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明朝皇帝们的小日子,那可真是悠哉的很啊,朝政有内阁司礼监协调处理,除了必须亲自决断的大事,才会呈上御前,而且也会写清楚解决的方案。
朱由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权衡好利弊,看看是批还是不批,若是有实在决定不了的,那就留中,等朝会的时候再集思广益。
在这样便利的条件下,不过一个时辰,那些堆积起来的奏折,就让朱由检解决完了。
伸了个懒腰,瞅了眼外面已经黑下来的天色,还有大殿内那点燃的烛火,朱由检打了个哈欠,秉承着事情不是一天做完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思想,便施施然的上床睡觉了。
明日便是十天一次的大朝会,朱由检还打算借着这个机会,给满朝文武还有天下百姓,抛出一颗大□□,狠狠刷一下自己的威望名声,自然是要养足了精神才是。
明朝的皇帝并非是每日都要上朝的,循规蹈矩一些的,便是三天一次小朝会,十天一次大朝会。
勤奋一些的,便如原身,历史上记载的崇祯皇帝,几乎每日都会上朝,那辛劳程度,励精图治的决心,也就只有其先祖朱八八能比得上了。
当然不管是哪朝哪代,都缺少不了那种叛逆的,明朝也同样如此,就比如原身的皇爷爷,著名的万历皇帝,与朝臣怄气之下,硬生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决不上朝。
不过不得不说,人家也是厉害,就算是不上朝,也能牢牢的把朝政大权握在自己手中,几十年了硬生生没出过什么问题。
朱由检觉得若是他有这种本事和条件,那他估计也不会选择上朝,起得早不说,礼仪规矩还极为繁琐,根本就处理不了几件政事,平白的浪费人力物力。
可惜啊,这人与人是不能比的,皇帝与皇帝也是不能比的,朱由检自认没有他皇爷爷那份本事,也只能是乖乖的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
打着哈欠,眯着眼睛,任由宫女们给他穿衣服洗漱,朱由检把自己收拾好了以后,也没有吃饭的胃口,直接坐上龙撵便往朝堂去了。
在大太监王安的唱和声中,朱由检大步走到龙椅前坐下,俯视着下方跪了一地,山呼万岁的群臣,原本平静的心情忽然激动起来。
皇帝啊,原本朱由检对这个位置还没有太大的感觉,可当他真的身着龙袍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群臣。
望着那些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却在自己面前俯首,甚至可以一言决其生死之时,他才切实的感受到这其中所隐藏着的分量。
虽然现在的朝中有着这样那样的隐患,关外还有满清鞑子虎视眈眈,朱由检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掌握九州四海,亿万庶民。
可他今年不过才十六岁啊,乃是真真正正的少年天子,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相比于那些被权臣把持朝政,需要卧薪尝胆的皇帝,他何其幸运。
而且他的脑子里还有着后世对于明朝的种种记载,知道将来一些要发生的大事,知道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有着这样上天赋予的优势,若还畏畏缩缩,岂不是辜负了这一番穿越。
双手握紧了两侧镶有金龙的扶手,望着底下已经站起身,手拿条陈的文武百官,朱由检心中忽然升起了万丈豪情,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万丈高楼平地起,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一步的走,朱由检虽决心要改变大明的命运,但他仍旧知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在朱由检的眼神示意下,王安也不给群臣上奏的机会,直接拿出手中那份明黄色的圣旨,便扯着嗓子大声的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继位大统;以微渺之身,得承宗庙,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朕年少,不识上古贤王治世之妙,然朕常闻,古之圣王治世,民不加赋,而海内用足丰饶,朕虽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门诸卿有司,即日起,有明一朝,永不加赋!”
朱由检这个重磅□□一抛出来,顿时把所有大臣都给搞蒙了,面面相窥之下,两眼都有些迷离,被震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这还是好的,是那些理智型大臣的表现,像是那些感性的,有许多理想和明君思想抱负的大臣,这会已经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脸涨得通红不说,泪水都快流下来了。
永不加赋啊!多好的仁政啊!
三皇五帝,谁提过,唐宗宋祖,谁又喊过?
这才是真正的仁君圣主啊。
要知道,古代的赋税虽然总是放在一起说,但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税收走得是国库,用于国防开支,衙门开支以及朝中各种政事。
而赋则是走得皇帝的私库,用来修缮宫殿,供给皇宫用度,简单直白点说,那就是给皇帝们吃喝玩乐的。
朱由检现在下得这道圣旨,那就是剥夺了自己将来提高衣食用度的可能,所以,这些大臣才会如此激动,老泪纵横感慨自己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仁君。
但其实,这些人不过是脑子一热,被朱由检这喊得响亮的口号给弄蒙了而已,其实早在先祖朱元璋的时期,这赋的征收额度就已经被他老人家给限制了。
按照现在赋的征收额度,除非朱由检违背他先祖定下来的遗命,要不然也是不可能提升的了,所以说,他现在不过是讨了个巧,把他老祖宗已经做了的事情给大声的喊出来罢了。
但事实证明,有的时候,光闷头做事那是没有用的,这条早几百年前就被朱八八做了的事情,在那时压根就没有引起一点反应。
反倒是现在,被朱由检把口号这么一喊,姿态这么一摆,他这位刚刚继位没多久的小皇帝,便成了德比三功,功过五帝的盖世仁君了,还有了第一票脑残粉。
望着底下不断出列跪在地上,为他歌功颂德,一个个是眼泪鼻涕一起流的大臣,朱由检得意的同时,也是觉得这画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实在是太容易让人膨胀了。
在站着的朝臣中搜寻了一下,给昨日刚刚提拔上来的李明睿使了个眼色,后者顿时会意的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仁德,泽被苍生,请奉诏书,宣布天下,使天下皆知陛下仁厚爱民之意!”
李明睿这话一出,原本站在那里正静静思考,已经从一开始的震撼中回过味来,觉出了些许不对的那些阁老们,也只能是放下心中那点小心思,跟着众臣一起跪地奏请。
不管小皇帝这道圣旨,是耍了多大的滑头,占了多大的便宜,但这世上,像是他们这样清醒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是看不出来的,可以想见,此事一旦传出,皇帝的威望在民间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能坐上阁老之位的都不是蠢人,他们可不想现在跳出来碍了皇帝的眼。
明朝的这些皇帝,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报仇都不待隔夜的,虽然不凡有些大臣以挨庭仗为荣,但那都是小官为博上位之举。
真正有身份地位的,谁愿意被摁在地上,噼里啪啦的就是一顿板子啊,身体受不受得了暂且不说,只是面子上那他就过不去啊。
朱由检也不是那种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人,见众臣都这么郑重的求肯了,当即也甚是惜字如金的道了一字可,尽量的掩饰住了自己眉眼间的得意,努力让自己变得严肃一些。
实则心里面早就已经乐开了花,来自后世的朱由检,可远比下面这些大臣要更清楚,这永不加赋的威力有多大,君不见,满清鞑子这道圣旨一出,引来了多少百姓的感恩戴德。
要知道,那甚至是在什么嘉定三屠,杭州七日,剃发令使得汉族子民血流成河的情况下啊,饶是如此,尚能引来老百姓的感动,更何况是如今呢。
有了这个诏令打底,只要朱由检以后能保证国库的银子,够将来的救灾之用,让老百姓勉强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那他就不用担心什么李自成一流了。
保证没有多少百姓会跟其冒着杀头大罪造反,就算是赈灾不及时,粮食被贪官给吞了,他们也会想方设法的去告御状,而不是想方设法的造反。
老百姓求的是什么,不过就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现在难得出了个永不加赋的仁君,这么好的皇帝,那怎么能够造他的反呢。
就算是朝廷一时间出了什么不好的错误,那也一定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做的,我们要相信皇帝,只要让皇上知道了,那仁慈的皇上就一定会为我们做主的。
朱由检现在想向那些老百姓灌输的就是这个念头,皇帝是仁慈的是好的,就算是朝廷有什么不好的举措,那也是皇帝受人蒙骗了。
你们只要想办法向皇帝揭发,那一切就会得到解决,造反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当然,想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只永不加赋这一条还是不够的,不过朱由检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把这个观念灌输下去,并且深深的根植在那些百姓的意识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