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贺圣朝的用意

    苏幕遮站稳后就立刻将段泓婉拒在一臂之外,只作不在意道:;呵,也无甚大事,不过今儿得了消息,说卢国归顺我们梁国了,也不知你们听说没有,特地来告诉你们一声。

    说罢自顾自的坐下给自己倒茶喝,喝之前还把没用过的茶盏四周擦了一遍,一副;我难得主动来给你们分享消息,你们快感谢我的表情。

    卢国归顺一事只在卢国那边正式宣布了,消息虽然暂时是口头传到梁国来,但实际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苏幕遮素来清高,又有洁癖,朝中与他私下交好之人几乎没有,他几乎是整个军营最后一个得到消息的,但又不敢相信,这才巴巴的过来偷听,没想到一个没站稳暴露了行踪。

    玉京秋和段泓对视一眼,目中皆是好笑又无奈。

    还是段泓好心开口:;那你来得正是时候,我正同摄政王聊起此事呢,想当年卢皇也同我们共侍女帝,在宫里没少惹事,没想到如今行事如此果决。

    ;不错。玉京秋亦淡淡接话。

    他没和萧景言打过交道,但宫里的事也一直关注着。

    当初萧景言入宫,又是行刺女帝,又是惹是生非,让他去做大理寺少卿吧,他虽然破案了得,却也成日的不守规矩,迟到早退,出入赌场戏园……

    那时知星澜有机会收了卢国而没收,反抬萧景言做卢皇,还觉得有些不应当。

    没想到他做了卢皇以后变化这么大。

    ;这么说此事为真?苏幕遮一下子变了脸色,;我看萧景言行事乖张,莫不是欺负陛下心软,等着以后战乱平了,再自立为君吧?

    这种猜测其实并非苏幕遮一人,不少梁国官员私下都有差不多的议论。

    星澜为君,说好听点,是宽宏大量,说不好听,那就是心肠软,妇人之仁,这几乎已经是华夏公认的了。

    只要不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她一般都愿意给人第二次机会。

    像行刺过她的萧景言啊,砸她车架的阮连空啊,还有许多在她皇位被夺之时投靠星海的不少官员啊,她都宽恕了,甚至有些还委以重任。

    所有许多人猜测,等到几年后平了外患,萧景言再提出把卢国独立出来,星澜也不会拒绝,如今的归顺,不过是权宜之计。

    玉京秋却晃了晃手中的茶盏,垂眸道:;即便卢皇想,到时也没那个机会了。

    段泓也好奇的问:;这是为何?

    ;你们还不明白吗?萧景言下这个决定不过是顺应大势。玉京秋轻笑,;比起他,我倒更佩服赵国的贺圣朝一截。

    ;赵皇贺圣朝?手下败将,佩服他作甚。苏幕遮不服。

    玉京秋却分析道:;你们想,贺圣朝这次为何借了近十万大军给我们女帝?真的都是为了不计前嫌的帮卢国吗?

    ;难道不是?段泓也听懵了。

    ;他若真是全权为了华夏,大可亲自领兵,或者交由手下大将领兵。赵卢不合又何妨?现在萧景言被架空,他完全可以援卢以后逼迫萧景言归顺赵国,但他没有,他选择让星澜领兵,彻底放弃了这个机会。玉京秋道。

    ;他这次借兵,就没打算要她还。

    段泓想了想道:;现在看来,确实是谁救了卢国,谁就能迫使卢国归顺……可贺圣朝到底是看穿了这一点,还是没看穿?他不是一直想称霸天下吗,为何借兵不打算还?

    ;因为他知道,凭他现在的力量,还有当下的形势,他已经没有可能称霸天下了。玉京秋轻摇了头,道出贺圣朝的心思,;在外力逼迫之下,华夏日后势必统一,他觉得称霸之人与其是其他人,不如是星澜。

    他顿了顿:;赵皇是第一个站队的,卢皇是第二个,所以比起卢皇,我更佩服赵皇。当然,仅指这一件事。

    他说的站队,就是指站谁为华夏之主。

    玉京秋甚少真的佩服哪个人,因为他自身才情就非常出众,看其他有能之士,顶多是欣赏,而非佩服。

    世人皆笑萧景言又成君下臣,少数人赞叹他拿得起,放得下,但在玉京秋看来,萧景言只是做了一件顺应天下大势的抉择。

    这也是五国之间的一场博弈,原先五国平衡,相当于每个国家手中一枚筹码。

    如今外敌来袭,天下形势有变,往后谁手中的筹码多,谁就有一统五国的能力。

    贺圣朝是第一个把自己手中的筹码交给星澜的,萧景言是第二个。

    或许没有贺圣朝的举动,萧景言也会做这个选择,但很多事情没有如果,玉京秋也揣测不到他的真实心意。

    他只看到,贺圣朝是第一个做决定的人。

    第一个,往往最难。

    逐鹿天下的雄心每个人都有,但;被迫放下这份雄心和;自愿放下不同,;自愿放下又和;第一个放下不同。

    有了第一个,平衡的局面才正式打破。

    如今星澜掌有梁、卢、赵三国的筹码。

    天下五分,已有三分在她掌中。

    ;原来是这样。苏幕遮也反应过来,喃喃道,;也不知齐国和晋国是否参透了这点。

    玉京秋道:;他们参不参透不知道,但看梁国白得了赵国大军和卢国疆土,气死是肯定的。只是如今齐国还在和外邦周璇,贺圣朝又驻留晋国,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当下之急,还是把外邦人赶出华夏。

    ;还是摄政王看的通透。段泓由衷的感叹。

    恐怕就是星澜自己,也没有看透贺圣朝的真正用意。

    正在三人各自沉思时,有侍卫通报进来给玉京秋送信。

    有前线的战报,京城的请示,还有各郡的情况,又是小山似得一大摞。

    ;请摄政王收信。侍卫把捆在一起信抱到玉京秋身边。

    玉京秋眼中闪过一丝凄苦,但很快恢复,随手翻了翻,从中拿起一封最厚的信。

    ;是流萤写的信。

    他看到信封上;梁女帝赐启,流萤寄几字,有些惊讶:;给星澜的,怎么寄到我这里来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