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月儿没有按时报道,就连王氏也没有出现在小别院,她猜想,肯定是昨天几个小孩子吵架惊动了他们家里的长辈,虽然看着是小事,但其中含义极深,只怕自己的出现已经动摇了这里顽固思想的根基。
两个小时过去,才见石府的一个老妈子匆匆而来,说今天一早族里的几个长辈亲自登门,关着门跟老爷说话,夫人小姐也被两个女性长辈拉着训话,具体说些什么,老妈子听不见,她也是看着时间不早了,这才过来通报一声,还问薛雅清吃什么,她给端过来。
之前的早餐都是月儿带过来的,现在都过了两个小时,薛雅清的确觉得饿了,笑道:“不用了,既然你家老爷夫人没空,那我就当今天放个假,我自己到外边走走,看看有什么吃的顺便吃了再回来。”
“也好,看这样子他们没那么快说完事,”老妈子很热心地介绍着,“安先生,从这往南方向走,过了一条街后就可以看见一家小饭馆,里面主要是卖面和馄饨,味道老好了,也不贵,你可以去尝尝。”
小别院有个小门,可以直接走到外边去,薛雅清来这几天了,由于忙着写教材,一直都没有试过去打开那道门。
“对了,那小饭馆旁边正好是宋寡妇家,小蝶就住在那儿。”
薛雅清眉头一皱:“宋寡妇?”
老妈子解释道:“就是小蝶她娘,她爹五年前死的时候,她还没到一岁,老可怜了。”
“五年前?”薛雅清不由得心中一动。
“是啊,听说那宋当家的不知道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在江城被抓了,后来死在了牢里,连小蝶母女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宋寡妇还真是可怜,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
“那个宋当家的叫什么名字?”
“叫宋浦,对了,安先生,你不是从江城来的吗?知不知道这件事啊?”
没有回答,薛雅清呆呆地,灵魂像是被抽出,只剩下一个躯壳。
还是遇上了宋浦的家人,只是,当初宋浦对她说没有娶妻,原来都是一个谎话。
“安先生?安先生!”见她如此,老妈子觉得很奇怪。
“啊?”薛雅清醒过来,笑道:“我知道了。”
她走出小别院门口,步子竟然有点轻浮,身后传来老妈子的声音,
“安先生,早点回来啊,看这天中午准得又下雨,哎呦,干脆你带把伞……”
薛雅清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自动将老妈子的话屏蔽起来,等老妈子拿了伞来的时候,她已经消失不见。
石府外是一条小路,再往前走约莫百来米便到了街上。
鹤柳镇的街道不像江城那般的热闹,当然也没有这么宽,就是连苍县也比不上,她一身蓝衣黑裙,还有齐肩短发,自然引起了众目。
女人们惊奇于她的落落大方,青春自由,羡慕中带着几分嫉妒与恨,男人们的眼光则是复杂的,有好奇,有好色,也有不屑与愤怒。
薛雅清一心想找到宋寡妇的家,也没在意这么多,按着老妈子描述的路线,果真找到了一家名叫“齐富饭馆”的小饭馆,而挨着小饭馆旁边的是一间平房,此时大门紧闭。
肚子正好打鼓,她便走进饭馆里找位置坐下,叫了一碗馄饨。
店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中等身材的男人,一脸带笑,并没有因为薛雅清相对于这里显得突兀的打扮而有偏见。
薛雅清突然觉得,他有点像江城那面店的老板。
味道没有像老妈子说的那样好,不过到了如今的地步,能够填饱肚子就好,还奢求这么多干嘛?
“小姐,你是打哪儿来的呀?”
店里暂时没有新的食客,老板便走出厨房,坐在旁边的一张桌子旁与薛雅清聊天。
薛雅清笑着回道:“我从江城来的。”
“哟,江城好远的,我年轻时去过一趟,那地方太大了,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拐个弯我都会迷路。”老板哈哈大笑,看得出来是个乐天派。
薛雅清也被他的笑声感染,连日来的疲劳在此时一扫而空。
又聊了几句后,突然在门口的木柱子旁伸出一个小脑袋,怯怯地看着薛雅清,就是不说话。
“小蝶?”薛雅清认出了来人,心中却是多了一种异样的感受。
这就是宋浦的亲生女儿宋小蝶,虽然她的父亲罪恶深重,但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换个角度来说,他的妻女也是无辜的。
薛雅清有点心痛,扬手招呼小蝶:“小蝶,过来呀。”
老板问:“小姐,你认识她?”
“嗯,我在石府时看见过她。”看见小蝶不敢靠近,她便主动走过去拉着小蝶的小手,“到安先生这儿来。”
小蝶是想跟薛雅清接近,但是又不敢,现在被拉着,便自然而然地跟着走进去。
让小蝶坐好,薛雅清笑问道:“你吃过了吗?”
小蝶点点头:“吃过了。”
也是,是薛雅清晚吃早餐了。
“还想吃吗?”
闻言,小蝶没有回答,但也没有摇头,深知小孩子心理的薛雅清笑了,其实她就是想吃,但是不敢明说。
于是,薛雅清向老板又要来了一碗馄饨,刚开始的时候小蝶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被薛雅清叫了几次后,终于放开胆子吃起来,吃得是狼吞虎咽,完全看不出来她已经吃过早餐了。
“哎呀这孩子可怜得很,”老板摇头叹气,“她爹死了,什么也没留下,靠她娘缝缝补补做点针线活拉扯大,有时候她娘忙着干活,她吃也吃不饱饭,闻到我这里的香味,就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吃,好几次了,我看着她可怜,就做了面给她吃。”
薛雅清问道:“可是,她这样的身世怎么会和石府的小姐玩在一起呢?”
“石府的太太看见她母女俩可怜,便将府里的针线活给了她娘做,这样她也跟着去石府,一来二去的,两个小孩子就玩在一起了。”
原来如此,王氏真是个大好人大善人,薛雅清点头道:“那挺好的。”
“可惜呀,”老板来了个大转弯,“人有时候就那么背运,还以为有了这条路,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了,哪料到这宋林氏在一次下雨天走道时滑了一跤,手指掰了一下折了,就算把手指养好了,可惜这手里的活却比不得以前了,就是石府都给她做了,她也是有心无力,以前一天能缝七八件的如今只能缝两三件,动作慢就缝得慢,渐渐地就少人找她干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