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宋瑜让沈三郎去问了张勇一声,张勇马上就到了后院来。
和宋瑜交流之后,得知就是做最简单的大灶,又看了看厨房的空地,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这个简单,青砖早上已经拉来了,就在我家院子里放着,前厅的明档台子明日才能上青砖,等会儿就先过来垒灶台吧,一个时辰就成。晚上烧个火,正好明儿你们蒸包子就能用上了。
张勇设想周到,宋瑜自然欣喜的答应。
她说:;垒大灶需要多少银钱,回头与前厅的一并给你吧。
;垒大灶简单,邻里邻居叫个人都会,这还要啥钱,那青砖本也有富余,如今用几块也不打紧,银钱啥的就算了。
宋瑜:;这可不成,一码归一码,总不能让张师傅白忙。
;沈娘子,真不用了。张勇挠挠头,不好意思的道:;兄弟们的伙食已经很让沈娘子破费了,再不能收沈娘子的钱了。
宋瑜无奈,好说歹说张勇都不愿意,再说两句,张勇就跑出去干活去了。
不得不说,可能是现代和古代存在的千年差距,宋瑜还是真的很少见到这样的人。
若是放在现代,真的有人该要的钱不要,她都会怀疑对方是不是有更大的目的。
回头和李氏说了一声,李氏见怪不怪道:;这有啥,咱们家那些大包子,大肥肉的可着他们的饭量吃,他肯定不好意思再要两个大灶的钱。
宋瑜:是我想得太多了。
李氏见她似乎有些茫然,笑了笑:;邻里之间有来有往的,这也没啥,你要觉着不大好,晚上等他们走的时候,一人给装半斤卤菜,再带个卤蛋回去,就够他们高兴地。
宋瑜眼睛一亮,李氏又赶紧叮嘱道:;不过肉菜就不要给了,大方过了头,外面都是要说的,咱家这两天本来就有点儿扎眼了,慢慢来。
李氏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舍不得那能卖几十文一斤的肉食的。
宋瑜颔首,在这个世界的为人处世这方面,她需要和李氏多学学呢。
下晌不多大会儿,张勇就叫了个人一起运了一车子的青砖来。
宋瑜和李氏将厨房收拾了一下,东西挪动一番,不过一个时辰,两个大灶就垒好了。
;里面添个柴,烧到晚上就能用了。张勇擦了擦汗说。
宋瑜赶紧道了谢。
张勇摆摆手,从厨房出去的时候见李氏在院子里洗肥肠,忍不住的惊道:;昨个儿就听老张头说沈嫂子家卖的卤味里面有猪大肠,我还当是听错了,合着真是这东西啊?
李氏:;别瞧着埋汰,处理干净了味道可是极好,吃着可不比肉差呢。
张勇笑:;那定是沈嫂子洗得干净,沈娘子手艺好。
晚上,宋瑜蒸了一锅馒头,白面、玉米面和高粱面做的三合面馒头,粗粮细做,喧软香甜。
天落了黑,按理说,张勇等人要吃了饭赶回家的。
但这会儿宋瑜店里也到了卖卤味的时间,都有人上门来询问了。
;东西收拾好我去前面卖,三郎照顾着你张叔他们,瑜娘再炒几个菜,耀哥儿和蓉姐儿帮忙给嫂子打下手。李氏一顿安排,所有人都没闲着。
宋瑜:;娘,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前面吧,张叔他们不是觉着咱们的饭菜不错吗,要不给他们装些馒头和卤菜回去吃吧,正好也能让家里人也尝尝。
沈珺:;可行。
李氏也觉得那几个人应当会同意的,不过还是要去问问。
李氏到前院,将宋瑜的打算说出来,张勇等人的眼睛都亮了。
有个年轻的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原想着等会儿厚颜和婶子买点卤味给我家娘子尝尝呢,不想婶子如此周到,处处为咱们着想。
张勇也腼腆道:;这实在是……,我们着连吃带拿的,怪麻烦嫂子的。
;不妨事不妨事,我们也是图方面些,正好也让几个弟妹尝尝鲜。
如此,这几日的晚餐都这么定下来了。
他们天色落黑就走,也带着沈家准备好的晚饭,油水十足的晚饭每每拿回去给家里加餐,都大受欢迎,几个人的家人也都在背后说沈家做事儿厚道。
张勇的妻子吃着张勇带回来的肥肠,不停的说:;我听说她家这个卤肥肠每晚就一盆,卖的老贵了,比肘子肉都贵,可偏生还不够卖的。这金贵玩意儿都舍得让你们拿回来,沈嫂子这做人,真是没的说的。
张勇低声:;出去别瞎咋呼,估摸着也就咱家这份有,听虎子他们几个说的,都是些素菜鸡蛋啥的,你可别给说漏了嘴。
;我是那不清醒的人吗,你忒小看人。张勇媳妇瞪了他一眼,又嘀咕:;那素菜都得十几文钱一斤呢,都是好东西。
张勇没说话,她媳妇又道:;我瞧着啊,照着沈家新进的那个娘子的手艺,这么个小食肆铺子可困不住她,往后指不定还得开馒头铺,卤菜铺呢,你给人好好做,日后有活计还能找你干。
张勇自然应了一声,他媳妇就是吃了点儿他带回来的包子馒头卤菜啥的,才有此一说,但他可是吃过宋瑜做的那些炒菜的,修整铺子几日,日日饭食不重样,那是做什么都行的手艺,日后指不定开的是酒楼呢。
当年沈家老爷子,不就是因着一手厨艺发家的吗?
宋瑜还不知道已经有人对她的未来开始展望了,她正计划着明日如何重新开业的事儿呢。
今日前厅修整完了,多加了一个明档的窗口,卖包子可以直接从里面递出来,省的大冷的天李氏还要在外面,还得担心包子冷了。
除此之外,宋瑜是想再加一个汤的。
他们现在早上的包子,码头的工人是最早买的,一般不会停留,买了包子就走,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左近十八巷子开店的人,手里有两个闲钱,不嫌他们家包子贵,每日早上开店前过来买点,偶尔也有埋怨她家只有包子没有粥之类的。
还有就是在家里照顾孩子的老人和妇人以及住得远的晨间来东街买东西的人,这些人,前者可以带着碗打汤粥,后者有时间坐在店里吃。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