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见在田 122【借粮】(为盟主“衣柜客卿光头宋”加更)
李邦华的影响力在本地士子中非常惊人。
他一旦表明自身立场许多不愿从贼的秀才、童生也都纷纷挺身站出来追随。
反正李邦华名气大天塌了有他顶着!
几天时间粮行团队就组建完毕以李邦华和本地士子为主。费纯当然也全程参与主要是跟着学习同时负责监督账目。
这么重要的事务交给一群本地士子实属人才短缺的无奈之举。
等赵瀚把自己人培养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大开杀戒了。具体杀多少全看李邦华的约束力看有多少人吃了熊心豹子胆胡来。
“唉哟孟暗先生大驾光临真令寒舍蓬荜生辉。”萧万全大笑着迎接。
李邦华抱拳道:“萧朋友过誉了鄙人不过一老朽耳。”
“哪里哪里孟暗先生快请进。”萧万全笑呵呵道。
相比起从前萧万全家中非常冷清只剩下几个丫鬟婆子。全部改签雇佣合同不说还得涨工资才行因为以前给得实在太低。
两人寒暄几句李邦华就说明来意。
萧万全说道:“敢问在这粮行里存粮年利是几分?”
“一分利。”李邦华说。
“才一分啊?”萧万全颇为失望他以前借粮给佃户那都是利滚利各种翻的。
李邦华说道:“有利息已经不错了粮行为你们储存粮食各种损耗还没收保管费呢。”
“那是那是”萧万全又问“粮行如果借粮给佃户又是几分利息?”
李邦华笑道:“一分二厘。”
萧万全惊讶无比说道:“粮行岂非要亏本?”
李邦华说:“赵总镇开设粮行本就不是为了赚钱只为给升斗小民留条活路。”
“赵先生仁义就是……”萧万全面色迟疑。
李邦华起身拱手:“既然萧朋友为难那鄙人就不叨扰了。告辞!”
萧万全猛地站起连忙说:“不为难不为难。”
“萧朋友果然是聪明人。”李邦华面露微笑。
萧万全想得太多了他知道赵瀚缺粮害怕把赵瀚逼急了直接就来个杀人抢粮。
再守规矩的反贼归根结底还是反贼!
李邦华表现得越无所谓萧万全心里就越害怕生怕是引蛇出洞拿他开刀。
萧万全愿意借粮纯粹是赵瀚握着刀把子。
而让李邦华亲自出面无非是令地主们安心这粮食不会有借无还老李同志还是很有信用价值的。
李邦华连续拜访好几个村落大部分都愿意借粮。
然后老李的骚操作来了……
由于粮行的仓库不够用那就暂时留在地主家不动。
哪个镇的百姓缺粮就由该镇的户科出面联系粮行人员一起去地主家。需要借多少就从地主家拿多少以借粮日为起始日期给地主开具存粮票同时给农民开具借粮票。
粮行等于空手套白狼仓库都没有只出工作人员就左手倒右手平白赚到两厘利息的差价。
但是这个中间商非常重要。
如果直接由地主借粮年息怎么可能才一分二厘?月息三分那是仁义价月息五分、七分都有可能!
为啥明末的各村镇都有钱粮铺存在?
一是为了放高利贷。
二是给农民兑换银子一条鞭法只收银子从中可以赚取巨额利润。
当然一条鞭法没有严格施行许多地方的杂派税项依旧在向农民直接收粮。这也是吏员牟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被李邦华这么一搞地主们恨得牙痒痒今后别想放高利贷了。
“哥哥这李先生可真是绝了”费纯兴高采烈道“我还在头疼上哪儿找仓库存放粮食。嘿李先生一出马直接把粮食存在地主家。一来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二来没有粮食存储损耗三来还省了许多存粮的利息。”
李邦华整顿天津新军接着又整顿京营部队虽然得罪了无数权贵却把各路人马收拾得服服帖帖。
几个乡下地主又算什么?
简直杀鸡用牛刀。
“李先生确实有手段”赵瀚赞许了一句立即又说“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等今后腾出手来还是要自建粮仓钱库。否则地主怨恨日深咱们也手中无钱粮。”
费纯感慨道:“能有权宜之计就不错了前几天差点把我给愁死!”
赵瀚拿出几封信说道:“正是用人之际本来不想让你去但派别人做事我又不放心。这封信交给吉水李先生的家人另外几封信你带回铅山那边帮我跟如鹤回去看望一趟。”
“那可好。”费纯也有些想念父母。
费纯带上几个随从坐船直奔吉水而去。
费如鹤、黄幺也带兵坐船出发一南一北去找官府借粮。
为了方便跟知县打交道左孝良跟着前往泰和县萧焕跟着前往安福县。
……
泰和知县叫刘太垣崇祯四年的三榜进士。
这官并非买来的是朝廷正经任命的因此不用急着偿还买官贷款。
总得来说刘太垣官声还不错只顺手贪污几个而已没有疯狂盘剥治下百姓。
谁知庐陵县出了反贼巡抚还跑去清剿把禾水以南的反贼逼成流寇一股脑儿的涌进泰和县劫掠。
这些家伙杀害地主霸占地主的大宅抢劫钱粮还不走了似乎有变成坐寇的趋势。
“县尊士绅乡老们联名请求征募乡勇剿贼。”县丞张淮南说道。
作为一个新手知县刘太垣连师爷都没请。他叫苦不迭道:“解巡抚剿贼都已兵败身亡我又如何能剿得贼寇?且等新任巡抚到了再说吧。”
张淮南提醒说:“县尊只要有钱粮反贼便可以剿。”
刘太垣惊问:“难道张兄竟是知兵之人?”
张淮南感觉心里好累新手知县经验不够必须把事情给说清楚:“县尊钱粮可以先收着乡勇也可以先练着。至于剿贼可伺机而动。万一新任巡抚也是个有能力剿贼的县尊早早做了准备还能得到巡抚的赏识。”
刘太垣怔了征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多谢张兄提醒!”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做了县令又初逢反贼闹事确实需要积累经验。
捞钱的经验!
“县尊不好了反贼杀来了!”老吏慌张跑来禀报。
刘太垣吓得浑身哆嗦忙问道:“反贼到城外了?”
老吏回答:“坐船来的还在赣江里泡着派了个贼官来叫城。”
刘太垣连忙跑去城楼果然城外只有个书生而且江上只有反贼的一条船。
“吊他上来!”刘太垣下令。
左孝良坐着箩筐登城拱手作揖道:“晚生左孝良拜见县尊。”
刘太垣拱手道:“阁下也是读书人?”
左孝良家里没几口人干脆使用本名做贼他说:“惭愧晚生只是个秀才。”
刘太垣痛心疾首道:“既是秀才何以从贼?”
左孝良说:“吃不饱饭。”
“呃……”刘太垣不知该怎说下去这个从贼理由太扯淡了同时也太理直气壮了。
县丞张淮南突然问:“既是反贼贼首是谁?又派你来泰和县作甚?”
“吾主赵言。”左孝良说道。
“赵贼?”
县官们大惊失色。
那可是攻占府城杀了几十个官还让巡抚兵败身亡的巨寇!
刘太垣只觉喉咙发干吞咽口水问:“赵贼……赵言派你来作甚?”
左孝良拱手说:“吾主听闻泰和县有流民如今天寒地冻不忍他们冻死饿死因此想将这些流民接走安置。”
刘太垣和张淮南对视一眼都搞不清楚状况。
还有这么懂事的反贼?
刘太垣忍不住问:“此言当真?”
“当真”左孝良说道“只不过吾主缺粮为了安抚流民请县尊借粮二十万石。”
“我哪有二十万石借给你?”刘太垣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
左孝良笑道:“做买卖嘛问天要价落地还钱。”
不仅刘太垣给气到了就连张淮南都觉匪夷所思。
张淮南秀才出身给人做了多年的师爷靠恩主的关系打折买官才总算弄到一个县丞职务。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是头次遇到这等稀罕事反贼缺粮居然来找县令借而且借多少还能讨价还价。
但似乎这笔买卖可以做!
张淮南低声说:“县尊此地人多眼杂且去县衙慢慢分说。”
“也好。”刘太垣还在迷糊当中。
于是反贼左孝良成了知县的座上宾。
双方讨价还价一番刘太垣只愿借出3万石粮食而且需要左孝良把流贼带走之后再支付。
最终5万石成交预付款5千石!
知县当然不可能给粮一切都得士绅地主提供。
先派人散播消息说县内流贼缺粮了随时可能再抢其他大族。
紧接着费如鹤昼伏夜行率五百士卒杀地主抢粮。这个目标还是县丞提供的属于那种杀了也没什么后患的土财主。
连续抢了两个地主其他地主都吓尿了。
刘太垣随即召集乡绅开会说他可用粮食劝返那些流贼。士绅们只要凑齐五千石就能把流贼送往泰和县边界。到时再凑足五万石就能让流贼们回乡种地。
这些乡绅只能试试反正五千石也不多各家凑一点很容易。
费如鹤拿了预付款立即去流贼的地盘招人。
听说“赵先生”要主持分田普通流贼纷纷脱营逃跑几个流寇头子拦都拦不住。
短短几天时间费如鹤招到八千多人还剩三百多流寇冥顽不灵。
费如鹤立即发动进攻将不听话的家伙杀死顺手抢来两万石贼粮。八千多流民帮忙运粮慢悠悠向北而去停在泰和县、庐陵县交界等待知县把尾款给送来。
等待期间又有两千多百姓拖家带口前来投奔。
而且都是泰和县本地的佃户听说隔壁“赵先生”要分田呼朋唤友收拾家当就来了。
继续等待数日依旧不见尾款。
费如鹤大怒又杀了两个地主抢粮并扬言不给粮就把泰和县地主全杀光。随即又带兵在县城外散步绕着县城转了好几圈。
知县惊怒士绅恐惧。
又过半月尾款送至交易完成。
此次出门一趟士绅们虽然只凑5万石粮食费如鹤却整整带回去11万石多余的全靠抢地主和流寇。
顺便还带回去一万一千多人口。
粮食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嘛。
(求保底月票。)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