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太子让我转达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做好随时进攻天南国的准备不可懈怠!”
凌墨云说完转身走了。
他向来沉默寡言今天让他说了这么多话多多少少有些为难他了。
待他走后众人面面相觑。
最后蒋铜突然笑了起来。
“蒋将军笑什么?”赵常青问道。
“笑昌王笑惠王笑朝廷内那些散播太子坏话的大臣们。”
蒋铜笑声越来越放肆最后直接变成了仰天哈哈大笑。
“多少年来太子风评一直不好不是欺男就是霸女这种谣言不知道蒙骗了多少人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当时得知是太子率领我们出征天南国时我的心都凉了半截。”
“但真正见过太子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太子跟传言中的那样完全相反一首大风起兮云飞扬震撼人心!”
“太子绝非池中之物让我觉得那些散播谣言的人实在是可笑至极。”
这些话其实是在暗指说太子坏话的人不是惠王就是昌王以及那些暗中支持惠王和昌王的朝廷大臣们。
黄飞赵常青姚方等人也都会心一笑。
因为在见到太子之前他们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倒了八辈子血霉了竟然成为太子的手下。
但真正见过之后才知道谣言猛于虎。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姚方微笑道。
“姚将军好诗。”蒋铜竖起了大拇指知道他这是在夸太子。
姚方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可没有这种才华这是太子的诗。”
炎帝让王安出了一本太子诗集供大家欣赏学习王安绞尽脑汁把脑子里记得的诗词全写了下来为了提高大炎文坛的审美他算是出了大力气。
姚家作为大炎东部第一世家要弄到这种诗集自然轻而易举。
不过当时姚家的人普遍认为这些文雅的诗应该不是太子写的而是炎帝收拢了一大群有才华的人一起创造出来的然后署名是太子让太子摘桃子提高影响力为将来监国甚至是登基做准备。
不过现在姚方算是彻底知道了。
那些精妙绝伦的诗绝不是大炎文坛的人能作得出来的倒是太子这特立独行的性格能写出这种惊为天人的诗!
因此随着了解越深姚方对于这位十六岁的大炎太子越是了解越是佩服。
当然他不知道这些诗压根不是王安自己写的王安只不过是大炎版的文抄公随时随地把上辈子学过的东西拿来用。
他要是知道了真相恐怕会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太子真是文武双全啊写的诗即便是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能引起共鸣。”黄飞感慨。
“阿嚏!”
刚进入梦乡的王安冷不丁打了个喷嚏……
……
京城。
深夜。
御书房。
炎帝还没有休息深夜批阅着奏折看的都是今天徐忠年惠王昌王在刑部的汇报。
他们三人每天做了什么事都要写一份总结奏折交到炎帝这里。
惠王的汇报非常的书面话大概就是说自己看了一些什么觉得哪些地方没问题哪些地方有点小问题。
昌王的汇报也差不多。
但是到了徐忠年这里画风就有些变了先是说惠王毕恭毕敬说了惠王一些好话然后说昌王做事的时候心不在焉并且时不时有人来昌王耳边说小话也不知道跟昌王说一些什么总之昌王脸色不太好看。
徐忠年这家伙完完全全是在打昌王的小报告给昌王穿小鞋要是昌王知道他这样子给自己使辫子恐怕肺都要气炸。
之后徐忠年在奏折上写上因为总有人找昌王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进入工作状态非常影响他们的工作进度希望昌王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做事一心一意不要总是被外界因素所影响。
他先是说了惠王好话再说了昌王坏话最后才汇报工作。
徐忠年的这种做法纯粹是为了在炎帝面前恶心一下昌王。
但在炎帝眼里却没有那么简单。
看着徐忠年的奏折炎帝眉头都紧皱了起来。
他本就怀疑宽州城的案件以及后面牵扯出来的事情跟昌王有关。
加上昌王主动要求接手彻查全国这件事炎帝一直对昌王多有疑心。
而现在昌王竟然在做事的时候还各种分心。
如果说昌王没有一点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炎帝的眉头都皱成了川字形。
昌王虽说不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但怎么说都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若真是昌王背着他做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炎帝必定寒心。
并且为了给列祖列宗给大炎一个交代他必须从重处置昌王!
甚至是大义灭亲!
不过现在炎帝还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宽州城一案与昌王有关。
所有的猜测都只是猜测而已!
奏折看完后放在了一边炎帝想到了另一件事。
天南国!
“镇南公始终是朕的心腹大患不得不除今天这颗瘤子不摘掉以后会越长越大臭小子手上只有三万兵力若是镇南公这老匹夫发了疯攻打镇南关臭小子不一定守得住。”
想到这里炎帝双目一闪一拍伏案“李元海!”
“陛下!”
李元海就在门口等着闻言立刻闪了进来看到炎帝正在写圣旨。
他不由得凑了过来炎帝既然把他叫进来意味着这圣旨他可以看。
“陛下您…您要调六万大军给太子?”
李元海看着炎帝写的圣旨瞪大了眼睛。
“这六万大军只是先锋队而已先弄过去给臭小子守镇南关臭小子的手上只有三万兵马镇南公加上天南国可是有数十万兵马朕此前大意了先调动六万兵马给臭小子后续朕还要调动大量兵马推平天南国朕绝不能让镇南公坐大!”
炎帝冷冽开口“这一次哪怕要伤了大炎的元气朕也一定要除掉他绝不能养出第二个北匪出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