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见在田 213【科举改革设想】(为盟主“BirdZ”加更)
熊文灿笃定此行能招安成功因此把官服和官印都带来了。
自然一切从简否则还得派太监、行人或锦衣卫宣旨。
可惜官服也有些从简赵瀚忍不住吐槽道:“这是肯定我不去上朝吗?竟只有一套公服。”
公服就是官员的工作服一般只在坐班时穿。其整体形制可参考影视剧里宋代官员服饰帽子有又长又细的翅膀那种。
祭祀、朝会、经筵等正式场合则有专门的朝服。
至于“满朝禽兽”和短翅乌纱帽那属于官员常服可以自己找人缝制。到了明末常服穿戴乱得一逼六品武将就敢穿一品常服五品以下武官常服根本没人穿。
熊文灿笑着说:“若是赵总镇入京觐见到时自会发一套朝服。”
“怕是皇帝不敢让我去。”赵瀚顺手把官印扔给秘书这玩意儿在关键时候有用处。
这话熊文灿不敢接连忙转开话题说:“而今流贼遍地若是哪天打进江西还望赵总镇以国事为重。”
赵瀚义不容辞道:“这是自然只要流贼敢来江西来多少我杀多少!”
“如此就仰仗赵总镇了。”熊文灿抱拳致谢。
杨嗣昌定下“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江西也属于其中一面。协助剿贼都是扯淡只要别让流寇蹿入江西熊文灿这个江西巡抚就算合格。
搞定大事熊文灿心情舒畅感觉自己来对了地方。
以赵瀚的沉稳隐忍定然能够信守承诺不会胡乱攻城引起朝堂注意。而有赵瀚坐镇江西还能防备流寇入侵熊文灿什么都不用怕。
唯一可怕的是崇祯觉得熊文灿特别有能力将他调去北边当总督剿灭流贼……
赵瀚与熊文灿颇有相见恨晚之意甚至亲自将其送至码头。
兵船驶过吉水县之后朱国勋才终于放松问道:“抚帅这赵贼真不会复叛?”
“莫要再喊赵贼”熊文灿提醒说“既然已经招安便是同朝为臣。换成别的反贼肯定不可相信但赵言是不会复叛的。”
朱国勋疑惑道:“为何如此?”
熊文灿反问:“郑芝龙复叛了吗?”
朱国勋跟郑芝龙一起打海盗好几年自然清楚得很:“郑芝龙又不是傻子他招安之后既有官身不再被朝廷征讨。还能与官兵一起征讨其他海盗打下地盘都是他的。郑芝龙根本没理由复叛。”
“赵言也一样。”熊文灿笑道。
朱国勋仔细思索随即恍然大悟果然一模一样!
赵瀚跟郑芝龙的区别只是一个在海上另一个在陆地。只要把大海也算作疆域郑芝龙不就是赵瀚吗?
朱国勋感觉自己又学到了连忙作揖:“先生教诲令卑职茅塞顿开今生受用无穷矣。”
却说赵瀚回到总兵府立即召集几位核心官员议事。
“明年的发展计划”赵瀚直奔主题道“其一把被田兵占领的南赣诸多县城打回来控厄南方水陆要道;其二南赣诸县的农会工作不能急躁须慢慢推进;其三把北边的农会扩大到整个南昌府;其四新的农会组织当往抚州府发展;其五山中道路继续开凿;其六鼓励工商发展不能只靠田赋撑着;其七这份文教发展纲要你们拿去看看。”
教育改革大纲在会议室里传了一圈包括庞春来在内全体官员都被整迷糊了。
左孝良问道:“让秀才、举人重新去读小学这恐怕会引起士人反感。”
赵瀚笑着说:“并非真让他们去读小学他们可以在家中自学考试过关便算小学毕业。而且我虽然不承认他们的功名但又不是不让他们做官。在座的诸位也不可能重新去读小学。但是必须说明正经读完小学、中学的读书人今后做官的提拔速度更快!”
“总镇是要废除科举?”李邦华问道。
“怎么可能废除?”赵瀚解释说“现阶段的法子只适合小范围。今后地盘大了肯定要恢复科举。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个读书人先小学毕业再中学毕业就可参加一府之科举相当于如今的道试。道试录取便为秀才。若是学校或者县镇级衙门职务出现空缺时可由知县组织公考有秀才功名便可参加。缺多少官吏、老师便录取多少秀才而非录取一堆秀才等着做官。”
其实就是县级公务员考试以及学校招考老师。
庞春来、李邦华对视一眼都在思考其中的利弊得失。
秀才功名就能参加公考恐怕并不一定受欢迎。因为所谓公务员其实就是古代的吏员大部分士子是看不起吏员的!
庞春来说出这个顾虑。
赵瀚笑道:“无论文吏、皂吏只要政绩卓著便能一直升迁。士子看不起吏员一来文吏无法晋升二来皂吏实属贱役。只要可以继续升迁怕有无数秀才争当吏员。如今不正是如此吗?便是大明举人在我治下都愿从吏员做起。”
萧焕问道:“举人、进士也这样?”
“是的”赵瀚点头说“无论秀才、举人还是进士我都不会给予任何优免考上进士我也不会直接放官。举人有资格参加省级公考按照公考名次和实际官缺可以直接做府衙小官最高可担任县级佐二官。”
“不异地为官吗?”李邦华突然插话。
赵瀚说道:“必须异地为官但是省内异地只要跨府就可以跨省做小官太不近人情。当然升至主官之后必须跨省调职。”
“进士呢?”李珂问道。
赵瀚说道:“进士有资格在全国范围内参加任何一个级别的公考。但是依旧不能直接做七品及以上官员必须先做佐官以锻炼能力。若在中枢升迁至七品须外放为知县进行历练别想着考上进士就能一直做京官。”
众人面面相觑都为今后的士子感到忧伤那得卷到什么程度啊?
可大明取士就不卷吗?
特别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进士都能做官但好多只是无权无势的闲职。
其中当属京官混得特别惨京城物价本来就贵还得自己租房子住又没能力吃拿卡要。全靠那点死工资过日子养活自己都困难也不知哪年能获得重用。
而赵瀚的改革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一种学历有资格参加各种等级的公考。
官府缺多少职位公考就招几个人没被选上的自己该干嘛干嘛。
你可以先找其他工作等着下一次公考不耽误朝廷也不耽误自己。
赵瀚又说道:“统一天下之后若是等着做官的读书人太多还应当设置年龄限度。七品官做到六十岁必须致仕五品官做到六十五岁必须致仕三品官做到七十岁必须致仕。超过三十五岁不可再考举人!”
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冗官冗员。
只要你坐上了龙椅读书人的适应性很强别搞得太过分就可以。
比如朱元璋一度废除科举十年之久天下士子除了骂几句还能干啥?后来恢复科举制也不是士子骂来的而是朱元璋自己纠正的。
起因是朱元璋发现科举有弊病选拔出的官员没有经验干啥啥不行。于是废除科举搞举荐制举荐出的官员一上任就能做事等于把培养官员的责任交给社会。
谁知举荐制还不如科举首先举荐上来的官员良莠不齐其次掺杂了一大堆裙带关系。
朱元璋试图改革举荐制改来改去也没用最后还是恢复科举制了事儿。
只要不废除科举赵瀚可以由着自己的想法来。
李邦华问道:“今后开科考秀才、举人、进士那些《数学》、《几何》也要加入?”
崇祯已经正式下令在乡试、会试两级科举加入兵法韬略等内容。
崇祯这个末代皇帝都可以赵瀚今后做开国皇帝为何不行?
只不过评卷制度必须更改。
此时的大明科举纯以八股取士考官也只看重八股文即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其他的公文写作、断案、兵法等等全都属于酌情加分项。虽然也要考但考了等于没考。只要你的八股文过硬其他几场考试交白卷都可以。
赵瀚笑着说:“我是这样设想的。第一场考八股满分一百。第二场考公文、律法满分一百。第三场考数学、几何满分一百。第四场考大同理论满分五十。一共三百五十分以得分来排名次。”
问清楚之后竟然无人反对。
李邦华这种进士出身的都不反对因为历代科举内容本来就一直在不断调整。
别把古代看得过于僵化死板明代的国子监甚至一直使用学分制。每月有月考每年有年考修满多少学分就可以升班。全部学分修满就可以从国子监毕业。
至于赵瀚说不必照搬朱熹言论那就更没有问题。
因为从阳明心学崛起之后八股文就各种背离朱熹了。有些考生甚至会研究主考官喜好先调查主考官是哪一派的再以此来选择用心学还是理学写文章。理学也非朱熹那套而是明中期兴起的新理学。
赵瀚说这么多只是提前讲明白因为明年就要正式调整教育制度。
至于改革科举等崇祯死了之后再来实行。
(感谢飘的风nj的盟主打赏顺便求一下月票。)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