇南公这个祸患为止!”
大军不是说调动就能调动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炎帝之所以先只派六万大军去镇南关是因为暂时没有那么多粮草给大军吃。
假如一下子派几十万大军过去粮食耗尽了那将士们都得饿得挖树根吃了。
不过好在南方是富饶之地调动粮草不算困难后援的大军很快就能集结调动。
所以这次炎帝要铲除镇南公是下了决心了。
“原来如此!”
徐忠年喃喃自语一声难怪耿兵失踪了原来这家伙是调兵去了。
不过炎帝既然如此相信太子给太子这么多的兵去打仗岂不是说太子在炎帝心中已经是下一任帝王的不二人选了?
要知道调动大军去南方灭镇南公怎么看都是昌王更合适一点毕竟昌王有战功摆在那里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而太子相对来说还没有特别显眼的战绩。
收服镇南关算一个但跟昌王比起来战绩还是差了不少。
而炎帝敢如此大胆的让太子去对付镇南公这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炎帝这是打算太子若是赢了直接就让位给太子了?
至于太子会输这件事徐忠年压根没往这方面去想。
自从他下定决心追随太子之后徐忠年就知道太子相对于炎帝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以在徐忠年看来太子绝不会输!
想到这里徐忠年兴奋起来。
卢福舟跟他想的则不太一样毕竟卢福舟跟太子的时间比较晚对太子的能力没有徐忠年那么清楚。
在卢福舟看来耿兵跟惠王走得比较近但是炎帝却让他调兵去镇南关太子那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炎帝想让耿兵成为太子的人!
太子虽然不在京城但炎帝在为太子布局!
耿兵若是成了太子的人太子党羽继续扩大以后昌王和惠王拿什么跟太子比?
最重要的是炎帝也是支持太子的!
这未来的大炎之主虽然还没有决出胜负但太子已经占据上风了!
当然前提是太子不会把镇南关给丢了。
“杂家只能说这么多了二位大人切记可不能在外面乱说。”
李元海拿出丝巾来擦拭了一下嘴巴意味着准备离开了。
“公公请放心我们绝不会泄露半字。”徐忠年客客气气道。
其实这件事完全可以在朝堂上说出来毕竟调兵遣将可是大事按理来说朝廷上的大臣们都有资格知道。
但是炎帝故意隐瞒着大家肯定有他的想法。
当然这事儿朝堂上的大臣们迟早能知道也就是晚几天的样子。
不过就是晚这几天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
“行了这茶也喝了点心也吃了杂家要回去了。”
李元海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公公我送你。”
徐忠年脸上都快笑开了花了李元海的消息可谓是定海神针把他一颗心给稳定下来了。
“二位大人请留步我就这样出去就行不必相送。”
李元海伸手做了个阻止的动作卢福舟和徐忠年见他坚持也就纷纷点了点头。
“改日再去拜访公公!”
虽然李元海是个太监但帮炎帝办事这么多年各位大臣们对他还算是佩服。
作为炎帝的左膀右臂李元海的种种表现不仅仅是合格那么简单了而是可以用优秀来形容。
出了詹士府李元海上了马车最后看了眼詹士府的牌匾放下窗帘后马车缓缓行驶离开。
府内。
“卢大人对于此事怎么看?”
徐忠年笑眯眯道此时的他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卢福舟的心情也很好太子越强他越不吃亏。
“这些都是陛下的决定我等身为臣子支持即可其他的不谈我还有些事情就先告辞了。”
“卢大人我送你。”
“徐大人客气了你不是还要去刑部?一起走吧。”
“哈哈好。”
这两人一开始还互相有些防备虽然都是太子的人但也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但是现在听了李元海说的那些话之后两人算是开始尿到一个壶里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