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姜兴死了,新王姜文被刺杀了。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宁国死了两任国王。
这下,整个宁国彻底动乱了。
人们都在怀疑姜文的死是其他几位公子的手笔,但是却已经没人去追查此事了。
因为王位又空出来了。
这几位公子又有了机会。
按理说,姜文死后最有希望成为新王的应该是姜麟,毕竟他是当朝丞相的外甥,然而剩下的几位公子竟然联合起来,发动背后的势力一同举荐三公子姜严为新的宁王。
这下姜麟不干了。
他在受封平君候之后就来到了封地,结果刚到领地还没安顿下来就听到姜文遇刺的消息。
姜麟先是大喜。
这姜文死了王位不就该是我的了吗!
姜麟立马写了封信联系舅舅,让他在朝堂上举荐自己为王。
然而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姜严称王的消息。
这让姜麟怎么能忍,当天就发布全国公文,称姜严王位不正,是伪王。
几日后,姜麟于丰泰城称王,定都丰泰,与汝昌姜严南北对峙。
丞相一脉的官员也早就偷偷离开汝昌来到丰泰,组建了一个新的朝廷。
从今以后,就出现了两个宁国并存的局面。姜严的宁国被称为北宁,姜麟的宁国被称为南宁。
这还没完,半个月后,常年驻守在西部边疆的九公子姜明率兵占领了宁国最西方的白山城,于白山城称王。
一国三王!
此后,三位宁王就开始争夺起地盘来。
姜严与姜麟各有朝廷支持,领地也大,看上去好像占尽优势,然而姜明手中却握有重兵。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姜明就从一座白山城开始,陆陆续续占领了周围的几座大城,一跃成为势力最大的一个。
姜麟和姜严各自都有朝廷,于是站在大义的角度压迫姜明,批判他为反贼,然而却没有丝毫用处。
除了王室外,宁国其他一些像许聪这样的诸侯,都守在自己的封地看戏,丝毫没有参与这场斗争的意思。
姜严和姜麟也知道自己单打独斗敌不过姜明,于是便联合起来,这才能与之抗衡。
这下子,宁国又进入了短暂的宁静期。
然而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许聪又开始暗中搞事情了。
他派人暗中前往宣国,送了一封密信给宣国国王。
宣国是与宁国相邻的一个国家,坐落在宁国西部。
两个国家实力相差不大,又因为领土接壤,所以两国之间一直摩擦不断。
一百多年前,两国还爆发了一场大战,导致两个国家都元气大伤。
之前姜明就是镇守西疆,防备宣国的。
许聪的这一封密信,就是想要说动宣国出兵,趁着宁国分裂派出大军进攻宁国。
当然,他肯定不是用自己的名义写的密信,而是借用姜麟的名头。
许聪曾专门研究过他的字迹,模仿起来自然不在话下。
密信上,他先是介绍了宁国目前的形势,然后以讨伐姜明的名义向宣国借兵,希望宣国能够出兵相助,并且许诺在剿灭反贼姜明之后割让两座城池给宣国。
许聪相信宣王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他对宣国的国王赵恒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是一个有很大野心的国王。
果然,一个月后,宣国突然对宁国发兵五万。
很快,大军压境。
姜明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争地盘了,赶紧率军回防边疆。
他本以为,自己兄弟几人争夺宁王之位是自家事,面对外敌的时候应该一致对外。
但是姜明没想到,他的大军前脚刚从内地撤回边疆,姜麟和姜严后脚就派人占领了这些城池。
最让他愤怒的是,他带领将士们在边疆浴血奋战,国内的两兄弟竟然断了他们的补给。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军打仗,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断了补给后,原本就苦苦抵挡的士兵们彻底崩溃了。
宁国军一溃而散,再也抵抗不了宣国的进攻。
“姜麟、姜严,你们该死!”
兵败之后的姜明红着双眼,仰天怒吼。
愤怒到发狂的他索性直接放弃了边疆,带着残余的部下又杀回了宁国内部。
然而失去了大军的他只能是无能的狂怒,根本就无法攻破城墙。
另一边,宣国的大军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地攻占宁国的土地。
姜麟和姜严根本无力抵挡宣国的进攻,只能节节败退。
很快,大军就打到汝昌城下。
汝昌以西的领土已经全部沦陷了,就连姜麟也逃到了汝昌。
“完了!”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一大片军队,城墙上的姜麟和姜严面如死灰。
高大的城墙并不能抵挡大军,两人知道今天恐怕是难逃一死了。
就在这绝望之际,宣国大军后方却突然杀出另一支军队。</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