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距离那日宝玉到扬州已过去数天,他想着京城府内的贾母同王夫人大约在担心着自己的安危,遂提笔写下一封报平安的家信,托了驿站的官员夹在递送上京的文书中,一齐送了出去。
宝玉初至扬州,林如海又挺喜爱这个侄子,但因这几日忙于盐税征收,人常常不在府中,故特遣人带宝玉出府游玩,领略淮扬之地的秀美景色,也算是略尽地主之谊。
这日用了早饭,周管家套好马车,请宝玉去城外的神隐寺逛逛,因是参拜寺庙的缘故,林黛玉也一同出了门。
-
马车上铺了柔软的淡黄色毯毡,四角系着小小的香袋,靠背处还藏有暗格,内放置樟脑丸、驱虫香、用来提神的小盒子装的薄荷油等。除了这些一些零碎的小物件外,最下面还放了几本薄薄的用来打发时间的志怪小说。
黛玉上车坐下后,解下披风放在一旁,自暗格中翻出一本闲书摊开看了。
宝玉瞧了道:“好妹妹,这马车怪晃的,看什么书啊,仔细眼睛看花了。我们俩说说话吧。”
黛玉遂合上书笑道:“也好,这两本书我都翻烂了,再看也没什么趣。”
宝玉道:“这神隐寺是什么来历?”
黛玉想了会,斟酌着道:“具体什么来历,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翻阅本土的县志,上面粗略记着这神隐寺好像是汉代佛教东传的产物。”
“幼时我曾去看过,占地颇大,内塑有世佛、天将、罗汉等多种漆造像,形态逼真。那罗汉像虽瞧着有些可怖,可佛像却是笑口大张,极慈眉善目的。它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寺庙,因西晋时期,镇吴郡的东海王司马越喜爱释道,大兴土木,一连建了多座佛寺,教化诸胡。”
“故神隐寺也趁势摇身一变,托了心诚则灵的名头,成为了扬州本土有名的佛寺。我们这的百姓是常常去上香参拜的。”
宝玉道:“听着很有趣,那神隐寺附近只有这一座寺庙吗?可还有些别的东西?”
黛玉却是面上有些薄红,迟疑了一会才轻轻道:“还有……一座月老庙。”也是及灵验的,她悄悄在心里补充道。
“月老庙?这我在京城里头倒是不曾听说过,原先只知道月老保佑着男女的姻缘。”宝玉笑着问黛玉:“如今,妹妹是要去……”
黛玉皱着鼻子,脸更红了,忙打断道:“宝玉你胡说什么呢,我……不过是去神隐寺上一柱清香而已。”
她道:“那月老庙也不知是何人何时所立,说不定只是徒有虚名罢了。你再如此打趣我,我便不同你说话了。”
宝玉听了忙作揖赔不是,想着她适才在翻志怪小说,便打算给黛玉说些有意思的传说,他道:“好妹妹,你别恼,我给你说一点有意思的事,你听完了可不许再生气了。”
因今日梳了桃花髻,右侧一缕乌发柔柔贴脸垂下,黛玉侧身坐着,把玩着头发道:“你先说,我听了以后再决定。”她鬓边的一柄点翠穿珠流苏轻轻晃荡,衬的其容颜出众,风流婉约。
宝玉道:“上古时候,蒙水发源于邽山,蒙水里头有一种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着鸟的翅膀,它会发出鸳鸯鸟的叫声。”
他所猜不错,黛玉果然很喜欢玄幻神异一类的传说,才说一半便很快猜出他说的是哪种异兽,她道:“我知道,这是‘蠃鱼’,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便要发水灾了。”
“那我在说个你不曾听过的。”宝玉想了想,开口道:“闽中有座山,叫做庸岭,十分险峻。那山里头有一条大蟒蛇,普通百姓都十分害怕。因这蟒蛇好吃孩童,为保一地平安,当地的官吏就抓穷苦百姓家的孩子用来祭祀蛇妖。”
黛玉听了,面露不忍道:“那些官吏也忒糊涂了,一个个不想着除妖,竟要用人命去填那蛇精的胃口。”
宝玉道:“我也是如此想的。后来那官吏便搜到了李寄的家中,李寄有六个姊妹,她决心装作祭女,杀了蛇妖为百姓除害。她先是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宝剑,又寻了一条会咬蛇的狗,便出发了。”
“至蛇妖洞外,李寄用裹了蜜糖的米麦引蛇出洞,先放狗咬蛇,自己则趁机绕至蛇怪的要害之处,砍了数刀,最终斩杀了蛇妖。”
黛玉听了道:“那李寄真乃奇女子也。为了家中亲人的安危,独自一人斩杀蛇怪……”她有些向往,但似乎是想到了自己孱弱的身子,悄悄地叹了一口气。
半晌,黛玉柔和了眉目道:“宝玉,你这故事很好。这类书,原本连我……也是偷着看呢。”
宝玉笑了,他道:“妹妹忘了,上回子我们一同看《西厢记》,我连这元代杂剧话本都看得,《搜神记》之类的志怪小说就更不在话下了。”
黛玉听了,指着宝玉的脸羞他道:“你还说呢,忘了是谁在书外面套了个‘中庸’的壳子不曾?若是二舅舅随意翻了一看,指不定怎么生气呢。”
宝玉讨好道:“此事只有妹妹一人知,再说了,我藏的好呢,便是袭人也是不知道的。”
黛玉想他屋子里一匣子的话本,遂问宝玉:“你是要考科举的人,怎么喜欢看这类书呢,当心移了性情。”
宝玉答:“哪能如此轻易就移了性情呢,我瞧着妹妹也爱看那志怪奇谈。不过,这书可不是我让小厮去买的,原是我那个喜风月话本的挚友送的。说来倒也奇怪,他一个习武的爷们,平日里不拘小节得很,却偏爱这类书,市面上出了什么新本子,他都要买回去看。”
黛玉听了笑道:“你这朋友也是个奇人,生的五大三粗偏生有颗细腻的女儿心,我原以为你们都喜欢看那些打打杀杀的呢。”
宝玉暗道:可不是嘛,只是这话可不能在冯紫英面前说,他面皮薄,听了定要恼羞成怒打人的。
黛玉撩了帘子瞧外头热闹的街景:“我还记着我上京那会,京城里也是这样的热闹,人多的很。”
宝玉道:“巧得很,那日我也去了寺庙里,还是晚上回府才见到的妹妹。”
黛玉问:“我去了你们家才知道,你的那些姐姐妹妹竟是从来都不出门的。便是舅母、凤姐姐出去烧香还愿也是不带上她们的。”
宝玉:“这我倒不是很清楚,大多都是太太同凤姐姐做主。兴许是太太精力不济,凤姐姐又是个管家的,平常事多一时顾不上也是有的。不过若是哪家下帖子相邀,二妹妹她们应该也是去的。”
-
扬州兴水利,护城河环城而建,更有一条运河自城西而过,时常有贩卖货物的商人乘船而来,带来西域奇香、南海珊瑚等。
城外山峰林立,郁郁葱葱,望之蔚然深秀。自南城门出,过禄桥,顺官道再行半个时辰便可至神隐寺。
官道旁是一大片青中带黄的麦田,隐约可见老农耕于陌上,寻常的妇人同孩童在田间玩耍。处暑已过,气温渐渐凉了下来。
两人正说着话,一路颠簸的马车却缓缓停了下来,只听一个婆子贴窗禀报道:“姑娘,前头有辆车陷在了泥坑里,瞧着像是横梁断了。我看下人们的打扮,好像是徐知州家。”
黛玉道:“快去遣人问问,看车上坐的是谁。”
她对宝玉解释说:“徐府的徐老太爷曾点父亲为县试的案首,如此便承了个座师的名分,这些年也一直有节礼的走动。后来老太爷乞骸骨返乡回了扬州,父亲三年前又被点为巡盐御史,两家人更是亲如一家。”
婆子应下,一会儿又来禀道:“正是徐夫人同徐小姐呢,巧得很,她们也要去神隐寺。”
宝玉听了对黛玉道:“我到外头去骑马吧,原是因不识路才坐了马车,只是被人瞧了也不像样子。”说完,他一撩下摆的袍子,利落跳下马车。
黛玉遂对车外的婆子吩咐道:“如此快请了她们来。”
原本骑马跟在后头的茗烟瞧见宝玉的身影,忙把自己的马让给主子,他道:“二爷怎么下来了,可是这马车坐的不舒坦?”
宝玉道:“不过是坐久了腿脚酸麻。”
-
前些日子老太爷身子不大爽利,徐老太太和儿媳就到城外的神隐寺烧香拜佛,祈祷诸天神佛保佑一家人平安康健。儿子又特意请了回春堂有名的大夫来诊治,几贴药下去老太爷果然一日好过一日,渐渐精神起来,徐老太太瞧了喜在心头,这日特命儿媳去还愿。
扬州这几日秋雨连绵,城内的道路因是石砌的,车轮行在上头还算稳当,可一到城外,那地便泥泞不堪,一路摇摇晃晃颠得人难受,那车夫又是个年轻没经验的,一时不着,竟险些将车赶到了路旁的农田里。
虽两位主子没什么大碍,车轮却陷在了泥坑里,横梁更是断了,一行人寸步难行。
跟过来侍候的粗壮婆子拎着车夫的耳朵不住地叱骂道,还是徐夫人见那车夫不过十五出头的年纪,因着逃荒才被买进府里,身材瘦弱神情怯懦,动了恻隐之心劝道:“算了,还是遣个腿脚快的人回府报声信吧。”
“夫人您是个慈善人,可这小子也太不当心了,要是车翻了可如何是好。”那婆子松了手,啐了车夫一声。
众人正为难着,就见不远处缓缓驶来另一辆车,赶车的仆人仔细瞧了瞧,扬声问道:“可是……徐知州家?”
婆子大喜过望道:“正是!您是?”
“我们老爷是当今的巡盐御史。”跟在后头的青篷小车上下来一个婆子,又问了几句,贴着窗户口禀了主人后,便朝徐夫人这边走来。
“徐太太,车里头坐的是我们老爷的女儿,如今请太太您同徐小姐上车坐呢。”
饶是徐蕴容素来沉稳,此时也不由得展颜道:“是林姐姐!几个月前听人说她去了京城,如今又回来了不曾?”
徐夫人神色柔和,先谢过了前来报信的婆子,随后便领了女儿上了林府的马车。
宝玉远远瞧见了徐府的两位主子在仆从的拥簇下走来,他拉了拉缰绳,有礼地低首垂目,退得更远了。
因马车里有女眷,宝玉遂骑马远远地缀在后头,身边唯一小厮跟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