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是曹操在几年后叹息之下作出的诗,感叹生灵涂炭、民生多艰。
事实上自五年前,巨鹿郡的那位大贤良师举旗造反开始,东汉王朝那虚假的繁荣就被彻底撕碎。虽然还不到几年后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惨状,但白骨露於野却是屡见不鲜,正如李澈一行人路上所见。
而雒阳城外的状况相对来说要好上不少,每天各大关隘放入的难民事实上是有数的,毕竟是都城外,不加节制的放难民接近,万一里面再蹦出一个“苍天已死”怎么办?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不管张角是抱着怎样的想法起事,客观上他还是让贵戚们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
黄巾之乱虽然不过一年便告平定,但各地此起彼伏的黄巾余部却无时无刻不提醒着王侯们,民众已经不再是牛羊了。
故而公卿们虽然背地里痛骂何进“假仁假义”,放难民进关,但还是不得不对难民加以安抚。
再加上何进带头,满朝公卿也都还要点脸,也就割肉般的拿出部分家财做些善事。难民们虽然饥肠辘辘,终归是勉强能活着。而出现死者也会有人专门拖去埋了,不至于出现白骨露於野的场景。
只是衣不蔽体、皮包骨头的难民仍然群聚郊外,幕天席地的躺在地上,也不是什么令人欣慰的场景。
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面色饥黄,头发脏而散乱,皮包骨头的身体上散散的披着几根布条,一条稍宽些的麻布系在腰上,脚上也没有鞋子,这就是他全身的衣物了。
他此时正跪在一名中年人身边,眼睛通红,身子不住的颤抖,表情有悲伤、也有恐惧。
中年人已经奄奄一息了,虚弱的连眼睛都睁不开,看样子本是一个颇为壮实的男子,却生生因为饥饿与疾病变成了这般模样。他颤巍巍的抬起手想抚摸少年的脸庞,却连这点力气都使不出来了,手臂只是微微离地就再也无法抬高半分。
少年见状连忙趴在地上,把自己的脸贴了上去,中年人似乎想笑,使劲弯起了嘴角。
正在这时,一阵敲锣声传来,如同死尸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难民们仿佛一下活了过来,顺手抄起自己脸边的碗就往声源处跑去。
然而没人出声,一声不发的情景配合上铺天盖地的难民移动,着实令人恐慌。
少年面上也露出喜悦的表情,拿起两个碗就要跟上队伍,却又迟疑的望了望中年人,中年人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少年一咬牙,还是跟上了队伍。
……
何进作为大将军,其府上搭建的粥棚共有五座,紧邻皇家搭建的九座粥棚。而荀氏的粥棚却比较偏远,毕竟雒阳不是荀氏根据地,如今的荀氏也没几个在雒阳的高官。
不过却正方便了荀彧与荀攸观察刘备,因为刘备托曹操搭建的粥棚处在最边缘,离荀氏的粥棚不远。
随后二人便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朝中新贵,秩六百石的刘议郎并没有进入粥棚,而是穿着一身破烂的粗布麻衣,脸上拍满灰尘,挤在难民中排队。
正值季夏时分,雒阳的天气依然炎热,此时虽是申时,但余温未散。莫说挤在难民中,哪怕只是离了这凉棚,二荀就会一阵不适。
“他……这是?”荀彧略有些困惑,他深居简出,却是没怎么见过这般情形。
荀攸倒是心下了然,解释道:“这是为了检查施粥者有没有克扣粮食,若是直接进入粥棚,很有可能会遭受蒙蔽,刘玄德并非清谈士人,倒是颇知这些门道。”
荀彧顿时恍然,面色复杂的道:“公达所言‘高祖之风’,诚不虚也。”
“承平百余年,都忘了暴秦因何而亡、高祖因何而王。刘氏后裔能出此人,倒是天意不绝炎汉啊。”荀攸闭目叹息道。
“公达也认为朝廷已经无药可救了?”
荀攸冷笑一声,悠悠道:“若只是朝廷烂了,尚还有药可医,如今天下皆已丧乱,疾已入骨髓,便是留侯复生,又能如何?”
荀彧感伤道:“同为汉室宗亲,一人迷信谶纬之言,为一己之私妄开州牧大权;一人却效高祖故事,仁而爱民,差距何其之大也。”
“刘君郎,鼠辈耳!自三皇五帝以来,何曾有靠谶纬之言而成就王霸之业者?霸业的关键就在那里,然而鼠辈蝇营狗苟,对此不以为然,终有败亡之日!”荀攸一脸不屑的说道。
刘君郎,即益州牧刘焉。此公见天下大乱,意图跑去交州割据以求自全,于是在去年上书灵帝,选清名重臣以为州牧,镇安方夏。后来听信方士谶纬之言,认为益州有天子气,于是又上书请为益州牧,此事后来传开,刘焉一时成为笑柄。
州牧秩两千石,位在郡守之上,其拥有名正言顺的管理所属各郡军政的权力,与刺史完全不同,刘焉为一己之私开州牧之端,事实上是在汉王朝这座已经到处漏风的破房子上又踹了一脚,再思及他为宗室,更是令人耻笑。
荀彧再看看前面的刘备,被难民挤压也没有丝毫不悦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这刘玄德确实不一样,有吞吐天地之志、仁恕爱民之心,然而其才能如何?”
“对于人主而言,这重要吗?”荀攸反问道。
荀彧一时失语,确实,人主之强在于驾驭群贤,而不在智谋高低。
就像高祖所言,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他不如萧何。然而他能驾驭三人,故能得天下。
“其人度量如何,看来彧也无需问了。”荀彧忽的一笑,只见那边队伍发生拥挤,刘备一时没有站稳,被难民挤了出去,混乱中还挨了两脚,其不惊不怒,也没叫卫士拿人。只是拍拍身上灰尘,然后又硬生生挤了回去。
二人见刘备这般模样,不由得相顾而笑。
荀攸笑问道:“小叔父觉得此人如何?”
“一身游侠之气,争强好胜,无君子之礼,无君子之仪,无君子之自重。”荀彧先是一通批判,继而笑道:“有君子之仁,君子之度,足矣。”
“可愿随之?”
荀彧低头沉吟了片刻,还是摇摇头道:“不够,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彧奉其为主。公达,若你未与他定下约定,彧或许会与他一见如故。但如今若是彧再奉其为主,那便不是你我二人之事了,对于如今的他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荀攸轻轻颔首,他知道荀彧所言没错。只是一人还好,若荀氏五子中的前两人都追随刘备,便代表了荀氏一大半的力量支持刘备,甚至还有颍川大大小小的家族。刘备还没资格让荀氏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且静观,天下乱局不远,刘玄德是龙腾九天还是鱼戏浅水,到时便知。攸可是很想与小叔父共事啊。”荀攸笑吟吟的说道。
“若他真能乘势而起,彧自然会追随于他。”
……
刘备感觉很疑惑,事实上雒阳城外的难民在粥棚排队这件事上是很守规矩的。
一则何进此人确实有仁念,雒阳内的巨户大族也多,虽只一天一餐,但却绝对能供应到每个来领取的人。分量也足够支撑难民活下去。
二则管理严苛,但有闹事者必然严惩不贷,方才若是被挤出去的是其他难民,只需大声呼喊,自然有卫兵前来拿人,长此下来粥棚前的队伍是比较井井有条的。
而自己方才竟然被人撞出了队伍,他这样排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是第一次遇到人不守规矩,顿时起了好奇之心。加之游侠脾气发作,也不叫卫兵,仅凭自己的力量又挤了回去。
刚回到队伍,扭头看了眼身后那人,却见是一名少年,身高大约六尺八分,比自己略矮一些,面黄肌瘦,体格瘦小,方才的力气却是不小了。
正待开口,却听见那少年轻声道:“你不是逃难的,出去!”
刘备一阵讶异,他假冒难民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被人看出来了,心里一阵好奇,脚步不停的跟上队伍,也压低声音道:“俺咋就不是难民了?你坏了规矩,俺要去告诉官兵!”
“你去啊,看看官兵来了会拿谁是问。”少年却是丝毫不惧,冷声回道。
刘备一阵哭笑不得,官兵来了难道还能拿自己这个六百石?随即又看了看少年,低声道:“你咋拿了两个碗,一人只能一碗饭,这可是规矩。”
“不用你管!你出去,要么就到后面去,否则我就揭穿你。”
“你告诉我原因,我帮你带一碗。”刘备见这少年谈吐不似平民,愈发好奇了,索性也不掩饰,直接提出条件。
少年眼睛一亮,咬着牙思索了一会儿,颤声道:“我爹爹不行了,他…他没有力气来拿粥。”
刘备目光顿时黯淡了下来,低声道:“我知道了,我帮你带一碗,你带我去看看你爹爹。”
少年心里还有些怀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他知道刘备所言不差,一个人一碗,这是铁规,他带了两个碗是准备跪在地上求恳的。会来这座粥棚也是因为偶然听见其他人说这里的人最心善,粥的分量最足。
现在只能相信面前这个冒充难民的奸猾之人了。
待到打完粥,看见刘备站在外面等他,少年顿时舒了一口气,脚步都轻快了些许,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走到刘备面前,低声道:“对不起,我……我错怪你了。”
“不妨事,我本就是冒充的,你也没有做错什么。带我去见你爹爹吧。”刘备轻轻摇头,也没有怪责什么。
“嗯!”少年重重点了点头,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我姓孙,名叫孙衎,还没有加冠,爹爹没有赐字。”
“我叫刘备,字玄德。”
……
刘备用力托着中年人的背,孙衎慢慢的给他喂粥,然而却不见起色,中年人依然虚弱无力、奄奄一息。
孙衎的脸色愈发焦急,身体不住的颤抖,只是强行控制住手臂才没有打翻粥碗。刘备一阵皱眉,这中年人明显是因为饥饿过度,身体虚弱而染了风寒,倒是不算太严重,但在城外这样露天住下去,熬不过两天。
但内城也不是他能随便带人进去的,区区一个六百石议郎,若非何进关照,卢植、曹操、李澈三方面子足够,他都没资格住在内城里面。
而家财早已散尽,也没有资财在郭区置房产安放这二人,再说能救得了这两人,雒阳外数千难民呢?天下数以百万的难民呢?每每遇到这种事,刘备都会痛恨自己的无力,没有办法拯救他们。
正当刘备难受不已的时候,一道声音仿佛天籁般响起:“阿大、阿二,把这病人搬上后面的车,带进东郭找医工治治。”
刘备惊喜的循声望去,却见两辆马车不知何时停在了数十步外,一身儒袍的荀攸走了过来,身后跟了两名车夫,四名卫士。路上的难民纷纷避让开来。
“公达何以在此?”刘备惊喜的问道。
“攸若不在,刘君今日恐怕要潸然泪下了吧。早间何等雄姿英发,如今却又如此小儿女态,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你呢?”荀攸悠悠然说道。
见车夫过来抬起中年人,孙衎一时有些茫然和警惕,不由自主的望向刘备,见刘备轻轻颔首,再看看中年人越发虚弱的样子,最后还是不舍的松手了。
刘备也顿时松了口气,苦笑道:“屈子能哀民生之多艰,备何以不能悲从心起,潸然泪下?”
“能逞口舌之利,刘君心绪恢复起来倒是挺快的。”
“备,多谢荀君援手之德。”刘备也不跟荀攸斗嘴,肃容而立,郑重一揖谢道。
荀攸坦然受了一礼,继而说道:“天色不早了,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刘君还是早些回府吧。这少年的父亲待病愈之后我会带回府上,府内恰好缺了一个车夫,至于这少年……若刘君有意收留,可坐攸的马车入城便是。”
刘备再次深深一揖,孙衎却是泪流满面,直接跪在地上对着荀攸和刘备叩首。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