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儿子孙子争老子 北国南国渡岛国(下)

小说:兰若蝉声 作者:扫叶僧
    不过虽然无法尽知原委,众人还是不忘对魏王轮番夸奖。

    那些臣下僚属的马屁倒也罢了,最令魏王微醺的,还是陶弘景的褒扬。

    这位南朝道家大能与他全无利害干系,但见地却当世无两,

    能得他的夸奖,才真的能让魏王产生成就之感。

    “北国乱党合纵连横,深谙《孙子兵法》上兵伐交之道,眼看大势已成。

    哪料到魏王竟以《儿子兵法》应对,

    以静制动,应变后发,击敌三寸,完美破解了逆流包围网。

    这儿子与孙子之间,可是差了一个老子的距离啊。

    胜的有理,败的不冤。”

    庆云自认也算是读过些书的半吊子书生,《孙子兵法》他固然可以倒背如流,可是这《儿子兵法》又是什么东西?

    他随口这么一问,欣然接受称赞的魏王便抢着为陶弘景代答,

    “昔秦国相父吕不韦,网罗天下文士,合著《吕氏春秋》。

    书中臧否先周人物,有天下十豪之说。

    曰: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儿子,指的便是儿良,乃是一代兵法名家,长于后发制人。

    汉成帝曾命天禄阁校订‘右兵权谋十三家’,

    《儿子兵法》与孙子,孙膑,吴子,范蠡,文种,韩信,以及老子的孙子李悝等诸将兵法并称,共录《艺文志》。

    《儿子兵法》虽然其书已佚,但有人认为,与荀卿论兵,主张‘后之发,先之至’的临武君便是儿良本尊。”

    庆云听到这里,忽然做恍然大悟状,

    “这个临武君,我曾听陈叔说起过。

    他与荀子同为赵臣,后荀子降楚,临武君与之共赴楚国为春申君幕僚。

    其时六国合纵,以楚为尊,春申君欲以临武君统御联军伐秦。

    可惜当时合纵诸国却暗自龃龉,赵王恐临武君这样的大将为楚所用,遂遣使进谗,以惊弓之鸟的典故暗喻临武君在赵国抗秦不利,不可用之。

    结果春申弃临武,以庞暖挂帅,致联军大败,春申失宠,楚国转衰。

    秦国却因此一战成名,终得天下。”

    魏王拊掌而笑,

    “少年可似庆卿这般见闻者,可谓凤毛麟角。

    前日救驾,庆卿亦当得首功。

    对你的封赏,朕还须得仔细斟酌才是。”

    庆云抱拳道,

    “草民随大哥前来护驾,

    我五兄弟盟誓同进同退,而今不过践诺而已,无需另行封赏。

    魏王若真有心,只要信守前诺便好。”

    只要庆云愿意,魏王愿与之公平一战,

    这是魏王当日在报德寺作出的承诺。

    随着往日内幕逐渐浮出水面,庆云杀元宏为父报仇的心思逐渐淡了。

    但庆云放弃这个想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被元宏打破族群壁垒,华夷一统的野心所感化。

    他提醒魏王不要忘记承诺,等于便是在提醒魏王莫忘初衷,要言行如一,

    否则在这昔日汉家天下,对华人逼迫得紧了,总会有人站出来反抗的。

    魏王心照不宣,微笑应道,

    “好,那朕先封你内三郎的职衔,

    持信物可随时入宫面驾,无需通禀。

    此外,朕会在诏封新太子时大赦天下,为檀宫平反。

    准檀宫设武庄,私蓄武器。

    武庄死士只需实名上报,制同斩蛇山庄,可不依魏律私兵之禁论处。”

    魏王言罢,手腕一抖,便将源氏兄妹不远千里送来的直勤信物抛向了庆云。

    这动作虽然随意,庆云却是亲眼见过当日元和将信物转交小龙王时是如何的慎重,也明白这块信物的价值,所以他能够深切地感受道魏王的诚意。

    而且关于檀宫平反一事,魏王终于做出了明确表态,也令他安心。

    准许檀宗私蓄武装,更是逾制的礼遇。

    齐王建斩蛇山庄,得益于齐王的王爵身份,依例可开府,招幕僚,蓄私兵。

    可是他庆云一届布衣,却得了仪同王侯三司的待遇,这才弥显天恩。

    任城王,阳平王,小龙王,李冲,李彪还有方才献宝的源氏兄妹,已经被这套操作惊懵啦。

    直勤信物,这么随便就赐予一个外人?

    当然,他们自然不知道,高飏早已劝服长孙道,收缴的直勤信物也已在路上。

    就算日后庆云手中信物会为他人所用,

    在魏王的私囊里,却始终还稳稳装着三块信物。

    用失去价值的信物,换一份刻骨铭心的感动,这就是最高级的帝王心术。

    随后小龙王,祖暅之,刘赢,瓠采亭,殷色可,莫愁姑娘这些当日护驾有功却因为匆忙回转嵩山未得封赏之人也各自得了一笔厚赐。

    陶弘景那日一人惊退四王一鬼,起到的作用其实最大,但是无论魏王许他什么,对于这位道家闲鹤来说,未免都是多余。

    于是魏王只能重申大魏佛道并重,信仰自由的基本国策,并且愿意大力投入道观建设,划拨专项基金,由天赐真人统一管理。

    这一场筵席,食物越吃越冷,越是无味,最后只余下浓浓的官僚气息和一张张假笑的嘴脸。

    元宏在历代君王中,已经是少有的实干家典范。

    但是身居其位,有许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所操之事,往往不由初衷,不经意间便会变了味道。

    众人泱泱散去,有人急匆匆地赶去看离别已久的骨肉,有的回到案牍边处理积压的公事,有的则需要复诊换药做康复调理。

    袁本柕则径直去了医所,看望老朋友苏我高丽。

    他肺脉受到重创,自嵩山来虎牢的路上,咳嗽一刻不停,

    谁知在与魏王饮宴后,他却是红光满面,精神健旺,

    偶尔清清嗓子,也是有腔有调,架势十足。

    那一副眉飞色舞的得意模样,就算用鼻子都能嗅得出来。

    更何况苏我高丽只是受了些外伤,眼睛却还没有花,

    “宇文老弟,你这是怎么了,开心成这样?”

    “哎?以后不可再称我宇文的姓氏了。

    请叫我袁本柕。

    袁本初的袁,袁本初的本,

    袁本,啊,还是原本的那个柕。”

    “你这是……为何要放弃本族姓氏?”

    “苏我兄,我们是为什么来到天朝?”

    “这,当然是想办法得到天朝支持,

    争取请得上诏回国,清君侧,另立太子啦。”

    “除了小长谷太子,今上之后尽是皇女。我们应另立何人?”

    “这……”

    》》》》》敲黑板时间《《《《《

    这一节又是一个分卷的结束。本文从历史板块出奔短篇的时候,虎牢囚龙本拟为全书的结尾。但是把继体承天的岛国大事作为本书的结尾,总有些心中不甘。最关键的是,还有太多的知识点没有补完,所以便硬着头皮忍受着扑街的流量继续写下去,完成剩余的四分之三内容。

    文中提到了几对CP。元纯陀,任城王元澄五妹,墓志今存。她先嫁穆氏,这个前夫隐而不名,后改嫁车骑大将军邢峦,晚年出家为尼。她为邢峦生了嫡子,说明嫁给邢峦的时候春秋正盛。那么之前这个穆氏又是什么身份,为何婚姻如此短暂,其名又讳而不言。本书给出标准答案,因为前夫出自穆泰家族,涉反夷族。

    杨五郎与源显明,也是官配,二人子嗣杨愔墓志存。杨五郎杨延祚又字罗汉,源显明是源怀的女儿,墓志都有清楚表明。所以之前我说过,宋代杨家将的文学创作明显参考了北魏杨家的素材。因此才会把罗汉五郎和僧兵联系在一起。

    北魏的墓志碑文,是中华历史研究的一大瑰宝。不知是何原因,北魏家族碑文保存的完好程度,在元朝以前是首屈一指的。许多北魏王族,公卿,包括花木兰将军,都是因为墓志的保存才让他们的事迹,血缘关系更加丰满。魏碑字体也因此成为汉字经典字体之一,沿用至今。

    绛老,道家早期重要神祗。尽管今日流量不大,但他才是真正的寿星公,记载于史书(《左传》)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子,墨家先贤。《汉书·艺文志》收录《我子》一书,入墨家。今名存,实亡。

    天下十豪,出《吕氏春秋》,五道三兵一儒一墨,体现出先周道家思想的压倒性地位。在李斯,董仲舒之前,百家争鸣,黄老为尊。虽然稷下学宫聘用过荀子,孟子(有争议),但黄老学说始终是稷下官学。

    儿子,于兵法一道是指十豪中的儿良。但当代还有另一位儿子,曾任稷下先生,名曰儿说,属名家,贼能说。儿姓通倪姓,倪字的右边就是儿的繁体。中古儿,倪同音,现在的江南方言依然如是。儿子在苏白中仍读倪子。

    之前我们讨论过很多字,词的正确读法,但很多时候笔者也在反思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算是正确的读法?引发作者思考这个问题的,是知乎上的一个提问:莘莘学子的莘到底应该读什么?莘,这个字,在白话文普及之前,从来就不是多音字。《康熙字典》引《集韵》:莘,斯人切,音辛。就是说莘辛一直是同音的,但古读s-en。所以莘字应该怎么读,是现代人自己做出的变化,一部分音跟着辛跑了,一部分没跑。判断这个字读深还是读辛,没有属于古代标准的标杆,只有现代的人为界定。其实大多数的发音争议都一样,大食,郦食其,不准,这些发音为什么跟着古音走,而为什么绝大多数名字没有?比如诸葛氏,《说文》诸,章鱼切,Zh-v,音近居。葛,古达切,g-a,读嘎。现在只有江南方言还读居嘎。为什么这些读法都随着字的发音变迁,而就是有那么一些名字非要按照古代发音去读?如果是日磾,日通幂这样的通假还好理解,可是为什么象盖姓,不姓这样的字就一定要还原古音?其中的标准界限在哪里?你如果要模仿唐代读《将进酒》,只改一字发音够吗?这些读音问题都是哪里来的?其实不过都是一些半吊子学者为了证明自己的“高明”主动暴露出来的一些“点”而已。

    比如古诗中的浮,究竟读fou还是读服,斜究竟读鞋还是读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没有办法去全部界定这类问题。尤其在青少年教育上,其实笔者很不倾向于给孩子唯一答案固化思维。个人认为,最标准的操作是课文标注白话文标准发音,兼注古音,不评正伪。有韵脚,平仄格律要求的地方,应本着诗词初衷,从声律审美的角度推荐发音。比如:远上寒山石径(霞)。有些地方则无所谓,比如:将进酒。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腔这个发音是怎么来的,中古g的切音早就不存在于现代汉语了,那些“专家”如果用客家话教这个字我也服,读个半吊子音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这里说的有些多,其实只反应了一个事实。从细分语种上来说,古代文言文虽然有数千年历史,可是现代白话文却是新生语种,而且是缺乏细节规则缜密定义的新生语种。

    其实语言说起来复杂,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拍脑袋的产物,比如说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区分,都是近现代定义,明清小说的地得不分,其背后规矩并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在《康熙字典》中关于“的”的用法是这样表述的:宋代以前语气助词“的”都写作“底”,比如“小的”宋前作“小底”,两晋南北朝的小黄门,又称黄门小底。“的”的助词用法也是自元杂剧开始出现的。但既然现代汉语立了规矩,那我们就可以使用,的地得对于现在汉语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现代汉语关于细节定义的正面例子。

    可是任何一个简单规定,一旦入了教科书,这种基本概念的洗脑力非常强大,会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认知,很难抹去。比如先秦姓氏为何在今日屡用屡错?因为教科书从来都没有正确引导过这个问题,哪怕只是花三两句给个概念。除了教科书,国内现在那些不讲出典的网络百科,都只会成为传播刻板印象的工具,而并不是可用的文献索引工具。

    没有文艺复兴和自省的精神,不足以让中华语言完善和重生,更不足以让中华文化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现在脚踏实地地在做中华语言研究,为现代汉语完善做研究做定义的“有为”学者,太缺乏了。教育部门对于于细枝末节的东西倒是一直在修改,比如叠词读法,个别字词的注音。研究这些有用吗?不如立个规矩出来,以哪本字数为蓝本,重修现代标准音,古音是否应该并存,何时可以并存?为什么莘莘学子从古音,将进酒从半吊子假古文,石径斜又变成了现代音,搞得每个个例都是各走各的规矩。没有规矩,自然不会有权威,正统的解答。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