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大娘又好意的提醒道:“今年的徭役也要开始了,听说是从山里采石,好在虽然苦了些,但一天顶两天,去半个月就能回来。”
元元点了点头,没想太多。
常渊却在一边出声道:“可以不去吗?”
卫大娘笑眯眯的说道:“别人去苦了些,大个你力气这么大,没啥的,就是搬搬石头,半个月就回来了。”
常渊抿着唇,有点点不开心的说道:“可我不想去。”
卫大娘没好气的说道:“你不去,难不成让你媳妇儿去?你舍得?让她跟着一群大男人在山里呆半个月?”
常渊摇了摇头道:“我不想元元去吃苦,也不想和元元分开太久。”
卫大娘只能说道:“那你们两人一起去?那地方是大通铺,真不是小媳妇儿好去的地方……要你们都不愿意去,就只能交五百钱,请人代役了。”
元元虽然有些心疼,但她沉默了瞬间,还是点头笑道:“那我们就交五百钱,渊渊不去了。”
常渊一听这话,立即高兴了。
卫大娘叹了一口气,小声说道:“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米贵。”
元元也心疼钱,但听说采石那么辛苦,她自己也不愿意去,自然也不好勉强常渊去受这苦。
虽然五百钱不少,但总归还是能慢慢赚回来的。
卫大娘又与元元说了一会话,看到隔壁杨浩的妻子贾氏回来,这才走了。
卫大娘走后,元元把院门锁了,便决定这些天都尽量少出去。
元元和常渊两人在院子里折腾了快十天,总算把七百多斤土豆,分几次做成了六十多斤土豆粉条。
只这几天常渊和元元吃土豆渣都快吃哭了……
还不少土豆渣让元元焙成了饼,烘的干干的,留着以后喂鸡。
元元去卖鸡蛋的时候,顺便问了问土豆粉条的价格,听说能卖十二文一斤。
元元略有些心动,却又觉得多干了近十天的活,只能多赚一百来文加一堆土豆渣,好像不太值。
所以去央宗四叔带猪骨头的时候,元元又问了一声,宗四叔看了看元元,轻声道:“你整理的好看些,叔能帮你卖十五文左右一斤,但别和其他人说。”
元元马上把六十斤粉条装好,拿给了宗四叔,只留了余下不到四斤成型的时候没做好的碎料自己吃。
宗四叔从宣光城回来的时候,给元元点了八百七十文,还带了一根猪骨头。
元元有些不好意思,挑了半斤型状好看点的粉条包给了宗四叔,连声道谢的把他送出了门。
元元本来还有些发愁那五百文代役的费用,现在总算是有了。
前几天就开始出徭役了,她说了常渊不去,交五百钱请人代役。
但元元又有些舍不得把一两银子破开,便与卫秀才商量让她拖几天,卫秀才看在卫大娘的面子上,应下了。
今天有了银子,元元就赶紧拉着常渊一起去给卫秀才送钱。
刚一进卫秀才的院子,便看到了卫大娘正在喂鸡,元元把钱点给了卫大娘,让卫大娘转交。
卫大娘应了一声,又提醒元元道:“明天,后天,你都少出来,阴城砦来了。”
元元一听立时认真的点了点头。
晚上回去,元元先清理了马桶筐,又让常渊去把水缸打满了,还拉着常渊各自擦了一个澡,又趁着夜色把衣服洗了,然后元元就决定正室蜗居几日不出去了。
两人头并着头躺在床上,和平时的忙了一天以后,累到极致的疲倦不一样,今天两人都没做多少活,便没马上入睡。
两人嬉闹了一会,元元还是有些困了,正迷迷糊糊中,听到常渊与她商量道:“过几天卫秀才娶妻,我可以去帮忙吗?”
常渊其实是听了熊明的教唆,准备当天跟着熊明一起在卫家偷看洞房。
这还是常渊第一次向元元说谎,难免有些心慌,所以说的十分没底气。
元元没想太多,正有些犯困的她应了一声道:“嗯,好,不要喝酒哦。”
常渊欢喜的应了,全身都松快了不少。
元元很快便睡熟了,没留意到常渊的反常。
听了卫大娘的话,元元乖巧的在屋里窝了两天,每天用土豆渣煲骨头汤,喝的暖暖的,然后便继续睡觉。
到了第三天,想着阴城砦该走了,而且两天没扫鸡棚,味也有点大。
元元张罗着打扫鸡棚,常渊看着水缸没什么水了,便主动出去打水。
回来的时候,常渊嘴角噙着笑意,一脸高兴的样子。
元元好奇的问道:“渊渊怎么这么高兴?”
“卫秀才要娶媳妇儿了,卫大娘正在张罗着让大家给杨家搬大礼呢?”常渊说话间,元元便看到卫大娘正领着人送东西过来了。
有两坛酒、两提喜饼、两条鱼、两只鸡、还有两斗白米、两匹布、还有几个小盒子,可能装的是茶叶、芝麻之类。
卫大娘说是只给两坛酒当聘礼,但真正来下聘的时候,还是摆出了十二双礼,也算是规格不低了。
每样上面都用红纸写了‘喜礼’两个字,字迹秀丽颀长,看着也是笔好字,想来应该是卫秀才自己写的。
卫大娘跟在后面,笑呵呵的对元元说道:“大后天摆酒,一早来给大娘帮帮忙。”
元元点了点头,她与卫大娘相处的不错,刚来的时候,卫秀才也没少帮她,这人情要还。
婚事当天,元元一早便过去给卫大娘帮忙,主要就是在厨下帮着洗洗菘菜,不多会就忙完了。
干完活,元元溜到外间一看,杨月儿正被迎进来。
杨月儿穿着一套大红喜衫,很是像模像样。
卫大娘送去的两坛酒、两提喜饼、两条鱼、两匹布都当做陪嫁,又让杨月儿带了回来,听说杨月儿箱子里除了新被子,还有十八两银子的压箱,手上还戴着一对银镯子,头上也有两只银钗。
这镯子和钗子加一起,只怕也有近五两银子。
适才元元在厨下,便听到婆娘们讨论过,说这般嫁女儿,便是比城里的一般殷实人家也不差。
想想也是,卫大娘下的聘不算少,但里面最贵也只是两斗白米、两匹布,满打满算也就二两银子左右的聘礼……可这杨月儿陪嫁却有二十五两银子以上,确实算大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