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思索了片刻,莫邪才缓缓开口道:
那么这个问题却是又得回到之前那个话题了。
是什么?吴润少将有着迫不及待的问到。
你们信鬼神吗?莫邪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看着眼前三人,见他们三人一脸古怪的神色,莫邪哈哈一笑继续道:
那我换个方式说好了,就从东方传统文化中的《周易》说起,这个你们该不会陌生?
听见莫邪这么说,三人都是频频点头。见状,莫邪点头道:
在《周易》之中有多次提到鬼神的说法。其中,《说文》中道:“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从厶。〓,鬼头也,象形。畏,恶也。鬼头而虎爪,可畏也。”
古人又有“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之说。
“夏尚忠”指夏人忠于社会,崇尚为社会谋福。“商尚鬼”则指商人重鬼神迷信。商时流行的鬼神迷信中的鬼,是祖先死后而成的,是神的一种。“周尚文”指周人崇尚的是人文或文化。
再看现今据许多学者统计,《左传》直接提到鬼神的地方有58处,但其中怀疑鬼神或降低鬼神地位的只有6处。
说明春秋时代尽管对天命鬼神已成一怀疑思潮,但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仍被上帝鬼神观念所统治。
孔子的《雍也》中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且在《礼记》中,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大多数学者认为,孔子所谓远,绝不是与近人相对立的远避之意,而应该是一种人与鬼神之间合乎中庸之德要求的关系。
孔子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明显地突出了人事对于鬼神的优越位置,强调尽人事是敬鬼神的前提条件。
并且,东汉郑玄在《周易郑氏注》中,对“鬼神”这个名词作了合理的猜测: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精气谓七八也,游魂谓九六也,七八木火之数,九六金水之数。
木火用事而物生,故曰:“精气为物”;金水用事而物变,故曰:“游魂为变”。游魂谓之鬼,物终所归,精气谓之神,物生所信也。
言木火之神,生物东南;金水之鬼,终物西北。二者之情,其状与春夏生物,秋冬终物相似。
京房之所说: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八纯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符合“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意思。
今人南怀瑾说,有没有鬼神、灵魂的存在?这不是物质的,不是唯心亦不是唯物。我这样说,你们可以理解吗?
可是这只是我们东方古代那些剔除的糟粕不是吗?吴润依旧是有着自己的见解。闻言,莫邪则是笑到:
谁说只有我们东方人有这种想法的?文明一定趋同,文化必须求异,就是这个道理。
并且,外国人也早就对我们东方的鬼魂有了解释和研究。而且,外国人现在对灵魂的研究有一个名称叫“超电磁波”。
超越了现代物理科学的范围,原子、电子、核子都不能了解它的,这就叫灵魂。
在我们是认为有的,但它是“精气为物”,心物一元的。
什幺是精?什幺是气?如何构成物质方面的东西?“游魂为变”,物质以外,我们的身体是物,宇宙中这个物理世界都是物。
可是唯物学家,认为世界一切唯物,还有另一半,他只认出了一面,没有搞清楚。
他们把精神,也向唯物方面拉。西方哲学中有认为一切都是唯心的,只认了一半。
“一切唯心造”拿不出证据,科学讲证据,可是精气为物讲物质的道理,“游魂为变”讲精神的道理,这几句话又产生一个大问题了。
这里承认有鬼神,这个鬼神是心物一元的功能残余力量所形成,所以晓得鬼与神,鬼是鬼,神是神,以道德为标准分为两种。
所以到了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从历史的轨迹上,无论是东方人,亦或是外国人,他们都是承认鬼神所在。
然而,我们东方先辈却是早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打破了这条禁锢世人的规则,踏足了那无人可以跨越领域。
而,所谓科学在这一现象之上就显得太过苍白无力。
莫邪这样新意的理论观点对于他们的冲击很大,饶是方平此时也是有些接受不过来,他转移了这个话题道:
可是你似乎还是没有说你身上的那股杀气是如何来的!
见他一直强调这个话题,莫邪则是摊了摊手道:
所以说你们太以主观意识为主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果然是对人人都有束缚作用呢。
还有,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所散发出去的是杀气了?似乎这一切都是你们臆造的?
这……吴润少将有些无语,好像的确是这样,从头到尾莫邪就没有承认过。不过,他还是开口道:
可是那…
他话刚说到一半就被莫邪打断道:
那是煞气!
煞气?
这个词语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只不过他们几人依旧是不明所以的看着莫邪。
莫邪点了点头接着道:
这是自然,杀气和煞气是有本质的区分的,你们只不过是先入为主。
莫名其妙的将其归为了杀气。
莫邪摊了摊手,众人闻言也是愕然,随后一直眉头紧皱的何老道:
那你能说出这两者区别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