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郡。
不见人踪的密林里一阵悄然无声仿佛从没有过任何生迹。
无人知晓过去的小半个长夜里有多少只田鼠死于夜枭锐爪之下。
鲜为人知的红衣教祭祀秘洞中亦是一片死寂。
天亮之前除却当夜进出过其中者以及小癞头和李掌柜恐怕再无他人知晓此处已然沦陷。
天亮之后自有小癞头和李掌柜依计曝光祭祀秘洞所在所用。
……
……
绘制平海郡地图者总会将望云谷和荔山绘于一线之上一如左膀右臂总得平齐。
望云谷在平海郡西面荔山自然就在东边。
望云谷以西是分隔平海滁州两郡的遮云岭荔山以东则是与海相接的碧沙滩。
望云谷中曾有三个普普通通的村落现唯余合溪一村。
荔山里曾有座鼎鼎有名的皇家别院当下却被江湖帮派据为自用山庄。
既是鼎鼎有名那这皇家别院的由来便可以考究绝非源自什么流言传说。
只不过这个皇家不是现在的朱家而是数百年前的李氏皇朝。
别院原为天子行宫后名“笑妃院”。
时任李姓皇帝爱美人更胜过爱江山对一位来自岭南喜吃荔枝笑靥醉人的妃嫔宠爱尤甚。
岭南之地山穷路远为免爱妃乡愁思家皇帝不顾百官劝谏御笔一挥连山带院一并赐之。
更准其每年春夏秋冬各季都可来此欢游十日。
得皇宠如此于笑妃而言既是莫大恩典亦潜藏着滔天巨祸。
就在笑妃出游荔山的次年即有心忧国祚毁于红颜祸水的敢死义士结群成队入山在一个月朗星稀夜将笑妃院院中百余仆役护院丫鬟等等全部斩杀逼笑妃悬梁自尽。
那些义士随而自刎谢罪妄图以笑妃和他们的血来唤醒皇帝莫要淫奢误国。
可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底不是对症下药。
已开始走下坡路的李氏中州只又挣扎了不过二十载换了足足三位皇帝都难阻退出皇权舞台。
有此背景笑妃院也成了历朝历代直臣用以劝勉皇帝励精图治的历史建筑。
空置数百载年久失修且传言每逢无星之夜便有笑妃含冤饮泣、义士抱怨嘶嚎之声传出笑妃院几乎只在世人口中流传实已无人踏足。
直至武林大兴平海郡成了各方江湖人往来出入的要地荔山笑妃院才重新进入世人视野。
江湖人不全信鬼神多信黄白之物能压倒一切。
彼时多方势力出手欲拿下笑妃院掌控权最终是珠光宝气阁和翡翠居脱颖而出在四海会盟的协调与助力下一同入主笑妃院改名“聚宝山庄”。
聚宝山庄恰如其名为聚宝之用。
除了作为珠光宝气阁和翡翠居另存珠宝翡翠及各类黄白之物的分堂外起初每年都会举办“聚宝大会”专供江湖内外人士展示交易珍宝所用。
后来随着江湖乱局初露端倪聚宝大会召开频次渐少每两年至三年一会。
距今最近一次已是两年有余。
当时正逢初春少林寺金印未丢洛飘零还用不着到处跑姜逸尘也还未离开西山岛。
百花大会之后中州江湖的大帮派受到重挫。
限武令一出则教诸多小门小派凋零。
为防名不正言不顺避免触了朝廷霉头本就知根知底的珠光宝气阁和翡翠居干脆合而为一帮派名改成更为俗气的金玉帮。
如此一来聚宝山庄不再为两帮共有之地而是由金玉帮独自经营任谁都无法指摘。
若非有兜率帮及埠济岛提供的情报在前姜逸尘怎么都想不到这两个半只脚已走进冥府之握、差点儿就屈从于幽冥教的前四海会盟帮派刨根究底竟是彻头彻尾的红衣教爪牙!
……
……
抛开回岛三年不谈姜逸尘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亦有三年。
同中州四大“邪门魔教”打过的交道委实不少。
可对于这四大帮派的认识却粗浅不一。
在听澜公子有如庖丁解牛的教导下他从地煞门初窥天煞十二门的门道。
直面兜率帮数回却同看笑面弥勒的面具一样徒见其表难知其里。
照理说他对幽冥教的认识该是最深可他也不敢断言天下大乱时幽冥教将扮演何种角色。
至于红衣教姜逸尘与之最早产生渊源对其恨意也最大。
毕竟当年很可能正是因为从他剑下溜走的沙庆将西山岛地址泄露于外导致后来的屠岛之灾!
四者中唯属红衣教最让他雾里看花、水中观月。
假若红衣教就是东瀛人的帮派中州江湖乃至朝廷怎会昏聩如斯任其壮大至涉及百姓衣食用行?
假若不是为何种种迹象都不难看出红衣教是在为东瀛办事?
可不论是与不是红衣教与东瀛已无法撇清干系。
每念及此姜逸尘总不免对凝露台一役感到可笑与讽刺。
朝廷自以为是地纵容东瀛人潜入中州更像是脱裤子放屁在众人眼皮底下大摇大摆的红衣教很可能就是头披着中州皮囊的东瀛狼!
今番行动专是冲着红衣教来的三日前姜逸尘为此特向洛飘零请教过。
关于四大邪门魔教洛飘零与谢飞的说法异曲同工只是对于红衣教的分析更为深入透彻。
……
……
要论底蕴红衣教远难及武当少林等名门正派。
可单论教名的历史延续倒真能一较高下。
红衣教最早是中州以西外邦拜火教的分支传入中州后留有部分崇火为圣的文化。
千年蹉跎中世人对红衣教的印象多停留于那一袭红衣上。
而在近五十年来则被象征着征服江河湖海的铁锚所替代。
因历史之故红衣教教众原本的组成成分便极为复杂囊括中州内外天南地北各族各类人宛如民族大熔炉几可谓一个小中州。
当红衣教依凭河海发迹接受的教众便更为广泛。
一个极富包容性而万象包罗的大教只要构设的未来足够美好教众们不难信以为真并甘之如饴地为之奉献出足够的热情甚至为之拼死一战。
纵然红衣教方兴未艾时还由土生土长的中州人把控可随着船只在中州内外不断往来番邦人士出入渐多诸如东瀛、句麗等未尝不能反过来利用这一便捷通道向中州输入人口慢慢渗透。
出自石府、终于天涯小镇的慈锋正是此中一员。
慈锋再如何感恩念情仍无法抛却生而为东瀛人的身份以致出卖洛飘零。
与之情况相近者有将自己完全当作中州人的亦不乏隐藏真实身份打算助东瀛取中州而代之的。
二十年前中州祸乱中红衣教尽管没为中州抵御外侮出多少力可流淌着还是中州人的血。
现今的红衣教教主红裳之低调总让江湖都快忘了红衣教原来不全是由堂主们做主的。
其人是男是女比之兜率帮笑面弥勒还难摸透更别提其究竟是否是东瀛人。
而整个红衣教中就算还有不少人身上流淌着中州的血也难保他们不会死心塌地随红衣教进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红衣教将自己融入中州百姓中影响中州近三成百姓的生活堪称覆舟之水。
如有可能何不借这覆舟之力来改天换地、一步登天?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