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挠(求保底月票)
“不错还有吗?”
盛太祖看向远方他的脸上虽然也有几分赞许但似乎对孟原的这番回答还是未见得十分满意。
这一问让所有荧幕前的观众们也都愣住了。
还有吗?
应该没有了吧?
驱除胡虏、再造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已经是目前公认的盛太祖最大的功绩了难道还能硬凑出第三点?
其实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来盛太祖并不是那种过分自满于自身功绩的人。
甚至恰恰相反他对于自己众所周知的那些功绩兴致不高反而是更希望自己做的另外一些事情被人所看到。
孟原并没有被难住他稍微顿了顿继续说道:“晚辈最佩服前辈的第三点是:初心不改、百折不挠1
此言一出荧幕前的观众们都有点迷茫。
因为这第三点跟前面两点实在是差距太大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甚至谈不上是什么功绩。
这有什么好说的?
“还以为第三点会有什么惊世骇俗之词呢就这啊?”
“初心不改、百折不挠?这算什么?这应该算是成功人士所必备的条件吧?”
“是啊相比于前两点来说这第三点是有点不够分量了有滥竽充数的嫌疑。”
“我也觉得没必要非得强行凑三点啊1
盛太祖倒是有些意外带着赞许的表情问道:“这一点为何让你最为敬佩?”
孟原抬头看向远处所有观众的思绪似乎也随着时间的长河奔流向远方。
“太祖时年十七旱蝗大饥疫。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后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孟原在说这四段话的时候每一段都稍微停顿了一下。
而这番话说完后荧幕前中的大部分观众都听得一头雾水。
许多视频网站的弹幕上也飘过了许多的疑问。
“什么意思?”
“没听懂啊能不能说白话?”
“好像是史书里的原文?”
听不懂是正常的毕竟孟原说的是史书里的原文是古文没看过的很难猜到意思。
而即使读过原文的也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因为这是四个不同时期的记载。
不过观众里面毕竟是人才众多很快就有人查到了这四段史书上的原文也猜到了孟原这番话的意图。
“明白了这四段话好像是讲了四个事情分别是盛太祖少年时的惨剧、盛太祖年轻时皇后给他送炊饼、皇后病逝、盛太祖死时的遗诏1
“那这些跟之前说的‘不忘初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盛太祖并没有作出回应但他的表情却变得更为复杂。
显然对于盛太祖而言在听到孟原的这番话时他的内心也起到了一些变化。
因为孟原的这番话信息量太大!
盛太祖不可能知道后世的史书上对自己的记载。
可孟原的这番话明明就是出自于史书!
有句话叫做“盖棺定论”一位帝王最终在史书上留下了什么样的记载总是一件最让人在意的事情。
皇后死前曾经对他说的那些话还言犹在耳虽然到了史书上一些措辞有所变化但仍旧让盛太祖感觉如此真切;
至于遗诏此时的盛太祖还从未考虑过具体的措辞但在听到孟原的这番话之后盛太祖就确定了这确实是自己会下的遗诏。
这种复杂的情绪让盛太祖愣住了以至于暂时地失去了表情。
孟原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说道:“她是皇后但也曾是一位生而平凡的女子哪怕在自己的丈夫被关在牢里、随时会被杀的极端情况仍旧不离不弃、不惜被烫伤也要送饼给自己的丈夫。
“而在大富大贵后她也始终保持着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努力救下每一个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
“在病重之后却不要请太医因为知道医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不想因为自己的死而牵连无辜的人。
“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只是叮嘱自己的丈夫要求贤纳谏、慎终如始而后便含笑而逝。
“而她的丈夫在经历过无数的苦难之后心肠早已如同铁石一般坚硬可此时也只能恸哭不已!
“因为回首自己的一生皇后就是他心中的锚是能收起这把利剑的剑鞘自那之后他就不再为任何人而活只为天下苍生而活!
“鳏、寡、孤、独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即便做了皇帝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愤怒、悲伤和怀疑。
“童年的‘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只不过是他人生苦难的一个缩影命运给他的从来只有痛楚根本没有多少温情。
“他少年时用一只破碗接下了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华夏;而在他驾崩时拓土千里、留下了一个人民安居、四夷宾服的强大王朝!
“然而在他的遗诏中却并没有再谈及自己的功绩而是仅剩一腔赤诚之心。
“他说:朕日夜勤政不辍只为有益于民;
“他说:朕出身微寒才华学识远不及先贤;
“他说:死亡乃万物之理不要因我的死亡而扰乱百姓丧礼祭祀所需的东西不要用金银器皿。孝陵的山水保持原貌不要改变。天下臣民哀悼三天之后全部脱去孝服以免影响嫁娶之事。
“他与皇后相识于风雨飘摇的乱世携手走过无数风风雨雨一直相守到亲手缔造的煌煌盛世。
“而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没有忘记作为一名皇帝的职责他像劳模一样的勤政恨不得在自己有生之年就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
“也许他做的很多事情是徒劳的甚至犯过一些错误可谁也不能否认他仅凭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伟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从未忘却初心、从未有任何一丝松懈!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不论遭受什么样的挫折都不被打垮不论有了多少财富都始终躬行节俭就算成了皇帝也始终不忘百姓疾苦!
“能够咬牙承受苦难的人很多可在富贵后能够记住苦难的人却少之又少。
“所以晚辈认为‘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固然是能够流传百世的功绩可在晚辈看来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初心不改、百折不挠’也同样是最值得敬佩的事情1
不同于前两点的慷慨激昂孟原在说最后一点的时候刻意地降低了自己的语调和情绪但是感染力却丝毫不减。
因为这种诚恳反而更加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
视频网站上许多观众的弹幕快速刷屏。
“说的太好了!有点想哭1
“哎盛太祖的一生确实太不容易了如果只看功绩大多数人会把他的一生看成爽文可若是一个普通人苦难早就把他压垮了还谈什么再造华夏?”
“确实华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很多可像陛下这样能够自始至终都不忘初心的人也确实很少见1
“盛太祖的皇后在千古贤后里面也毫无疑问能排进前三了简直是360度无死角的真善美哎伉俪情深真是一段佳话只可惜她死得太早了否则整个大盛朝的历史恐怕都会改写了。”
“其实盛太祖后来疯狂地杀贪官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种表现吧毕竟他从未忘记自己儿时的痛苦自然也就永远忘不掉对贪官污吏的仇恨1
“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初心不改百折不挠!这个评价确实是恰如其分1
之前在孟原说出第三点是“初心不改、百折不挠”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不解认为这谈不上什么功绩有凑数的嫌疑可直到现在他们才意识到这并不是凑数。
“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的盛太祖更像是一尊冰冷的神像高高在上但却难以触摸;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盛太祖从神像变成了一位明君处庙堂之高仍能不忘民间疾苦;
而“初心不改、百折不挠”的盛太祖才真正的从一尊神像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如果只看盛太祖所取得的功绩对他的评价其实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盛太祖确实做出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功绩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的错误。
刻意夸大他的错误、扭曲他的意图当然不对但刻意神化他自然也有失偏颇。
而孟原在评价盛太祖的两大功绩之后这第三点却落在了他作为人的特质上而这个特质既涵盖了盛太祖的功绩也涵盖了盛太祖性格上的一些弱点。
有人说盛太祖定下的一些制度脱离了时代所以并不成功;也有人说盛太祖嗜杀残暴对官员制定的规则过于严苛、不切实际。
以至于有人问:“天下贪墨之吏甚多尽杀乎?”
而盛太祖的回答是:焉知杀不尽?
他就像是拉满的弓弦一旦开弓就再也没有回头箭!
如果从超脱时代的眼光来看盛太祖的一些制度确实失败了因为没有达到他的目标可这世界上本来也从未有人能真正的超越古往今来的所有历史。
所以是非功过难以论说。
唯独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盛太祖始终是那个盛太祖他从来没有变过!
他是一个固执的人固执地守着自己的道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阻力都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不论对或是错不论易或是难都只有死而后已!
在孟原说出这第三点后镜头一转再度衔接了新的游戏画面。
在“乞丐身份”的扮演中陆恒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尤其是其中一幕他在一处破庙中与其他乞丐说如果有皇帝能够制订一种法律允许义士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扭送京城任何人敢阻挡都要夷三族该多好。
那时候破庙中的其他乞丐哈哈大笑只把这当成是一个笑话。
但镜头一转数十年后一位姓陈的老农真的头顶律书去皇宫找盛太祖鸣冤告状。
而盛太祖在查明实情后给他的答复是:相关官吏尽斩不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游戏中没有出现过的画面。
比如皇后和太子的死亡让这位心如铁石的老人痛哭流涕悲恸不已。
乞丐皇帝两种身份不断地来回交错让所有观众都明白了一点。
即便数十年后盛太祖已经垂垂老矣但他也仍旧是那个吃不饱饭、给地主放牛的佃农的儿子从未改变!
盛太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很显然孟原的这三点评价让他非常满意!
如果孟原只是在吹捧盛太祖再造华夏的功绩那么盛太祖也只是会认为他与一些只会歌功颂德的庸臣没有什么区别谈不上动容。
哪怕是在史书中对盛太祖的评价也是“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历朝明君所未及”主要是在提及他的功绩。
而孟原却并未局限于此他最后的这番话真的说到了盛太祖的内心之中。
皇后就是他心中的锚也是这把利剑的鞘。
他一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有过功绩也犯过错误但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是盛太祖因为他的初心不改、百折不挠!
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盛太祖也已经心满意足。
他再度看向孟原:“没想到数百年后还能有许多和你一样的知己真是人生之大幸!
“咱算是心满意足了。人活一世、一番辛苦总算也没有白费。
“咱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可否带咱看看华夏数百年后的样子?
“有人说按照以往历朝历代的标准那是了不起的盛世甚至连吃不饱饭都会变成值得一提的新鲜事可有此事?
“咱知道天机不可泄也不奢求只想瞥上一眼也就够了。”
孟原点了点头一抬手:“前辈请看1
周围的一切瞬间变幻。
数百年后的场景出现在盛太祖的面前。
波澜壮阔的江面上一道跨海大桥横亘南北无数车辆在其上飞驰而过。
那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巨大的水坝拔地而起江水奔流轰然如同惊雷。
那是高峡出平湖。
摩天楼宇寻常巷陌庞大的都市中许多现代的年轻人或是展演欢笑或是行色匆匆只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特别的自信。
那是在华夏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只有极少数时候才会洋溢在一些特殊人群脸上的表情。
人人如龙。
这段内容并不算很长也谈不上什么珍贵的影像资料。
对于此时坐在荧幕前的观众们而言这早就是他们已经司空见惯的场面。
如果在其他的视频中看到可能立刻就会点叉关掉。
但此时放在电影中放在盛太祖面前却让这些镜头多了许多难以言说的特殊含义。
盛太祖愣愣地看着前方的画面似乎是心驰神往。
许多观众不禁猜测如果让盛太祖用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去换一个现代社会中普通人安稳快乐的生活他会不会换?
当然这个答案也只有盛太祖本人知道了。
周围的景象消失了镜头的视角再度回到兀兰土喇山的那个小山坡。
盛太祖微微闭上双眼良久之后感慨道:“多谢你。咱终于无憾了。”
等他再度睁开双眼时眼神中已经仅剩气冲云霄的豪迈。
远方北蛮大军蠢蠢欲动。
而大盛朝的远征军也在向着兀兰土喇山移动。
盛太祖看向孟原:“后生仔咱要去跟这些蛮子打最后一仗了。”
显然他的心中已经了无遗憾。
策马扬鞭在残阳下盛太祖单人独骑汇入大盛朝的远征大军中。
只剩他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在所有的观众耳畔响起。
“朕本淮右布衣!
“奈何天下兵起人心离叛使华夏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相离!
“乃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故率群雄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华夏之威仪!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1
说到这里盛太祖的声音稍微顿了顿:“这一生
“无愧于心。”
盛太祖渐渐远去。
他就像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身影。
而在他的背后却是一个蒸蒸日上的王朝!
许多荧幕前的观众都陷入了沉默。
像楚歌这样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地知道在他最爱的皇后死后盛太祖还要孤独地度过十几年几乎没有休息的岁月。
八天之内盛太祖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勤政至极可见一斑。
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最钟爱的太子因风寒病逝命运还要给这位垂暮之年的老人最后的沉痛一击。
可是这位老人依旧如他所说的一样倔强而固执地对抗着残酷的命运始终未曾改变!
电影的末尾是赵海平扮演的盛太祖御驾亲征与北蛮最终决战与兀兰土喇山的场景。
长途跋涉来到漠北对于最后是否要闯入北蛮的伏击圈盛太祖显然也和赵海平一样曾经有过迟疑。
但不同身份的他站在背后让他最终下定决心。
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为电影最终收尾。
盛军的精锐骑兵在盛太祖的身旁飞奔而过如同风卷残云般继续追杀残存的北蛮骑兵。
日已西斜残阳如血。
在混乱无比的战场中盛太祖看向远方天边的残阳。
所有荧幕前的观众仿佛也跨越了数百年的时间通过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文化与传承让遥远的灵魂凝聚在了一起!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