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见到张水生和刘大银, 那人眼里冒出一阵绿光,就像饿了许久的人突然见到食物一样, 就差扑上来了。

    张水生疑问道:“你是谁, 干嘛蹲在我家门口?”

    刘大银记忆好,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男人:“你不是在服装市场买我们西装的人吗?在水生家门口干什么?”

    那人连连点头,先是问道:“你们那西装还有吗?”

    接着才说道:“是, 我是第一个批发你们西装的人, 这次来是跟你们买西装的。我这次要一百套西装。”

    张水生家的门打开着,“你要是等我的话, 进去等就行, 这在外面等着我们, 多不好意思啊。”

    那人连连摆手, “我前天就来了, 你没在家, 我不好意思再进去了,就在外面等着了。”

    刘大银和张水生对视一眼,都笑了, 这人前天就来了, 说明这西装非常好卖, 他从特区坐车回家, 再把西装卖出去, 前天就坐车到了张水生家里了, 这卖西装的功夫也就只有一天。

    一天的时间二十套西装就卖完了, 的确是很好卖啊。

    张水生和刘大银都对这西装的前景更有信心了。

    这个点,干活的还都没有上班。张云生听见弟弟的脚步声,赶紧从屋里出来, 张水生笑着喊了一声:“哥。”

    张云生看弟弟精神很好, 就知道这次南方之行很成功,他也笑了,“刘姨,你们还没吃饭,我去给你们做饭。”

    刘大银也不和张云生客气,笑道:“那几麻烦云生了。”

    张水生在一旁叫道:“哥,你不用做了,去外面的街上买上一斤油条,两碗豆腐脑就行。”

    张云生看了看弟弟风尘仆仆的脸,“我这就去。”

    张水生和刘大银连北屋都没进,直接来到做西服的屋子里。

    刘大银和张水生不在的这几天里,几个工人也把屋里收拾的很干净,做好的服装,裁剪好的布料分别整齐的码在一起,地上也扫的很干净。

    刘大银走到做好的西装钱看了看,他们不在的这几天,来领活的人更多了,这些西装恐怕得有大几百套了。

    刘大银数出一百套西服,那人又数了一遍,确认数目对,他爽快的掏出钱,给了刘大银。

    交易完成,那人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放到桌子上,“我叫张建国,这是我的名片,以后你们厂子里要是有了什么新样式的衣服,一定要通知我。”

    张水生把名片收好,“当然了。”

    张建国拿了衣服没有马上走,和张水生交谈起来,他说来一趟省城一趟不容易,问以后能不能他汇款来,张水生从省城给他发货。

    这个问题张水生和刘大银早就商量过了,当然可以了,只是每一件要加一块钱的运费。

    张建国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

    他来省城的话,来回就要耽搁一天多的时间,他卖一套西装大约能赚三十块钱,一天能卖二三十套呢,现在整个京市,除了专供外宾的友谊商场,可就他这里有西装,这耽误一天就得少赚□□百块钱,这一套加一块钱的运费,他也不吃亏。

    送走张建国,张云生买油条豆腐脑也回来了。

    张水生坐在椅子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说道:“还是家里舒服。”

    张云生从屋里拿了两个碗,把豆腐脑盛上,手还抽了个空拍了张水生一下:“这要吃饭你,还伸懒腰,不怕刘姨笑话。”

    张水生笑道:“我什么模样刘姨没见过,好了,哥你去。”

    刘大银和张水生吃饭,张水生的表哥也过来了。

    他表哥叫杨松林,是他大姑家的孩子,人长得人高马大的,往那儿一站就跟铁塔似的。

    这表哥还没有工作,张水生把他喊来当保安门卫,顺便干点零活,一个月给三十块钱的工钱。

    张水生边吃饭边问他表哥西服作坊的事,杨松林边干活边跟他说话。

    吃完油条,喝完豆腐脑,张水生洗了洗手就去睡觉了啦,昨晚在火车上他一宿没睡,再不睡觉他的眼皮就要打架了。

    倒也奇怪了,他以前自己一个人做买卖的时候,就是两天两夜不睡觉他都没事,现在有刘姨在,他这心里就跟有了依靠似的,一夜睡不好就困得不行。

    这一上午来拿活的人不少,刘大银记账结算工钱,空闲还要和张水灵对账,一上午连一口水都没喝上。

    张水生起来了,刘大银把账本扔下,“水生,一会儿来交活的你给发工钱,我回家一趟。”

    张水生答应了,“刘姨,你去,要是累得话,下午你就不用过来了。”

    刘大银拿着自己的东西,摆摆手:“没事,我这不累,下午还能过来。”

    好几天不回家,家里的一切还是老样子。

    李三顺带着开元守着门市,见到刘大银回来,赶紧放下手里的蒲扇,上前把刘大银手里的小包接过来,问道:“路上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家里没什么事?留柱带着孩子去医院了?”

    李三顺回道:“嗯,家里没什么事,就是我看鸡爪比烧鸡卖的还要好,专门跟小陈说了,要是有一年以上的鸡爪子,新鲜的就给我送来,八毛钱一斤。”

    “三顺,没事我就先去歇一会儿。”

    李三顺摇着蒲扇,“你赶紧去,午饭也不给你留了,你什么时候起来我什么时候给你做。”

    家里的床就是舒服,刘大银昨晚在火车上睡了一觉,回家一沾上床,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西装一天能出将近两百套,而且每天的产量还在逐渐递增,刘大银和张水生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去一趟特区。

    这几天里,陆续有人找来进西装,张水生和他们约好,以后他们汇款,张水生给他们发货,不论要多少件,都是一件三十元加上一元的运费。

    他和刘大银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接收汇款和发货的事就交给张云生了。

    要不是张云生还得忙着学习,记账的事刘大银他们都想交给他。

    这次到特区,他们打算带一千套西装,不坐卡车坐火车去,西装则托运。

    张水生找人托关系办了一张国营厂货物的证明,要不人家火车站根本就不给托运。

    刘大银本来以为一回生两回熟,到了这特区她怎么也不会再次被镇住了,可一下火车,她还是惊了一下。

    怎么这么多的人呢,南来的北往的,举目望去,到处都是人。

    背着行李,操着不同口音的人。

    刘大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人,就连京市的火车站都没有这么多的人。

    张水生去雇了两辆车,这一千套西服,一辆板车恐怕拉不了。

    虽然上次和刘大银开玩笑说,五百套西服和他俩即使再加上一个人都能行,可拉着这么重的东西,板车不就走的慢了吗?

    这大热的天,谁也不想在外面多呆一会。

    他们来的还是上次住的那个招待所,张水生还是要了两个房间,这次带来的西服多了,他和刘大银的房间里各放一半。

    张水生和刘大银这次运气不太好,在服装市场领到的号码牌不仅靠近角落,还没有一棵树,只能站在大太阳底下。

    张水生抱怨道:“刘姨,这次咱俩得当烈日下的稻草人了,咱们该穿一件长袖的衣裳来了,今儿在这里晒一天,还不得晒掉一层皮。”

    刘大银把西装摆上,说道:“等一会儿都摆上摊子,你去买两件长袖衬衣,一件也就十多块钱,两件也就二十多块钱,咱们就不受那个罪了。”

    “刘姨,我发现你大方了,”张水生把纸板摆上,已经热得出了一身汗,他喝了两口水,把水壶递给刘大银,接着说道:“咱们刚认识的时候,你可是抠的不行,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现在倒是好了,花二十多块钱买两件衣裳都眼也不眨了。”

    “以前那是穷,要是有钱谁也不愿意抠。”刘大银把水壶放好,“水生,我感觉咱们这西装一定得好卖。”

    张水生收起玩笑,换上一副正经样子,点头附和刘大银的话,“我也觉得咱们这西装得好卖,你看只要买过一次咱们的西装,那就一定回来买第二次,第三次。要是他们卖的不好,还回来买干什么?这一个两个卖得好倒是没什么,可都卖得好,证明咱们这西装现在是市场的畅销货。”

    刘大银和张水生觉得西装会好卖,可没想到会这样好卖。

    他们摆好摊子不久,就有一个人来买西装。

    “原来你们的摊子在这里啊,我都在市场转悠一圈了,这才找到你们。我要一百套西装。”

    张水生和刘大银赶紧给人数出西装,刘大银边干活边问他:“听你的意思,你这是特意来进我们的西装的,这西装在你们那里很好卖?”

    反正这两个摊主只批发不零售,跟他也没有什么竞争关系,再说了,他们搞批发的,卖的好不好,批发的人多不多,就是他不说,他们心里也会有个大概。

    买西装的人实话实说道:“这西装现在可紧俏了,我好不容易才从卖西装的人嘴里套出话来,说是在特区的服装市场进来的,我在这个市场都转悠两三天了,终于把你们等来了。”

    刘大银和张水生还没给他包好呢,又来了一个人,张口就要四十套西装。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