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晨,神宫监在奉天殿前扫雪。</p>
今日,柴升没有上朝,因为需开日讲,给皇孙讲学。</p>
萧敬喊了一声退朝后,弘治皇帝决定去文华殿看看,百官按照品轶排队,伴随御驾。</p>
文华殿在奉天殿的东北,气势恢宏,书墨气息浑厚。</p>
穿过金水桥,走到文华殿时,内侍轻喝一声:“陛下驾到!”</p>
殿内,讲官微微躬身,朝弘治皇帝行礼。</p>
大殿的中央,有一座龙凤呈祥的屏风,名为龙屏,是弘治皇帝坐的地方。</p>
袅袅升起的香炉,更是平添几分浓厚的读书气息,诸公看到这番场景,很是满意。</p>
乳母抱着皇孙,躬身站在铜铸仙鹤旁,皇叔不哭不闹。</p>
鸣赞高呼一声:“展书!”</p>
柴升走上前几步,微笑道:“臣今日,要讲《大学》,大学是帝王教诲之地,如今日的国子监。”</p>
严成锦对大学有些了解。</p>
大学与治国的帝王之道要关,讲的是孔子将帝王的教诲全都记录下来的内容。</p>
故而,内阁和六部大臣,都喜欢讲大学。</p>
“往昔帝王治国,下旨意,上自王公子弟,下至庶人子弟,要入小学,传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到了十五岁,便修己治人。</p>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者,天所赋予人好的品格,如同明镜一般……”</p>
严成锦暗道柴升好手段,皇孙岂会听懂这些道理,分明是讲给陛下听的。</p>
微微抬头,只见,弘治皇帝面露笑意,不时点头赞同。</p>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天子指人君,人君代天治理天下,便如同天的儿子一般,故曰天子。”</p>
诸公接连点头。</p>
刘健抚须笑了笑:“柴升出身兵部,想不到有如此学问,足以担任皇孙之师。”</p>
李东阳几人点头,让他们来说,也不会比柴升说的好到哪里去。</p>
弘治皇帝开口笑道:“柴卿家讲得好,一戎衣天下大定,不正形容如今九边。”</p>
“陛下谬赞!”</p>
柴升心中大喜,陛下御前下旨,还有几分观察的嫌疑。</p>
如今,彻底他的帝师坐稳了。</p>
弘治皇帝命人赐宴,光禄寺负责在左顺门北赐宴。</p>
一排小桌一字排开,百官按照品轶而坐。</p>
严成锦坐在第四个席位,心中若有所思,很快,陛下离开不久,诸公就散去了。</p>
回到都察院,严成锦再次翻开柴升的疏奏。</p>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p>
自从被他的弹章咬了一次,柴升事事小心,每日加班一小时才下值,丝毫没有破绽。</p>
“疏奏还是要一弹致命,第二次就很难了。”</p>
柴升是进士出身,能当到尚书,必定有谋略和手段。</p>
不会让他抓住第二次机会。</p>
“柴升有子嗣吗?”</p>
许天有些不忍地道:“柴大人是个清官,严大人为何要如此?”</p>
对权力有欲望的人,终将会被权力腐蚀。</p>
杨廷和便是如此,但他晚年看开了。</p>
柴升若对帝师没有执念,仅仅是巧合之下当上帝师,严成锦或许不会弹劾。</p>
但闫浚与柴升交往甚密。</p>
或许,举荐是柴升的主意。</p>
严成锦自然不会告诉许天锡:“无事,本官只是随口问问,派人去南京吏部。”</p>
文华殿,</p>
一连几日,柴升认真地给皇孙准备讲义,一口气讲几个时辰。</p>
要不是皇孙中途要喂奶,他能一口气讲到下值。</p>
不仅如此,皇孙中途要睡觉,换亵裤,屡屡打断讲学。</p>
但柴升不敢嫌烦,当亲儿子般对待和照料。</p>
趁着间隙,文吏走近几步道:“柴大人,严大人去吏部调了你的宗卷,还查了户部给九边的账目。”</p>
严成锦竞争帝师不成,就想弹劾他上位,柴升面色阴沉。</p>
……</p>
大同府,山阴。</p>
再往前走一段就出关了,高凤躲在客栈里,好吃好喝躺了一夜。</p>
接连大半月坐马,累得人都散成沙子了。</p>
午膳时,高凤从客房出来,和护卫坐在大厅旁,吆喝:“掌柜的,上最好的酒菜!”</p>
红烧鱼头,脆皮叫花鸡,熏制烤鸭等一盘盘端上来。</p>
“高公公,咱们什么时候出发?”</p>
高凤皱着眉头,怒道:“出什么发,就在这里呆着,等殿下回京了,咱们就回去。”</p>
大明和鞑靼正在交战,百姓都不敢出城。</p>
城门紧闭,让他上哪儿弄出城令去?</p>
严成锦也不知道他出没出城。</p>
“那边的小子,一直盯着咱们看,会不会是奸细?”眼尖的护卫指着旁边的一桌。</p>
有个穿着褐色布衣的壮年,点了一杯茶水,不时地往这边看。</p>
高凤觉得有可能,吩咐人把人带过来。</p>
壮年开口道:“你们敢押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p>
啪!</p>
高凤一巴掌就扇了过去,在宫里,受严成锦的气就够了。</p>
到了宫外,还有给他脸色看的人。</p>
就算是这一带的士绅子弟,也得乖乖给他低头,喊一声高爷。</p>
“咱是宫里的内官,你就是叫大同知府的爹,也得叫咱一声爷爷。”</p>
采办太监到地方,父母官都要巴结讨好。</p>
更遑论,他是比采办太监更高品轶的司礼监大垱。</p>
壮年男子冷哼一声:“我知道你是高凤,我背后的人,你得罪不起。”</p>
高凤笑了:“说出来听听,是哪路神仙。”</p>
“是宫中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大人。”</p>
噗~</p>
高凤一口茶水喷了两丈远,猛烈地咳嗽几声,差点吓死过去。</p>
“严大人可是有何指示?”</p>
“你在此拖延一日,我会如实禀告那位大人,再不出发,我便再给那位大人一封书信。”</p>
大同府有御史衙门,不出五日,消息就能八百里送到京城。</p>
高凤是真的怕了,连忙带上包袱:“咱这就去,对不住,咱早说我就不扇你了,这十两银子给你,急奏别乱写。”</p>
……</p>
京城,内阁值房。</p>
刘健数着日子,喟叹:“陛下下旨,已经近一月了,禁卫还没有太子的消息。”</p>
没有消息,就是坏消息。</p>
毕竟是在关外,没准让人给宰了呢。</p>
李东阳摇摇头不去想了,“陛下虽未提起,这两日却频频去东宫,想必是心有不忍。”</p>
“一会儿面圣,就不必提此事了。”</p>
正在此时,午门。</p>
一匹快马直冲而来,探子翻身下马后,递给禁卫一封急奏:“高山卫急奏,净州大捷!”</p>
禁卫不敢怠慢,连忙送去兵部。</p>
柴升整理衣冠,正准备去文华殿日讲,却见文吏忙冲进来:“大人,九边的捷报。”</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