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不能去强求太多

    宗四叔先拿了五色裁纸,让元元做几个样品。

    元元之前还真没做过‘寒衣’,好在她这方面还算有天赋,略加试验,便剪出来了。

    加上她能把剪纸的手艺用在‘寒衣’上,难在衣服上剪出各色缕空花式,看着十分精美。

    宗四叔又提醒元元要把衣冠上留位置给人写寄名。

    而且考虑到后面大量制作的便捷,元元虽然给‘寒衣’剪了缕空花式,却没有剪太复杂的图案,女衣多是吉祥花,男衣则配的是鹭鸶。

    除却这两种花纹相对好剪,还因为鹭鸶是六品文官的补子,也有极好的寓意。

    元元大致把自己的想法与宗四叔一说,宗四叔瞬间眼就亮了。

    这谁家不想先人到了地下,还能当官?

    这会虽然还未进五月,但除去寒衣节,七月也有中元节,讲究些的人家,也是要祭祀先人的,这‘寒衣’要运作的好,现在便能卖一波了。

    一张四尺长,三尺宽的整纸,只能做一件大‘寒衣’,或是四件小‘寒衣’。

    五色裁纸要八文钱一张,这大的‘寒衣’一套纸,便要四十文。

    虽然一套五色裁纸,能做四套小‘寒衣’,但这成本也要了十文一套。

    所以宗四叔想卖个好价,跑了几家对比以后,在元元的建议下,他在苏山镇与宣光城,都只挑了一家相对高端的店铺合作,当然对两家都同样许诺,在同一城镇里,不卖第二家。

    这宣光城辖下有五个县城,二十一个镇子。

    其中苏山镇因为情况特殊,虽然是镇子,其实略等于一个县城,直属宣光城管理,其他五个县城下面都各自辖着四个镇子。

    宗四叔盘了盘账,大‘寒衣’一套定价一百二十文,小‘寒衣’定价三十五文,苏山镇上大‘寒衣’订了五套,小‘寒衣’订了二十套。

    宣光城这家也订了十套大‘寒衣’,四十套小‘寒衣’。

    算下来一共用了一千二百文的成本,卖了三千九百文。

    元元看宗四叔辛苦,便没好意思要零头。

    宗四叔得了二千余文,去了成本,还有盈利八百多文,卫大娘只编了几天草帘子便得了三百九十文。

    更不要说元元,虽然剪了十几天的裁纸却赚了一千五百文。

    这一下,大家皆是很满意。

    宗四叔琢磨了一番,干脆抽着时间把宣光城辖下的五个县城全跑了一遍。

    如此又销出去了四十套大‘寒衣’,一百四十套小‘寒衣’。

    这样忙到了六月末,把这一批货全交付了,元元便又分得了三千八百文。

    这一个多月里,宗四叔赚了近三两银子,卫大娘也赚了一千三百多文。

    趁着还没到中元节,元元又赶制了一批出来,宗四叔抓紧送到宣光城与苏山镇,也都顺利脱了手。

    如此到了中元节的时候,元元已经把欠熊明的三两银子还上了,还结余了三两银子并四百七十文钱。

    这三两银子还是放在常渊的荷包里保管着,余下的四百七十文留下做日常开支。

    自打家里的小母鸡开始下蛋,元元和常渊日常的吃食供给,基本就不成问题了,伙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良。

    加上之前元元烘干保存的那些土豆饼,拿来喂鸡,小母鸡们都爱吃,下的鸡蛋又大又鲜。

    只不过从春天喂到中元节,这土豆饼也用了大半。

    想着中元节以后到寒衣节还有些时间,元元干脆买了二百斤土豆回来,和常渊一起折腾了五六天,做了二十二斤粉条出来。

    土豆渣也全焙成了饼,继续留着喂鸡。

    元元给卫大娘和宗四叔,一人送了一斤粉条,余下的二十斤,元元没舍得卖,准备留着偶尔自己改改口味。

    如此,一转眼间,元元和常渊就在一起快一年了。

    忙过了这一阵子,元元眼睛都有些酸痛了,特别两个拿剪子的手指,也总会抽痛。

    元元一直忍着,想着她体质好,过些日子养养就回来了。

    从上次卫秀才新婚的时候,常渊与元元说开以后,他变的越来越沉默,也没有以前那般粘着元元……

    之前一直在忙着,每天只要天一亮,元元都在干活,还不觉得。

    现在一闲下来,两人躺在床上,元元才突然发现,常渊已经很久没有与她闲聊过了。

    一时之间,元元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但她没出声,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还是需要缘份的,她不能去强求太多。

    元元只歇了两天,过了处暑时节,看着家家户户都在张罗收粟米……元元才知道,这又该秋收了。

    二十亩地,要请人来收,一个人一天五十文的工钱,也只能收一亩地左右,全收完得一两银子上下。

    元元有些舍不得,便没请人,咬着牙拉着常渊一起去收粮食。

    折腾了十几天,全收完以后,元元才知道收了粮,才是刚完成第一步,还要椿臼脱壳,才能交赋税。

    很多人家中没有椿臼,便会去磨坊那里排队借用。

    所以之前元元初来的时候,才会总能在磨坊扫到粮食的渣碎。

    元元这些天几乎是白天去收粟米,晚上便在家里编米筐,家里的柴房也基本全腾出来放米了,如此这样,才勉强放下了所有粮食。

    元元和常渊忙过了中秋,还没把家里的粟米都去完壳收拾好。

    好在总归把地里的粮食都收了上来,还翻晒过了。

    她和常渊共要交纳六石粟,便先抓紧脱了六石粟米上交。

    元元看着家里还有二十几筐粮食,估计全收拾出来,应该还能有二千来斤左右的粟米。

    今年秋收后,卫秀才又给她和常渊量了二十亩荒地,瞧这样子,明年肯定要请人了,光靠她和常渊两人,这是肯定搞不完的。

    忙完了秋收,元元算了一下账:

    她和常渊去年一年零零总总大约吃了五百来斤粟米,一百来斤土豆,十几斤细面,外加一堆鸡蛋,差不多一斤盐,五斤猪板油,几十根猪骨头。

    其他一些零零碎碎在山上挖的笋子,用鸡蛋和人换的小菜什么都不计了,也差不多杂七杂八的花了近三两银子。

    余下的这些粟米,苗建也在收,一百一十斤粟米三百文,全算下来……靠地里的收成,也差不多能养活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