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请吧”, 刘三俊笑道。他也懒得再跟佘崇明说话了。败军之将,何必与他多言。

    佘崇明失魂落魄,一张略略发福的脸上青青白白, 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刘三俊即刻捆了佘崇明,然后与宫内的一千皂衣军汇合。

    他与赵识一面往殿外走去, 一面瓜分任务。

    “听闻佘崇明姬妾子女无数,也不知道太子是哪个?”

    赵识看了刘三俊一眼,“幼子何辜?”

    刘三俊笑道,“我虽不至于对几个小孩子下手,但总得点清楚人数吧!”

    若有人逃了, 总是不好的。

    “况且后宫内应当还有宫女、太监, 这些人乱起来也不好”,刘三俊淡淡道, “劳烦赵将军分出三百人马, 与我的副将一起,先去把皇宫内的人都清点出来, 按照太监、宫女、妃子等分类、各自关押起来”。

    “好”, 赵识知道,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况且他敬重佘崇明,并不代表他敬重佘崇明的妻妾。

    刘三俊即刻笑起来, 仿佛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虎狼之词。

    赵识看了眼刘三俊,“不过我对于后宫并不熟悉, 恐有遗漏”。

    “无碍”, 刘三俊边走边侧开身子,示意赵识回头看,“我捎上了这位老大人”。

    只可怜督造皇宫的工部尚书一直沉默寡言,在朝堂上都不爱说话, 今日乍然遭此横祸,被两名皂衣军架着,跟在刘三俊后头,整个人都快要吓瘫了。

    赵识看了老大人一眼,又转头去问刘三俊,“可还有其余要求?”

    “我也不让赵将军为难”,刘三俊笑道,“财宝什么的,将军的下属尽管去取,但一不许无故杀人,二不许焚烧撕毁各类书简”。

    他解释道,“前者是人命,后者是知识,都挺重要的”。

    “嗯”,赵识头一次觉得,他投靠皂衣军的选择,或许是对的。

    两人将宫内的战场留给了各自的副将,齐齐上马。赵识要去接管城外的一万驻军,防止暴动,安抚士卒。刘三俊要去接管武备库、粮仓,城头守卫等。

    一直忙活到天亮,两人一宿没合眼,这才回了城外营帐,倒头就睡。

    赵识一觉醒来,发现刘三俊已经醒了。

    “赵将军醒了?”,刘三俊坐在大帐内的椅子上,笑着打招呼。

    “嗯”,赵识冷冷应了一声,又道,“我已经为刘将军安排了营帐,将军为何不去?”

    “我希望近期赵将军最好与我同吃同住,抵足而眠”,刘三俊笑道。

    “你怀疑我?”

    自从被佘崇明怀疑过后,赵识在政治上未必有多少长进,但在发现别人怀疑他这一点上,水平突飞猛进。

    “嗯嗯”,刘三俊毫不遮掩。

    赵识顿时一哽,“你还挺老实”。

    刘三俊笑道,“将军在川蜀,少说拥兵三万,若是再加上赵乾的部下,那便是六万兵马。我皂衣军不过三千罢了,实力对比悬殊,实在不敢不精心啊!”

    “实力悬殊?”

    赵识玩味一笑,复又正色道,“我听闻皂衣军来时三千人,此战仅仅损伤一百五十二人,敢问是如何做到的?”

    刘三俊倒也没说什么“侥幸”、“全靠尔等不备”这种糊弄人的话。

    因为赵识是他的盟友,甚至之后可能会成为同僚,所以他诚恳的说了一句,“精练士卒,保证肉食、军饷,将领带头往前冲,无外乎就这些”。

    赵识叹了口气,这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是保证足额的军饷就已经很难做到了。

    这年头,将领们吃空饷那都是常有的事。就算他能够保证自己不去喝兵血,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下属不这么做。一旦他严令下属们放足军饷,即刻自寻死路。

    “不知这些士卒……如何处置?”

    皂衣军如果接管了这里,那么原先他麾下的那些士卒要如何处理呢?

    “按理,由于涉及到民事,这些原本应该是要跟官吏们商议过后才能告知将军的”,刘三俊肃然道,“不过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收复城池都是按照流程走的”。

    他知道这是能否和平过渡的关键问题。一旦赵识对他的回答不满意,此刻反水,三千皂衣军只怕要丧命于此。

    所以刘三俊正色道,“首先,是士卒的安置问题。按照自愿原则,挑选身强体健,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通过基础体能测试后收编入皂衣军”。

    “你若按照自愿,只怕要营啸”,赵识淡淡道,“当兵苦累,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谁要来当兵。可恰逢乱世,便是饷银只发三分之一,都有人不肯离开军营”。

    因为离了军营,根本活不下去。

    “总有人想走的”,刘三俊笑道,“好端端一个天府之国,被折腾成这样,除却佘崇明的奢侈无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穷兵黩武”。

    “负担沉重徭役的民夫、被强征来的士卒……这些人若能有机会返回故里,许多人都是愿意的”。

    “那不愿意走的人呢?怎么处理?”

    刘三俊笑着,平静道,“充入俘虏营”。

    赵识倒也没有生气,他知道共计六万大军铁定是有人要走的,因为皂衣军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六万人都被编入他们旗下。

    只是假如可以,他依然希望这些人能有个好结果。毕竟都是可怜人。

    “将军勿忧”,刘三俊笑道,“届时为了恢复民生,会提供大量的岗位,有些岗位的报酬丰厚,远甚于当兵”。

    “我已经传了消息回去,按照行军速度,再过一日就会有先头部队入驻,进行赈灾,然后工匠、医科、官吏等等陆陆续续都会到来”。

    赵识没有回话,他沉默着,只是回了一句,“百姓皆苦,望你们仁慈些”。

    刘三俊一挑眉,心里对赵识的评价拔高了一些。一个知道生民苦楚的人,总是更叫人欣赏些的。

    “放心吧,我与你同为流民出身,自然知道百姓日子过得难”。

    刘三俊原本平静的语气起了些许波澜,他傲气道,“我十四从军,南征北战数十年,打下过数个州县。我打过的每个势力,不管是山贼还是官兵,其辖区内,从来只见生民流离失所,无有安居乐业之处”。

    他重重道,“唯有皂衣军,打下了地盘便扎扎实实的复苏民生。如此之多的势力里,皂衣军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没有之一”。

    赵识嗤笑,“自吹自擂”。

    刘三俊不以为意,“李可之应当告诉过你他这一路上的见闻了。此外,我是不是自吹自擂,将军过两日就知道了”。

    两日之后。

    “你不是说皂衣军是你见过的最好的势力吗?”,赵识调侃道,“怎么也讲究这种下属倾巢而出,在城外迎接上峰的排场?”

    “不是排场”,刘三俊平静道,“先遣队伍会带来粮食、医药,需要我们这边搬运、并且清点,故而我才会点了五百人马过来”。

    此刻,锦州北城门,刘三俊、赵识带着身后五百皂衣军、赵识、李可之、赵乾以及几个下属降将在城门外等候。

    很快,远处奔来了无数马匹,扬起大量的烟尘。

    赵识还是第一次见到皂衣军的军容。两侧是骑兵,中间是步卒,是一个标准的行军阵列。只是他们旌旗猎猎,队伍整齐划一,看上去格外肃杀。

    赵识眼看着黑底金线的旗帜越来越近,直到领头之人终于到了他面前。

    赵识一挑眉,这小娘子生的可真够漂亮的。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下来,只觉她顾盼风流、熠熠生辉。

    不过能够以这些皂衣军领头人的身份出现,应当是个不凡的角色。这样的人,是不能仅仅以美貌去夸赞的。

    就是不知道此人到底是谁?

    “先生”,刘三俊拱手唤道。

    赵识一愣,此人竟是沈平章!果然,此等气度,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沈游翻身下马,笑着调侃道,“刘将军又立奇功啊!”

    “先生,莫要取笑我”,刘三俊惯来冷厉的脸上柔和了许多,看的一旁的赵识啧啧称奇。

    “刘将军”,沈游正色道,“这是此次先遣部队所携带的人员、物资,请清点过目”。

    她递上了一封文书。

    刘三俊接过了文书,正色道,“请稍等”。

    说着,他转身离去,得先去清点物资有无缺漏。

    赵识看的啧啧称奇。这两人明明是上下级的关系,此刻却好像上下颠倒了。

    但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也不需要下跪,撑死了作揖,赵识想了想,竟然觉得还不错。

    刘三俊一走,独留赵识一个人神思不属、不尴不尬的站着。

    沈游倒不在意赵识走神,她笑道,“这位便是赵将军吗?”

    “是”,赵识低声道。

    沈游顿时笑起来,“将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啊!”

    赵识站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算沈平章很有名,但他也不习惯跟小娘子寒暄聊天。

    太尴尬了!

    沈游多瞥了赵识两眼。分明看出来了,还要佯装自己没看见。

    毕竟以后成了同僚,赵识总要习惯的。况且皂衣军内有许多女子,难不成赵识此后成了个锯嘴葫芦,修一辈子闭口禅吗?!

    两人正你问我答、一字一句的寒暄,刘三俊极快就回来了。

    “先生,清点完毕,请入城吧”。

    “好”,沈游牵着马,边走边说,“此次入蜀,一则是为了尽快恢复民生,二来也是希望能够拿下川蜀其余州县”。

    本来荆州方向是周恪负责的,前来川蜀的应该是他才对。

    只是佘崇明一倒,意味着南方最后一个较大的势力被消灭了。他们需要尽快消化川蜀,以及开始大规模多线作战,以最快的速度扫平南方其余州县。

    多线作战之下,主管之人甚至极有可能自己都要上战场。周恪实在不想日日提心吊胆,生怕沈游受伤了。

    沈游最终被他说服,两人交换了负责范围。她负责川蜀,周恪负责扫平剩余南方州县。 w ,请牢记:,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