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君臣之道

小说:鬼谷神谋 作者:青虫月二
    第一百七十一章君臣之道

    一行车驾向着军营缓缓驾去,一共三辆马车,三辆皆由八马拉车。

    从外观来看毫无区分,都是吴王坐驾的模样,前前后后一共有一百兵甲保护着,让人分不清吴王所乘车驾。

    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同乘一车,也算君臣一体,并没有分开来坐。

    吴王端坐在正中,两侧分别是伍子胥与孙武,中间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沏好一壶茶,一路上也可以喝茶共叙。

    吴王听着前后的吴国铁甲马蹄之声,看了看孙武道:“孙爱卿,你是否过于小心了。

    在吴国境内本王出行,还没有必要如此劳军动众。”

    吴王向来万事节俭,不喜欢奢华,也不太讲究排场。

    可孙武如此安排还是让吴王有些觉得过于宣扬。

    “王上,此时吴国有奸人作崇,孙将军此行仅布了二百军士保护王上,在列国之中已算是少见的。

    但凡列国王上出行郊野最少也有千人护卫。”

    吴王看了看伍子胥,微微一笑悠悠说道:“伍爱卿,你们三位吴国重臣,有时本王十分喜欢,能够相互理解,而且分工合作,并不争权夺利。

    而且在有的事上,也能处处帮衬,就如同刚才。

    其实伍爱卿自然知道孙爱卿历来用兵在于奇,虚实相生,并不在于明面之上。

    这一路之上,马行顺利,而微有尘土飞扬,这说明孙爱卿在这方园之内,早已布好至少千人。

    伍爱卿明知如此,却还为孙爱卿说话,实让本王欣慰。

    可于太子之选上,本王却有些忧虑。

    有些事此时君臣一车,本王有些事也想跟伍爱卿一讲,不知伍爱卿可否愿听?”

    伍子胥一听,知道王上要在此车里把太子之选确定,心里虽然不愿意,可却不得不接受。

    “还请王上示下,老臣恭听。”

    伍子胥双手作揖,看着吴王。

    “想当年爱卿从晋国而来,胸有千壑之志,无处可伸。

    那时我刚助王僚登上王位,得爱卿厚爱,投奔于我,为本王出谋划策。

    与本王也算是亦君臣之间,也是朋友兄弟之交。

    本王对爱卿十分尊重。”

    吴王首先从伍子胥投奔来时说起,也是想溯古思源,让伍子胥从那时开始回忆。

    “谢王上赏识,老臣奉王上为尊,也是尽人臣之责,不敢有求与王上平交之谊。”

    伍子胥当然也识得实务,虽然吴王如此讲,可并非真的就会与臣下称兄道弟。

    只是体现吴王不忘本,也不忘恩之情。

    “那时本王也胸怀大志,后来有爱卿相助,夺得王位。

    再经爱卿举荐得伯爱卿与孙爱卿,吴国更是如虎添翼。

    本王深恤伍爱卿在楚国之仇,与三位爱卿亲率大军攻入楚国国都,这该是吴国从来也未有的荣耀。

    也是楚国从未有的耻辱。

    就算是当年晋国强盛一时,大胜楚国,也未能攻入楚都。

    可本王在三位爱卿辅佐之下,却实现了中原列国无法实现的大业。

    吴国也因此而强大,让列国胆怯。

    这些年得三位爱卿辅佐,吴国国强民富,在列国之中也是显赫一时,无出其二。

    只是伍爱卿也该知道,若从战略角度而言,楚国与吴国相依,共同抗北,吴国本不该一直与楚国为仇。

    毕竟楚国地域辽阔,物产丰盛,百姓安居富足,纵横之域皆比我吴国要长宽。

    所以那一年攻入之后,夫概自立为王,越国出兵,秦国亦出兵。

    吴国兵甲深入楚国,不得不前后受敌,这才无功而返。

    伍爱卿那一年你也掘坟鞭尸,算是为尔父、长兄报了仇。”

    伍子胥听吴王缓缓讲着过往,也十分耐心的听着。

    吴王所说都是事实,而且此车中三人正是当年一起征伐的。

    “谢王上体恤老臣家仇,老臣时刻不敢忘王上大恩。”

    吴王听伍子胥说完,也是微微一笑,又接着说。

    “吴国能强,自然与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恩隙有关。

    当年楚国强大,晋国为在南方牵制于楚国,而扶持于吴国。

    这才有伍爱卿先入晋而再入吴之事,可伍爱卿你可知,纵然如此,在南方诸列国之中,北方诸国没有一国愿意吴国吞没楚国的。

    若是这样吴国为成为列国之中的巨无霸,成为北方诸国的眼中之盯,日久必将一统大周天下,改朝换代。

    这也是北方列强不愿意看见之事。

    本王也知道伍相国之志,也近于如此。

    可有的事实却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时与势。

    就如同这几百年来,先齐后宋、再秦、晋、楚兴盛,列国之强,也是强于一时,并没有长久之策,也并没有长盛而不衰之理。

    吴国在越国之前,楚国之边,北有宋鲁、齐,西有秦,并非有据之地,腹背有敌。

    而此时的越国非当年的越国,越国之强已达当年吴国之盛。

    若再与楚国仇怨,则两攻不下,则越国必趁势北上。

    越王勾践野心也是称霸于列国,甚至于取周而代之。

    吴国本已前有虎而后有狼,若身边再凭添一个狮子,那将陷吴国于无尽的苦难。

    大周初年,共赏七十三个封地,现如今已不足二十。

    正是强国非一日之盛,灭国却只在一夕之间。”

    吴王眼光长远,其实早就已经看清楚吴国现如今之势,所以他才会与鬼谷王禅接触,也才会理解王禅的分析,并非没有主见之人。

    他之所以也想与楚国相交好,其实一是在自保。

    二是在压制越国,没有楚国之忧,甚至吞掉越国。

    只有这样北方诸国才会没有办法。

    也只有这样,吴国才能后有后顾之忧,向北挥军,与北方列国共抗。

    甚至于灭越之后,才可能抗住北方列国压力,吞并楚国,真正的有机会取周而代之。

    这该是现如今吴国与列国相交之策。

    也是避免灭国的路途,吴王此时年暮,也在为吴国将来着想,避免因个人的仇恨而影响一个之判断。

    “王上所言也是事实,可依王上所言。

    若要有利于楚国,楚国自然还是与越国结盟,对抗我吴国,这才可能对两国最为有利,于吴国不利才是。

    为何楚国灵童王禅所言,吴与楚国交好,这于楚国有何好处呢?”

    吴王一笑,看了看伍子胥道:“伍爱卿,你当年有海阔之胸,容人之量,为何这一次却不能相容一个小小的鬼谷王禅呢?

    刚才本王所说并非他之全意。“

    吴王说完,看了看孙武,见孙武也只是默然不语,又接着说。

    ”鬼谷先生是楚国人无疑,虽然年少,可他却比本王看得要远,至少要远十年以上。

    吴与越与楚,三国相交,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鬼谷先生此时知道,若楚国与越再联盟,越国必然攻吴。

    若吴国因内乱祸国而被越国趁虚而入,则有灭国的可能。

    若此时吴国灭,而越国强,楚国因为与吴国相争多年,兵甲不足,处于弱势,则无力对抗越国,同样面临被吞灭的危险。

    孙爱卿有言,兵者国之根本也。

    楚国若无吴国牵制于越国,那么吴灭之后楚国也会步入后尘。

    所以只有吴国压制于现在的越国,才会让楚国有喘息之机。

    而若楚国与吴国交好,那么吴国也才有机会消除后顾之忧,这是相互牵制之理。

    列国形势也非不可变也,此一时而彼一时。

    楚国当年就是因内祸才让吴国有机会攻入楚都,强楚只因一次战败,就需十数年时间来恢复。

    再何况于吴国呢?

    想当年齐国强盛一时,是因为君臣团结,内无祸而外则无忧。

    吴国在本王与三位爱卿治下,才有如今的强盛,伍爱卿可知本王为何要设三位重臣。

    其实与刚才本王所讲是一个道理。“

    吴王边说这看着两位重臣,知道他们对这些形势并非无睹,而是十分认同之事。

    ”你与孙将军虽然一个治军一个治国,而伯太宰管理列国之交与宗室事务,则相互牵制。

    本王并不会让你们其中一人坐大,而权倾朝野,影响整个吴国大计。

    三人牵制比之两位权臣要稳固得多。

    于国也好,于你们作为臣子也罢,都有保证。

    而吴国也才能尽展三位之才,正是相辅而相依的道理。”

    吴王再次长长的,慢慢悠悠的说着,边说边喝着茶水,也算是与二位重臣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并不忌讳。

    由此看来吴王阖闾本就是胸有大志之人,并不会因一时得失与恩怨而失了判断,也并非没有主见之人。

    他之所以依重于王禅,其实也早就有了自己的考量,吴、楚、越之间,吴与越有同样的野心,所以难与交好。

    可若吴国欲图强,则与此时弱势的楚国相交,是最好的时机。

    他相信王禅能在楚国也掀起风云,这吴楚相交搭桥连线,共抗越国。

    正是时也势也,一时一势。

    “老臣明白,此一时而彼一时,老臣一切听王上安排,并无异议。”

    吴王再次一笑,心情大好,并不像是连失两位至亲之人。

    “伍爱卿,你虽然嘴上如此说,可你却并非像孙将军。

    孙将军行武之人,并不善长于苟同他人之见。

    若今日本王不能说服于你,本王也于心不安。

    山儿空有其名,这不管是他人所言,还是本王主见,但有一点本王可以透露与你还有孙爱卿知道。

    蹶由王叔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幽冥杀手组织的尊主。

    他支持于山儿其实也是另有它图,并非单纯只为山儿,为了吴国的将来。

    伍爱卿你可知道,到现在为止,难道你还要支持山儿吗?”

    吴王把秘密透露给伍子胥与孙武,就是要让两人知道此中事情的复杂性。

    要让伍子胥明白,若是选择公子山将来当上吴王,也不一定会善待于他,因为公子山还不是最终能做决定之人。

    “王上,这是不是鬼谷王禅所说,难道他真的没死吗?”

    “伍爱卿,刚才本王已经说了,鬼谷先生之智比本王还要看得远十数年。

    依他之智,若得本王支持,任谁也不可能在吴都抛起风波。

    吴国将来要与楚国交好,正面对抗越国,这样才能除掉后顾之忧,只有差儿才能实现此愿。

    也人有差儿才有此志,能够对抗于越国,保吴国平安。

    若不然本王是不会让波儿如此轻易死掉的。”

    吴王语气坚决,也不容伍子胥再言,这已算是给伍子胥最后的一点提示。

    那就是明确了吴王本人的意思,让伍子胥有机会改弦易张,这样才能与新的吴王相处融洽。

    而不会因为太子之选而有嫌隙。

    并且吴王也再次展露了吴国将来的谋略,那并非只是想相安了事。

    而是要去除西边的楚国威胁,而把精力放在越国之上,若吞灭越国。

    而楚国又不能恢复强大,那么吴国也就有机会吞并楚国。

    到那时就算北方列国一起攻伐吴国,吴国也有能力对抗,也才有机会真正的称霸于列国。

    少年志远,而暮年志坚,并不会有所改变。

    吴王阖闾如此隐忍,可以说亲手制造了两个儿子的相残,也只是为了长远之计,不想吴国再现当年他夺位的情形。

    伍子胥一听,心里也是徒生悲哀。

    他对于吴国将来能否称霸列国,甚至取周而代之并没有太多的奢望了。

    年岁已大,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可他年轻之时发下的宏愿,灭楚的决心也是一直未有改变。

    之所以如此图强于吴国,也是想再有一日挥军西进,一举灭了楚国,实现当年他的愿望。

    此时吴国长长一段倾心相谈,也是肺腑之言,于时于势都是吴国之选,他也没有反驳的理由。

    “王上,鬼谷王禅其智天下无双,若不能为吴国所用,时势一变,也将成为吴国之祸,还请王上慎虑,非老臣与之有任何恩怨之私。”

    伍子胥此时说得也是实话,鬼谷王禅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是大才之人,可若不能所用,也会成为最大的威胁。

    “伍爱卿难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鬼谷先生吗?

    不论其对时势的把控,就依其武技,大周天下还难有人与之匹敌。

    本王对鬼谷先生也是又爱又惧。

    爱之此时一心为保吴国不乱,能与楚国交好。

    惧的是若他回楚国,楚国自然也会因他而强,那时他又会成为吴国亲新患。

    可他即是天传闻之中的天赐灵童,本王又能如何,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

    本王也只能顺应天意而已。”

    吴王最后也说出自己对王禅的看法,实也是庆幸之中的无奈。

    感觉得到王禅将来的威胁,可却没有办法将其置于死地。

    就如同越国传来王禅之死的讯息,吴王也是十分矛盾。

    此时伍子胥提起,也让吴王不得不感叹,毕竟他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若回到年轻之时,他或许可以成为王禅的朋友,可现在已经没有了办法,两人相交,只能是相互成全之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