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这女子上任朝中高官,让女人能够参加这科举考试,这样的情况是大魏所独有的,更是大魏非常独特的一个情况,风貌。
这必然会引起一帮腐儒的口诛笔伐,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如杨修在内这些年轻士族对此都表示支持。
而黄月英。上任以后。
制定了几个重大科研任务。
最主要的两项就是无线电的民用与商业化,以及发起有线固定电话技术的科技攻坚战,而这两项标,如今有了初步成果。
按惯例,电话思路与方案,最早都是曹昂提出来的。
所以,第一条电话线路的试验地点,直接放到曹昂的豪宅,以及大魏皇宫之中。
更准确的讲。
从曹昂的办公室。
到大魏的内阁会议厅。
虽然曹昂不太去上朝。
但内阁办公室能直接联系太子办公室。
曹操有什么麻烦或搞不定的事也别拍电报了,直接打个电话过来就能说的清清楚楚,而今天就是内阁像曹昂,第一次汇报工作。
这里,不得不提前内阁的构成。
大魏之前,各朝各代、各个国家,从没有内阁的设计,绝大多数时候,各种命令旨意都是皇帝与丞相独断,—旦出现昏君暴君、或者狼子野心权臣,国家就会陷入动荡。
内阁出现。
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曹昂与曹操将内阁设计写进大魏的宪章之中,他们规定内阁最低不少于四人、每三年重组一次。
所有成员全由皇帝任命。
内阁设一位内阁首辅、多位大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不限任期、首辅最多连任三届。
三省最高长官,十八部尚书,乃至各地封疆大吏,皆有成为内阁大学生候选者的资格。
内阁本身只有决策和参谋权,但不具备实际执行的权力,甚至不能直接对尚书省下令,只有先通过门下省的审议,然后再通过中书省传达。
此外太子身份一旦确定,并且太子已经成年,就自动进入内阁,可以参与国家政务以及最高级别决策层。
不难看出,曹昂这么设计,最高决策层、审议机构、传达机构、执行机构,形成一套非常完美且均衡的分割机制,又有监督机构御史台独立在体系之外,以及皇帝专属情报机构进行监督。
让国家极其高效运转。
也让太子通过参加内阁方式。
提前接触与旁听国家治理的方案。
如此太子在登基以后,不至于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从顶层设计到郡县乡一级的设计,全都做到非常精密、细致,从制度上让这台国家机器能够更强更耐久。
大魏帝国。
第一届内阁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等一群顶尖大脑,其中荀彧是首届内阁首辅,曹昂作为太子也是内阁成员,只不过前没参加过内阁会议。
而这次,他将通过电话方式,直接与内阁会议厅连线。
曹昂坐在办公室已经准备就绪,貂蝉、吕雯、甄宓、大小乔等人,全都站在一旁探头探脑很好奇。
众人崇拜!
蔡琰忍不住感慨说:“此物当真能直接通话?”
貂蝉握紧拳头激动地说:“夫君提出的创意,我想一定能成功,这会是这世间最伟大神奇的造物!”
黄月英听到她们的对话笑道:“无论是电话这样的造物,还是内阁三省十八部制都是这世间最伟大的创造,殿下又为这个世界,做出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
准备差不多了。
黄月英看了一眼手腕的机械表说:“陛下已经召开内阁会议了,电话应该很快就会打过来的。”
话语刚落不仅。
曹昂办公室正中央。
一台有些笨重古朴的电话机就响起来。
曹昂淡定拿起听筒放到耳边:“喂,听得到吗。”
“真的听得当真是太子殿下?”
曹昂没好气的说:“不是我,难道是鬼不成?荀首辅可不能浪费宝贵的内阁会议时间,现在就开始讲话。”
内阁首辅荀彧心情显然很激动。
他从来没有用过这么神奇的工具。
此物居然能做到千里传音、实时交流,真是远比广播还要神奇的多,但他毕竟不是普通人,很快就按耐住激动。
荀彧向曹昂讲解最近情况。
朝廷体系已经越来越成熟稳定。
曹昂所创制度体系果然极大提高行政效率,与此同时大魏的改革与变法也逐渐从朝内转向朝外。
前些天开始。
曹操就下令丈量天下耕田、统计天下户口。
让曹操感到恼火的是,这些朝廷统治最基本的统计工作与数据收集,在中原腹地进展的还算顺利,可稍微深入扩展便开始效率大减、进度缓慢。
曹昂听到这。
他就知道大魏前。
遇到了东汉初年类似问题。
各地士族门阀、利益集团、乃至富商,以及一部分贪官污吏,他们为自己利益肯定会瞒报耕田、户口,以中饱私囊,少向朝廷缴纳税收。
不要小看这些地头蛇。
曹军可击败袁绍、孙策这样的霸主。
可想要扫平这些地头蛇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魏帝国的情况已经算比较好的了。
毕竟汉末乱世。
对士族门阀、贵族集体打击也很大。
不少大地主、门阀、豪族都覆灭了,所以朝廷能趁机收回大量受战乱影响的土地,相当于一场由下而上的革命。
像王莽这帮和平年代上位的皇帝。
他想发起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算曹昂穿越到王莽身上。
二十年内也不太可能。
曹操父子不是王莽。
魏帝国也不是积重难返的新朝、东汉。
这十几年乱世与乱战,虽说给天下带来沉痛灾难,但是也是—场有效的外科手术,顺利挤掉大量脓包、切掉大量的毒瘤。
曹魏代汉的过程,与其说是在继承,倒不如说是彻底破后重立,魏帝国在曹昂的帮助之下,不再沿袭秦汉旧制,而是开创全新制度。
从下到上都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产粮食、蒸汽机、发电机,火车,轮船,乃至研究中的内燃机等等,这些赋予大魏帝国十倍百倍于历朝历代的生产力,朝廷前所未有强盛,而各地门阀处于衰弱期。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