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儿子要再婚了, 房子虽然收拾好了,但家具什么的得买新的, 还有一些零碎的小事情, 刘大银和李三顺忙的脚不沾地,恨不得一天有四十个小时。

    儿子结婚以后的花销肯定更多了,刘大银又给儿子涨了工资, 现在李留柱的工资有两百块了, 绝对是高工资了。

    李留柱和刘红梅刚结婚,也看出什么来, 只是刘红梅带来的女儿焦文茵, 刘大银总觉得她不太对劲。

    不大的孩子到了陌生的家庭, 肯定得有些惶恐不安。

    可是她没有, 每天可高兴了。

    这倒也没什么, 或许是孩子天性乐观, 这个家里又有两个哥哥陪她玩,所以喜欢。

    这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开元了,不爱和跟她年纪差不了多少的开林玩, 反而爱和不怎么活泼的开元玩。

    要是开元在屋里写作业, 焦文茵就在屋里看书, 就是开林找她玩, 她都不带动一动的。

    这而明显不符合一个小孩子的习性啊。

    还有就是, 刘红梅和儿子没结婚的时候, 焦文茵明明最喜欢儿子, 整天“李叔叔李叔叔”的叫,结婚以后,她反而不喜欢缠着儿子了, 整天找自己玩。

    可自己整天忙得不得了, 哪有功夫陪孩子玩,可焦文茵就能守得住,自己只要歇一会儿,不是要给自己捶腿捏肩,就是端茶递水,勤快的很。

    相处的时间越久,刘大银觉得这个孩子越奇怪。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焦文茵的情形,那个时候她就觉得这个小女孩眼神姿态不对,就像,就像一个小孩子的身体里装着一个大人的灵魂。

    现在过去这么长的时间了,焦文茵的眼神姿态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可她的行为举止总是让刘大银觉得不舒服,就好像,好像她跟着妈妈到了这个家里,不是过来一起生活的,倒像是专门来给开元和她献殷勤的。

    刘大银想了好几天关于焦文茵的事情,可就是想不透为了什么,只不过对于这个孩子,她心里留了一分警惕。

    刘大银现在忙得很,去京市学习的时候,刘大银又看到了一个项目,想着再上几台机器。

    她这次要做的,是方便面。

    过年的时候,刘大银带回家几包方便面,大人孩子都喜欢吃,在省城两个孙子也经常要买方便面吃,不过刘大银听说这个没有营养,就不让孩子多吃,一个月只能吃上两三次。

    虽然方便面没有营养,可它的味道好,方便携带,冲泡起来也非常方便,最适合出差旅行吃了。

    刘大银在京市就参观了一家小的国营厂,厂子是专门生产食品的,就有一条生产线是生产方便面的。

    刘大银买了一箱子在京市请一起上学的“同学”吃,第一次吃这个大部分同学都觉得好吃,地二次第三次就觉得味道不好了。

    要刘大银来说,刘大银也觉得那个方便面不好吃,味道太咸,料包一股子盐味,除了盐就没有其它的调料了。

    在老家把两个混混送进警察局以后,刘大银就仔细回想了那两本“书”上的每一个细节。

    那两本“书”上好几个地方都写了,警察们办案的时候半夜饿了吃方便面,出差的时候在火车上吃方便面,不想做饭了吃方便面,甚至还有的警察专门攒着方便面的料包下挂面吃,做凉菜吃。

    料包更是丰富多样,什么麻辣味,牛肉味,红烧味,酸菜味,甚至还有小龙虾味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

    刘大银可是真真开了眼界啊。

    最神奇的是,警察们出差坐火车去泡方便面的时候,开水房里等着好几个人,其中一个旅客抱怨,说这还不是正儿八经的饭点呢,怎么还是有这么多人来泡方便面。

    有的旅客就说了,谁坐火车不带着几桶方便面,方便好吃又省钱,饿了就能泡着吃,他在火车上半夜来泡方便面,开水房里也有一堆人等着呢。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来,方便面在以后是非常受欢迎的,只要是出差坐火车的人就得买。

    更神奇的是,“书”上说了,警察们买的方便面是用桶装的,不是用袋装的。

    “桶”是什么样的,刘大银在心里想了好久,大概想象出了“桶”的模样。

    首先,既然是“桶”,它就得是圆的,其次,桶装方便面能装在行李箱里带上火车,它就不会太大,还要能泡方便面,它也不能太小。

    可能大概和碗一般粗圆,和橘子汽水瓶子一般高矮。

    只不过这“桶”得用什么材料造呢,铁的铜的铝的肯定不行,难道是玻璃或者塑料的。

    算了,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现在最主要的是先把厂子建起来。

    家里的地方根本就不够,得另外找地方建厂子。

    刘大银跑了半年,才把建厂子的地跑下来。

    主要是因为她不想把厂子建在省城太远的地方,想建在省城里最好,要是不在省城,也得在人多的地方。

    毕竟省城的水电和交通,都比郊区要好得多。

    刘大银找的地方是原先一个国营厂废弃的厂房,国营厂发展的好了,这个厂区地方不够了,厂子就搬迁到了别的地方,厂房就闲置下来了。

    这个厂子水电都有,交通方便,就是厂房旧了点。刘大银也是偶然听说这个厂房要朝外出租,刘大银就想买下来。

    只不过这属于国营厂的地,人家一开始只租不卖,刘大银找了好多次厂子的领导,都没有说动领导。

    后来,这个厂子要上一批新的设备,资金不太够,厂里的领导想起来老厂区,打算拍卖,刘大银最后中了标。

    地有了,这是这里的厂房实在是太旧了,加上好几年没有人住,已经有好几处漏雨的地方了。

    办公的地方收拾收拾能住人就行,生产的地方可不行,毕竟刘大银要做的是食品,入口的东西可不能马虎。

    刘大银大手一挥,就订了下来,厂房推到重建。

    她手里还有十几万,盖一座厂房应该不是问题。

    至于以后买机械设备的款子从哪里来,刘大银也已经想好了。

    这次盖厂房可跟南边盖得厂房不一样,南边的厂房是往外租的,盖好就行了,这个厂房可是自己要用的,一定要仔细一点。

    为了能盖好这座厂房,刘大银拿出了一万元,找了省建筑设计院,请他们给设计一座厂房。

    毕竟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刘大银要建新厂子的事情,当然也跟家里人说了。

    家里人都表示支持,其中最支持她的竟然是焦文茵。

    当时李三顺问了几个问题,就说道:“大银,家里的买卖你做主就行了,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干。”

    李留柱和刘红梅也表示支持,开元开林也都点头表示同意,可焦文茵,她的表现实在是有些夸张了。

    “无论奶奶你做什么,茵茵都支持奶奶。”焦文茵歪着头笑着说道。

    她当时的样子很可爱。

    可刘大银就是觉得,她的表现有一丝丝违和。

    当时她眼里带着星星笑着看着刘大银,不知怎么的,刘大银竟觉得有些发冷。

    好像她就是焦文茵盯上的猎物,那个孩子一定要从她这里得到某样好处,要不根本就不会罢休。

    刘大银活了大半辈子了,对自己某个时刻的直觉非常相信,这个焦文茵,很不简单。

    只是再不简单,她的母亲和儿子已经结婚了,刘大银不能就因为自己的一次直觉,就要求儿子和她的母亲离婚。

    只不过,刘大银对焦文茵有了一点防备,家里的很多大事,刘大银都不当着她的面跟李三顺说了。

    以前刘大银觉得焦文茵是个孩子,她妈妈已经嫁到了自己家,那她们母女就是李家的一份子,当着孩子的面说些什么也没关系。

    现在刘大银不这么想了,有的事,还是不当着焦文茵的面说比较好。

    家里的电话响了,刘大银顺手接了:“喂,你找谁?”

    电话那边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请问是周有利的家长吗?”

    周有利是刘大银的大外甥,在省城读初中,就住在刘大银家里。

    孩子在他们那里的学习成绩很好,好不容易考上了省城的中学,刘大银李三顺和大闺女李荷花一家都很高兴,刘大银还给外甥买了一辆自行车做奖励。

    外甥在村里学习好,在省城就有些跟不上了,刘大银特意找了两个家教,专门给孩子补课。

    周有利本来就聪明,加上有家教补课,很快就跟上了学校的进度,上次还考了班里第六名呢。

    现在老师打电话来,会有什么事?

    刘大银赶紧道:“我是周有利的家长,请问他在学校出了什么事吗?”

    “他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请你来学校老师办公室一趟。”

    “好,我们马上就到。”

    刘大银放下电话,喊上李三顺,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就到了省二中。

    刘大银知道外甥在哪个教室,但不知道学校办公室在哪里,问了一个学生,才找到老师办公室所在的地方。

    学校的老师办公室在三楼,刘大银刚上了三楼,就听到一间屋子里传出女人骂人的声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