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权答应兀需,等夏季时给他免费送一百斤盐时,兀需几乎要趴在地上去亲吻赵权的脚掌。 要知道,一百斤的盐省着点用,可以供这个村子三年之需。 而且,对他们来,盐绝对不是用任何金钱可以衡量的东西。 在兀需极度热度的邀约下,赵权等人在这个部落里又盘桓了七八时间。兀需还专门给他杀了头猪。 的确是好久没吃到猪肉了,赵权感动之余,决定等夏时给他们送来两百斤的盐。 离开时,一群人不仅多了十几张完整貂皮、两颗北珠、一对鹿茸,还有一对两眼狠光直闪的海东青幼崽。 除了海东青幼崽没法估价,其他的东西李治大约算了,要是拿到中原去售卖的话,起码得值万两银。而稿城,两百斤盐不过几十两银而矣。 几百倍的利润啊!连卖毒品的利润都不可能这么高。 对此,大岩桓倒是觉得很正常。南京府本来也不产盐,盐大多来自辽西,一斤盐在南京府与一匹劣马同价。这么算下来,也差不多近百两银了。 银子,在这里绝对不是硬通货。甚至粮食都不是,马与盐,才是。 这些,赵权随身带着的记事本,已经满满地记了两大本。 关于珠蚌的养殖与采集资料记的最多,赵权结合了自己后世的一些了解,拟定了相对完整的养殖流程。 中国古代珍珠的养殖,从南宋便开始,也就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长江以南的宋国,应该就有人正在开始干这活。所以,从技术上来,人工养殖没有任何问题。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找到一块适合养殖的水域,并进行前期的试养。 赵权把这事交给了王铠。 海东青的驯养,赵权则全部扔给大岩桓处理。他再次确定自己的要求,希望可以花个五六年时间,培养出一百只可以用于战场或是平常长距离传递消息的鹰隼。 “唐张鷟曾在《朝野佥载》中记到:上令鹘送书,从京至东都与魏王。仍取报,日往返数回。”李治听了赵权的这个宏伟计划,摇头晃脑地表示了赞同。 “这里的鹘,指的应该就是海东青。长安至洛阳近千里路途,日往返数回可能有些夸张,但一内送到,还是有可能的。这比任何的急递都快了许多。而且海东青在空中,属于无敌存在,比快马送信安全得太多了。只是……” 赵权知道李治的意思,海东青的抓捕与驯养都极为艰难,海东青每春季繁育,正常一对海东青只产卵两枚,而一个多月时间才可孵化。半年多后才能尝试飞行,像兀需送给他们的这一对海东青,才一岁不到,刚好适合开始驯练。 但要想每年这个时候到这里来捕捉海东青,显然太不现实了。 “咱们并不是要求拥有可捕猎的海东青,只要能送信即可。”赵权道,“那么,可不可以不需要纯粹的海东青,让他们与其他鹰隼一起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其他鹰隼?”李治问道。 “忠诚度不够。”大岩桓摇了摇头道,“一般的雕、隼、鹰,相对海东青来,倒是更易驯养,但放出去后,大多都不肯回来。只有海东青,雌雄一起,不离不弃,而且对主人绝对忠诚,一旦驯服,无论多远,都会回到身边。 但是,对于海东青跟其他的鹰隼,那个,搞新品种?这个,我还真的不明白。而且,我觉得还不如多花精力,让兀需他们再搞些海东青幼崽来。” 赵权呵呵一笑,道:“咱们现在要解决的,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有和没樱 没事,这种事申哥擅长,他以前老给马配种……最近听他正在干这活,想用我的马哥,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出来,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有些期待啊!” 大岩桓听着,脸色有些怪异,南京府其他东西都缺,唯有骏马颇多。而且这里的马匹,其速度与耐力绝不输于蒙古马。他也搞不清赵权等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马。 北琴海往南两百多里,是恤品路治所,即后世的双城子。而再往南两百多里,便是后世的海参崴。这一片方圆千里之地,全是沃土肥地,气候比南京府还要宜人。唯一的不便就是距离中原过于遥远,但是,海参崴可是临着日本海,距图们江的出海口不过三百里。 赵权走在这片土地上,越看越是喜欢这个地方。这里不仅可以当作马场,北琴海边可以养珠蚌,可以让水达达人大规模养猪。甚至,应该还可以种植水稻。 想到水稻,赵权突然间在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他转过头,对着正被自己的地理笔记完全迷住的李治问道:“李先生,前一阵,似乎有听你过‘卢城之稻’,能得具体点吗?” 李治抬起头,有些迷茫地道:“权总管,你是如何测出北琴海海域面积的?还有,你笔记中标的纬度、经度是怎么回事?等高线,指的是山高吗?北琴海再往北,除了骨嵬之地,还有这么广阔的土地?你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赵权头疼地叹了口气,道:“这事,以后慢慢跟你解释吧,不过咱们的确得开门地理课程,百夫长以上都得学习这些地图的绘制,起码得看明白了才协…” 李治终于从赵权的笔记本中抬起了头,道:“权总管,你问的是卢城之稻吗?” 赵权点零头。 “《新唐书渤海传》中有记: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t1]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r,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都之李,乐游之梨……” 赵权与大岩桓都听得呆住了。 赵权喃喃地问道:“这些,都是渤海的特产?” 李治点零头,道:“史料记载,确是如此。只是如今大多东西俱已不见,东真军的马应该便是率宾之马,正是产于簇。”李治右手朝前一指,再一划。 “簇?”赵权讶然问道。 “是的,率宾府,即金国时恤品路,以境内率宾水而名。” 这么巧啊,赵权刚冒出在这里养马的念头,竟然就发现这里本来就是渤海国的产马地。还有鹿,倒是可以在这里一起养。 鹿茸酒,得卖多少钱啊…… 赵权鼻子里似乎闻到了鹿茸酒的香味,些许兴奋感油然而生。 “卢城之稻,据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为稻米中极品。渤海国曾多次向唐朝贡此米,专供皇室所用。”李治接着道。 “卢城,是在何处?卢城之稻,产量大吗?”赵权心里又闪起那丝不对劲的感觉。 “卢城,即金国中京显德府之卢州。当时种植面积,据有一千顷之多。” 一千顷,不过万亩。没多少啊? “为什么只有这么点地种植卢城之稻?那现在还有这种稻子吗?”赵权又问道。 李治翻了翻眼,道:“老夫学识浅薄,不懂种植。” 赵权讪讪一笑,他这个问题问得好像是有点过了。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