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事萧瑀心中有数也知道自己未来的权柄地位萧氏的荣华富贵都要寄托在这上面而且现在李盛收下萧胜钰做填房事情其实没什么可说的问题在于萧氏内部。
前往陌生之地屯垦这件事在不同的时期条件下人们的看法也非常不同。
比如在大英崛起的时候开船去海外殖民这就是最受尊敬的行动也被视为最有前途的买卖当然……被殖民地的百姓或许有别的看法。
而神州这边戍边这种事在有的时候非常光荣比如秦汉两朝都是如此。
守边的战士要忍耐漫长的生活贫乏、精神孤独问题但在秦代和汉代尤其是后者对于戍边这个事的投入是非常到位的具体到位到什么程度?
匈奴被卫霍这两狠人干翻之后有汉一代的朝廷依旧给与了充足的扶贫转移支付。不但是生存在边疆区的百姓获得了充分人力物力支持连匈奴部落的贫民也得到了照顾以至于后来魏晋窜汉之后匈奴人刘渊起兵讨伐依旧是举的大汉的旗号!
这样的事情高祖刘邦看到想必开心不起来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另一些朝代戍边又是艰苦和毫无出头之日的代名词比如宋代士大夫对武人深恶痛绝的同时也对戍边避之唯恐不及边疆实占都要靠罪犯流放来完成。
现在是大唐没有什么大宋。
戍边这也不是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事情但对于萧氏这个家族内部而言事情却有没有那么简单。
这些子弟平日里就是衣食无忧主业就是读圣贤书一般百姓不怕什么艰苦但是他们呢……
这个问题萧瑀还得想办法解决。
解决的好日后一切按部就班要是解决不好闹出萧墙之祸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搞不好直接跑到王景等人面前一波高密那可就刺激了。
意识到有这种可能性萧瑀心中自然是十二万分的警惕深吸了一口气更是坚定决心绝对不能让家中一般成员知道此事内情。
这书信也必须藏的天衣无缝!
而要在家中达成共识这又得花费一番功夫……
思来想去萧瑀只觉得烦闷而对于李盛的那些买卖有多赚钱心中更是半点期待也无了。
不过毕竟是不得不为之事契约已经达成心中忐忑归忐忑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再说了。
……
这次暗中交易自然隐藏的很好。
萧瑀终究是朝中大臣而且名望或许没有裴寂这种当世大儒这么高甚至若论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也远远不如裴寂、王福畴这些人但萧瑀办事能力还是强不少的。
既然想好了这是机密事务自然隐藏的好好的根本不给机会。
不过话是这么说慢慢的……
随着时间推移萧瑀的安排起效了。
萧氏既然是望族那么首先一大特点自然是人丁兴旺。
家中除了萧瑀本人担任宰执级别高位当然也还有不少子弟也在做官……
毕竟这个时期世家大族的教育资源还是最充足的甚至许多寒门读书人本身也都是世家旁支出来的。
当然……
和其他的世家豪强五姓七望这些人一样家族中的子弟的官职品秩都不高。
不过没关系这不是重点萧瑀只是需要一个人上奏。
这人其实不能是萧氏族裔否则未免引人生疑不过别的倒也简单因为读书人士子这个群体里边有许多的圈子。
想办法通过自家子弟的圈子找个合适的人选过来然后在朝堂上开始整活就行。
这个整活自然不是一般的活虽然也是攻讦骂街这对世家大族一系的人马来说算是家常便饭——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当然不可能比得上那些军旅之中崛起于乱世渡过无数危局难关的大神攻讦可以说是保命技能了。
那么……
有人在朝堂上攻讦萧瑀当然也不是什么奇怪之事大家都是司空见惯的借用这种机会萧氏正好可以用来转型。不过因为攻讦许多时候又是随机……或者基本等于随机的发生所以也很难猜最近的朝堂政争会不会提起这个事而且流放萧氏……这事事关重大没点名目没几个牛逼的愣头青还真不好办。
但其实也好办萧瑀稍微用点人脉很容易就找到了几个年纪轻刚刚从科举中脱颖而出走进朝堂的小伙子。
这帮小子见识不多读书很厉害不过毕竟年轻容易上头稍加引导在这些私下的小圈子里很容易引起一波情绪。
好好忽悠总有出来整活的到时候这事自然水到渠成……
而实际上也是如此没几天的功夫过去萧瑀在朝堂上果然就遭到了一番攻击。
言说萧瑀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家亲族大肆牟利于乡里之间吞并良田不知几千上万顷可说是为祸一方。
萧瑀自然是装模作样的苦苦争辩了一番而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这些科举上来的后生仔们怼起人来口齿属实厉害的紧自己险些都被整的招架不住了三言两语之间什么鸟毛罪名都出来了。
不过……
既然这件事是跟李盛串通好的那么风声自然也妥妥的传递给了李二一些……李二当然是得到了一些风声的至于更多的细节之类李二很默契的没有多问反正对他而言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世家大族的能量要想搞李二的小动作那还是得联合起来才有用否则……小打小闹的那不是君父本人该管的事情。
于是这件事很快也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李二十分会意的在整个早朝期间摆了一副臭脸末了任凭萧瑀如何“狡辩”最后还是给了处罚。
之前在朝堂上扯皮打嘴仗也是常态不过新晋的草根出身科举官员都不太敢说话这次因为种种暗中安排都来抨击萧瑀因为年轻人的加入气氛显得很搞笑。
于是……
罚俸三年举家南徙!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