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手里拿着今日的邸报。 坊间的邸报,被老王书坊垄断,大半个版面是理学院的消息。 朝中的消息,来于都察院的纠察。 但如今,郑乾去京城的都察院衙门坐堂,值房里,只剩严成锦一人。 若他不弹劾,就没有弹章,所以,邸报空出了一片。 “许久没弹章,陛下定会追问,要招纳新的御史了。” 明朝的御史选拔,主要来自翰苑的下等庶吉士。 翰苑,是人才储备库。 通常由六部先挑,挑完后剩的“残羹冷炙”,才轮到都察院和五寺瓜分。 来到翰苑,严成锦找老爹的同年屈伸,要了翰林的名册,又查看了宗卷。 内阁和翰苑学士会不定时考核,将翰苑的人分配到六部,就如同当初他和王守仁一样。 在宗卷上能看到考核。 “还请屈大人将这三人找来。” 翰林屈伸看了眼名单,这三人虽然考核不佳,却也足以进六部了,你可真会挑! 屈伸尴尬笑了笑,规劝:“贤侄啊,要不你再换三人,这样害人,不好。”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没有人想去都察院。 都察院与六部不同,御史是七品官,再往上,就是正四品的左右佥都御史。 七品到四品之间,是空的,想晋升,你就绝望吧。 本还应该一个叫经历的官职,可这官只有两人,弘治皇帝为节省靡费,到现在,也不封一个。 六部则不同,二品至九品,都有官职。 且六部之间,能相互调动,弥补空缺,都察院的御史,却很难调入六部。 最重要的是,六部容易选入内阁,为内阁大学士。 翰林院的书生,哪个人的最高梦想不想入内阁,实现自己的抱负。 “本官就要这三人。” 翰苑的值房,颇为热闹。 翰林们听闻保定府出了贼盗,屡次剿贼无功而返,纷纷咒骂保定知县无作为,要上疏弹劾他。 严成锦对翰苑的气氛,习以为常了。 走进里院,这里是翰苑学士张元祯的值房。 翰苑学士是翰林院的部堂,只设一人。 若想从翰苑要人,需先从经过张元祯同意,再经由吏部调动,四品以下的官员任命,不用经过弘治皇帝。 值房中,一个男子身板挺直,端坐在书案前,五官透露出掩饰不住的正气。 匠人正用剃刀,修剪他的美髯须。 张元祯在看今天的邸报,不过,是通政司发出的邸报,不是坊间的邸报。 翰苑知悉京城外的事,才能写弹章。 “大人,都察院严大人来了。” 他抬手示意停止修剪,错愕了片刻,才道:“不见!” 来翰苑还能做什么? 听说,都察院把御史都派到边陲了,定是来要人的。 严成锦大步走进值房:“张大人不愿见本官,可是为了两位杨大人之事?” 他弹劾过杨一清和杨廷和。 张元祯常与二人吟诗作对,在府上小酌,关系就形同……李东阳和谢迁这对好基友。 张元祯面上微微一扯,生硬地道:“不知你在说什么。” 严成锦也浪费时间:“本官想要这三人,调入都察院充任御史,请张大人向吏部递名册。” 名册放在书案上,张元祯轻飘飘地看了眼,差点跳起来:“你这不是害人!本官已安排去户部和吏部观政。” “那本官,只能如实禀报陛下,弹劾张大人懒政失职,阻碍他人升迁。” 升迁? 你管这叫升迁? 张元祯气得头晕目眩,嘴皮子微微颤抖:“你说本官…本官懒政失职?” 老夫每日卯时之前,就来翰苑了! 去户部和吏部,哪一个比不上都察院? “你…你还想弹劾我,你等着……老夫去禀报陛下!”张元祯气不过,戴上官帽冲出值房。 严成锦懵然地站在原地。 他与张元祯本无嫌隙,但双杨之事,让张元祯对他颇有看法,才会这么气急败坏。 脾气如此火爆,活不了几年了。 华盖殿, 弘治皇帝用帕子擦了擦手,打开从文华殿送来的新修撰古籍。 正在这时,萧敬抱着浮尘进来:“陛下,张元祯求见,还带着一众翰林,像是来打架的。” 很快,张元祯走进殿中,朝弘治皇帝微微躬身:“陛下,严成锦要翰苑交出三人,否则,便要弹劾臣。” 弘治皇帝微微蹙眉,最见不得这等不公之事。 “何事?” “他向臣要三人,为都察院御史,臣不愿,陛下你看这三人,许天锡是李东阳大人的门生,颇有才华,臣已安排观政吏部,第二人是张霖雨,是王华的门生,观政户部,第三人是姜云,未观政,此人倒是平凡。” 严成锦要的三人中,有两人是二甲进士。 弘治皇帝看完后,倒是明白严成锦的心情,历来各衙门争夺人选,也时有发生。 连宫里的十二监,也不例外。 “这三人的意愿呢?” 张元祯微微躬身:“他们自然不愿意去都察院。” 御史难以升迁,还有一个原因。 御史是个得罪人的活,你弹劾了大臣,大臣便不会举荐了。 弘治皇帝看向萧敬:“都察院许久没来弹章了吧?” “回禀陛下,都察院只有严成锦一人,他不写……自然没有弹章。”萧敬回答道。 陛下说的都察院,自然是京城的。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叫严成锦来。” 小太监去都察院宣旨,不用给银两,严成锦也知道是什么事。 但慎重起见,他还是掏出二两银子。 小太监如实小声提示:“陛下让您换三人。” 考虑到陛下或许会怪罪,他才选在一群渣渣里,选了三个稍微高点的渣渣。 陛下竟还是不许。 “臣严成锦见过陛下。” 弘治皇帝板着一张脸,生怕给这小子慈眉善目,让他蹬鼻子上脸。 “朕听了张元祯上奏,你换三人吧。” 严成锦仔细揣度,若换三人,还能写出什么好弹章。 “陛下可知,臣为何要选这三人?” “为何?” “许天锡资质愚钝,策问写得循规蹈矩,去了吏部难有作为,张霁雨连算学也不精通,却观政户部,姜云更是平淡无奇。 而三人在翰苑时,都写过弹章。” 弘治皇帝微微转头,朝张元祯投去询问的目光。 张元祯一时语塞:“臣倒不清楚。” 翰苑是京城人数最多的衙门,他哪里顾得过来,其中有一部分为侍讲举荐。 “朕再看看,你们先回吧。” 严成锦微微抬头,想问臣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看弘治皇帝心有灵犀般,警告似的看向他。 还是等会儿再来。</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