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同众位姑娘正听戏听地入神,就见一穿红袄扎红绳的丫鬟捧了个铜胎掐丝五福珐琅碗进来,先祝了一声寿,后脆生生地喊道:
“林姑娘,这是老太太特意吩咐后厨房做的,叫做‘延生龙福面’。据说有滋阴润燥、调和脾胃之效呢。”
黛玉笑着道:“那就放在我面前吧。”
紫鹃听了忙上前去搭一把手,接过那碗长寿面,放在了黛玉跟前。一旁的婆子极有眼色地递上两根镶金嵌玉的乌木筷子来。
这“延生龙福面”即是平常人们所说的长寿面,乃是取上好的猪大排熬汤,直至骨汤香浓,后加入茶树菇、菠菜、陈皮、白芷等食材,调味去腥、精心熬制。
黛玉吃了一口后,用帕子压了压嘴角,转头对紫鹃道:“果然极鲜美,紫鹃,赏。”
紫鹃浅浅福身领命而去,自内室拿了装金银锞子的荷包出来,下阶亲自赏给了那丫鬟。
待一折《桃花扇》唱完后,黛玉将戏本子推到了宝钗手边,她道:“宝姐姐也点上一出吧。”
宝钗摇了摇头推让道:“今日是妹妹你的生辰,还是点你自个喜欢的戏来看吧。”
黛玉却抿嘴笑着道:“姐姐怎么同我这般见外。”
还是探春拿了戏本子道:“我来点吧,我点的戏,保证你们都不曾听过。”只见她翻了整本才终在一处小角落上找到了。
“我要点的,乃是《连环计》。”
惜春捧着脸好奇道:“连环计是个什么东西?”
宝钗道:“这出戏我却有所耳闻,讲的可是王司徒、吕布同貂蝉的故事?貂蝉甘愿为司徒义女,凤仪亭一见吕布倾心,后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诛杀董贼、官拜温侯,还江山一片安宁。”
“千古凤仪成绝剧,连环妙计巧周旋,说的就是此剧了。”
探春笑道:“宝姐姐真是无书不知,只是我原是想卖个关子,如今叫姐姐戳破,却是不美。宝姐姐……还当满饮此杯!”说着,她便起身斟了一杯酒要宝钗喝。
宝钗推辞不过就端了酒盏饮下,一时两颊绯红,她道:“你们瞧瞧,我不过点出戏文的大概,她就逮着机会要灌我酒。”
迎春道:“她啊……如今是说不得,我们且看戏吧。”
探春上前玩笑道:“姐姐可是还要再饮一盏?”说着将酒杯递到宝钗唇边,被后者避开。
宝钗拉住了探春的手腕道:“还是正经看妹妹点的戏吧,如此精挑细选,辞藻曲调定是不错的。”
只见台上扮温侯的小戏子身着白裳绣三爪龙纹的戏服,背上插四根令旗,头上另有两根长长的凤翎子,双手端袍在台上那么走一遭,真是好不威风。
小旦貂蝉则是一身桃红色小圆立领绣花对襟,外加一枝子花纹样霞帔,正朱唇微启唱道:“哀哉,汉室将倾,非人力可挽。”
她挽了个花,莲步轻移,同吕布一人站在戏台一端,又接着唱道:“吁嗟炎汉兮末运否,奸臣弄权兮干戈起。吕布骁勇兮为爪牙,虎牢一战兮众皆靡……”
众人听她竟要舍身饲虎,入董贼的太师府施展连环计不由得感叹道:“果真乃奇女子。”
黛玉亦道:“古往今来多将绝色女子视作红颜祸水,不曾想九州崩裂、社稷将倾之时,这些个柔弱女子竟也铁骨铮铮,不比男儿逊色多少。”
“貂蝉敢舍身入相府,借吕布之力刺杀董卓,除去汉室心头大患;李香君宁赴死也不愿委身嫁给漕抚田仰,血溅桃花扇,始终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
她缓缓道:“这……两出,都是好戏。紫鹃,赏。”
紫鹃领命捧了一大把铜线来,让内院闲着看戏的小丫鬟们抓了几把撒上戏台,霎时间只闻铜钱撞地所发出的“咚咚”脆响,一旁看着的戏班子班主那是喜笑颜开,不住地躬身作揖谢恩。
探春见黛玉神色微戚,悄声安慰道:“林姐姐,那些情节都是戏文里写的,当不得真,为这些个伤心,这戏看的可就是不值当了。”
宝钗也道:“如今海清河晏、八方来朝,吏治一片清明,已不是汉末群雄逐鹿的乱状了。”
一折戏终,迎春又点了出《白袍记》,说的乃是高丽之战,唐朝名将薛仁贵救唐太宗于危难之中的故事,皆大欢喜的结局逗乐了众人,方一扫适才颓唐的气氛。
众人用了饭又看完了戏,已是日头西垂,橙红色的余晖透过薄薄云絮洒在庭院内,直暖地叫万物都化了开来。
探春犯了困意,侧身悄悄打了个哈气,又给贴身丫鬟侍书一个眼色,侍书便心领神会地取来旧日探春作的两件针线活——其中一件乃是一方用心绣的帕子,上头两只蓝身白腹、凹尾短喙的雨燕栩栩如生。
迎春同宝钗送上的生日之仪也俱是绣品,宝钗的要更为出奇精致些,乃是一枚绣了八宝吉祥纹的香囊;惜春则是一张精心绘制的春日踏青图,颇有些“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味道在。
待散了席,众人皆回了自己的院子,独晴雯不曾离开,站在下首倒似有话要说。
黛玉见状忆起宝玉旧日“写信”之语,便把她招上前来问何事。
晴雯道:“姑娘,昨日二爷来了家信,随行的小厮却托内院侍候嘴又严的婆子私下给我送来一木盒并一封二爷亲笔写的短信,说是让我把这木盒交给姑娘呢。”说着,她将木盒小心地递了上来。
黛玉接过一瞧,却是一嵌白玉木雕首饰盒,上头的锁扣刻成梅花纹饰,轻轻一拨弄,便打开了:里头摆着一件玉石雕的点翠海棠花纹头花,流光溢彩、不似凡品。
身旁的紫鹃抬眼瞧见了也是倒吸一口气,她小声道:“姑娘……”
首饰下另压了一张巴掌大的淡绿色花笺,镌着游鱼戏莲纹,黛玉小心抽出,上头却是写着“不日华诞,遥叩芳辰”八个字,再无多余。
见字如面,她不觉嫣然一笑。
虽只有短短八个字,黛玉却好似收到了什么不可说的珍贵之物,她让紫鹃莫要声张,只将宝玉送来的首饰盒锁进柜中,并不拿出来招摇,反而是将那张小笺夹进了自己常读的书中,不时拿出来赏看一番。
-
入了二月,县试在即,宝玉这几日皆在家中苦读,偶得闲暇,算了算日子在心中暗道:林妹妹多半已收到了自己所赠之物。
在季先生的关照下,他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月前已向县属的礼房报了名,又填了亲供。
那收履历的小吏见上头写的“荣国公云云”的名头,虽面色庄肃,还是露出点讶然的意思,似是在奇怪这等勋贵之后不留在京城入太学读书,平白跑到金陵作甚么。
至于五童生互结、廪生具保之事则不需宝玉操心,已依仗季先生多年的人脉办妥了。
二月十五,县试第一场开考。
天蒙蒙亮,金和顺便套了马车,又将手炉、脚炉等暖身的物件一同搬上车,宝玉在正屋用了点易消化的吃食,再饮了几口热茶,便上了马车赶赴考场。
越往考场走,路边的马车、驴车便越多,还有徒步走来的应考考生,人潮拥挤却是安安静静,皆挤在考棚外头等着。
季先生早就来了,他见宝玉下了马车慢悠悠地走来,手里揣着手炉,身旁还有书童小厮帮忙提着考篮,不由叹气道:“你倒是不急。”
宝玉笑道:“急有何用,左右这进场顺序乃是根据那吏员唱名的先后来。季先生在这寒风中站了许久,可要用一盏热茶?”
季先生见宝玉两颊红润,面上犹带笑,丝毫不慌,反观自己站在寒风中冻了大半个时辰,面庞青白,心道:看来这真是个心大的。
待季先生在宝玉的劝说下用了一盏茶,身子暖和了一点,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方才唱到贾宝玉的名字。
茗烟将手上的考篮递给了贾宝玉,里头装着文房四宝同一些软糯不费口的糕点,不是很重。
茗烟怯道:“二爷……”
宝玉拍了拍他的肩道:“莫要担心,我好歹读了这么多书呢。”
季先生领着和宝玉一同结保的其余四位童生走到龙门前,两名青衫小吏正站在门口检查过往考生的衣裳鞋袜,防止携带抄写纸张进入考场。
那小吏瞥了一眼递过来的亲供书,手上的动作不自觉放轻了些,人也和善道:“公子还请自行脱了衣裳鞋袜。”
宝玉照做,又递上考篮让那人细细查看了,才被放入内。一旁季先生也在“廪生唱保”之时确认了五位童生的身份。
进场后,又有一小吏过来指引,将宝玉带领至中堂大厅,宝玉自帘外官手中接卷,按照上头的卷号,根据院内立着的纸糊灯牌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
因还有考生入场,故县试题目尚未贴出,此段空白时间乃是留给已入场仍心绪不宁的考生平复心情之用。
宝玉心头倒没有这层顾虑,他安心坐下,从考篮中取出自己用惯了的文房四宝,磨墨润笔,摊平自己方得的答题卷子并两张作草稿纸之用的素纸。
那答卷用红色横线标的整整齐齐,一页共十二行,每行共二十个格子。
宝玉闲着无事就抬头打量起四周的考场,其实只是一座北朝南的简陋棚子,外圈以木栅,内里人坐得满满当当,另有数位立考官在旁一刻不落地盯着他们这些应试的童生。
待所有考生均入场坐定,衙役举着贴了题目的木板在考场内来回走动,叫每一位考生俱看见抄下题目。
宝玉持笔蘸墨,定了心绪,工工整整在草稿纸上抄下题目: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
这道题目乃是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认为管仲此人气量狭小且不知礼,与儒家倡导的节俭知礼背道而驰。
《四书章句》对此早有注解,宝玉心道:看来县令此人果然如林姑父所说,极为偏爱理学,作答不宜偏离程朱二人的立论太远。
第二题则是:“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题目出自《中庸》,意思颇为宏大,指天际无穷,日月星辰、世间万物俱系于其身。此题又证明林如海押中了知县喜清新闲逸、平淡雅纯文风的特质。
两道县试考题,俱与林如海猜的八九不离十,宝玉不由得心下大定。
冷静思考了一会儿破题的角度,他便觉得文思如泉涌,当下便在草稿纸上写了答题的大概,预备着写完后再润色几分就填到卷子上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