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更]135

    陆悬在西域热热闹闹的搬家, 准备搬完家都稳定下来之后就去找大宛的麻烦。

    而刘谈则在小朝会上面对众多反对的声音。

    说实话,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人气这么高。

    刘彻在小朝会上将他要就藩的消息扔出来之后, 也没想要跟大家商议, 只是说要选国相和御史大夫。

    至于这两位以下的官员, 这个是可以让诸侯王自己选的。

    当然一开始配置班底的时候,自然也是刘彻给儿子准备好。

    他前几个被扔去封地的儿子都是这么操作的。

    结果这个议题刚扔出来, 那边就已经有人带头反对了。

    因为丞相之位空缺, 所以最先站出来的居然是御史大夫。

    刘谈十分震惊, 之前御史大夫可是对他搞温室颇有微词的,怎么现在又开始站他这一边了?

    不……不对, 也不算站在他这一边吧,反而说是在阻挠他。

    因为御史大夫直接站出来铿锵有力说了句“臣以为不妥!五皇子有功于国, 于情于理都不当将封地设为朔方州!”

    他一站出来,其他人也都跟着站出来纷纷表示不妥。

    刘彻含笑看了刘谈一眼问道“如何?”

    大臣们一时之间都有些意外, 全都看向了刘谈。

    刘谈此时也是哭笑不得,他本来以为说服刘彻就已经够了,万万没想到居然还要再说服这群大臣。

    虽然这些人的确都是为了他好,但是……也太难了一些。

    刘谈轻咳一声“朔方州也是挺好的地方……”

    “陛下怎能如此行为!”御史大夫没回应刘谈, 抬头谴责地看着刘彻。

    刘彻轻笑“这可不是朕的主意,是他自己一定要去,连朕都无法说服, 若你们有信心, 顺便帮朕说服他好了。”

    大臣们一时之间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太相信刘彻说的话。

    刘彻现在哪怕说不上是独断专行, 却也比那个好不了多少, 他打定主意的事情, 他觉得不对的事情,那是谁都没有办法让他改变主意的。

    五皇子这是做了什么连皇帝都妥协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宠爱能够解释得了啊。

    刘谈迎着众位大臣的目光,一时之间头皮发麻,对于别人而言想要说服刘彻很难。

    但对于刘谈而言,反而没有那么难,刘彻又不是不讲道理,真让他觉得没问题,他也是会同意的。

    可朝中大臣就没那么好忽悠了,主要是他们人多,想法还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到时候他就需要把所有人都一一说服才行,那只怕没有舌战群儒的本事都别想了!

    刘谈也是没想到只是就藩而已,朝中大臣竟然这么反对,这个世界怎么了?难道他们不觉得宗室都是蛀虫吗?

    他一边纳闷,一边摆出了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抢先喝道“诸位先听我一言!”

    别的不说,这一声倒是真的把众人都给镇住了,刘谈环视一周说道“朔方州是我要去的,我也想的很清楚,至于缘由,也不过就一句话而已君王担社稷,皇子守国门。”

    朝堂之上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刘谈继续说道“我知道朔方州是危险之地,但正因如此,我的父皇,我的兄长都在为了大汉劳心劳力,我也不想坐享其成,我也没别的本事,但听闻自从劫国一战之后,之前蠢蠢欲动的西域小国都安分了不少,更何况大汉如今与左大都尉也有密切往来,我在那里或许也能起到一点作用。”

    他说完这句话观察着众人的表情,发现一部分人若有所思,一部分人连连点头,还有一部分……正在擦眼泪?

    前两个他还都理解,那些擦眼泪的都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这里面居然还包含御史大夫。

    哪怕汉朝的御史大夫没有后世那种督察百官之权,但也是实权人物,这样的人经历宦海沉浮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感动到?

    御史大夫一边拭泪一边念叨了一句“君王担社稷,皇子守国门。”

    刘谈这才恍然,原来是被这一句给击中了。

    这倒也正常,实际上在汉朝文武官员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比如说丞相们很多都打过匈奴,或者说历史遗留下来的军功最重才是大家都默认的。

    在这种情况下,热血一点的口号总是能更触动心弦。

    刘谈有些心虚,实际上这句话是他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给转化来的。

    不过原话他可不敢说,这句话原本指的是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真要说出来他怕是要被关小黑屋,还想就藩,做梦吧。

    改一改挺好的,还能拍一下刘彻的马屁,歌颂他为了大汉十分辛劳。

    刘谈想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刘彻,果然看到刘彻唇角微勾,显然是心情很不错。

    御史大夫又念叨了两句之后,抬头说道“如此,让皇子领朔方一州着实寒酸了一些,朔方州人口不丰,不足以为国,还请陛下三思。”

    刘彻看了刘谈一眼干脆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将并州和凉州一并作封地为北境国,封五皇子为北境王。”

    刘谈听后顿时愣住,并不是因为刘彻真的把西凉,也就是如今的凉州给了他,最主要的是连并州一起给了他!

    从舆图上来看的话基本上就是将后世的整个内蒙古都给了他当封地!

    这地方可也太大了一些。

    刘谈有些不安说道“这……这是不是太大了?”

    一旁的刘据立刻说道“不大,那地方地广人稀,不过九十多万人口。”

    不过……九十多万……

    刘谈再一次觉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九十多万啊……一瞬间他就觉得亚历山大,这要怎么管?

    他咽了口口水,难得有些退缩,之前他只想着去了封地就自由了,甚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他是要负责这么多人的生死存亡。

    不过很快他忽然想到,就算他想负责也要看国相让不让才对。

    到了这个时候,刘彻已经将诸侯国的权力基本上都抓在手上了,诸侯国国内事务都是由国相处理,很重要的御史大夫也是由朝廷指派。

    至于下面的官员虽然可以自由任免,但实际上就算任免了又怎么样呢?国相地位坚不可摧啊,那些人就算一开始对诸侯王心存感激,到最后也会向国相倒戈。

    这么说吧,国相干得好了,说不定以后是能够升迁到朝廷的,国相虽然说是相,但实际上俸禄两千石,真要对比的话也就是九卿副手这个级别,还是有升迁之路的。

    若是能入了国相的眼,届时带到长安比什么不强?

    所以现在的诸侯王实际上唯一的权利就是跟国相要税,毕竟封地的税收都是他们的,别的就……自己一边玩去吧。

    这也是刘谈非要选朔方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这地方偏僻啊,还危险,一般人都不爱去,会跟着他去的人如果有能力那就是被排挤的,刘谈可以想办法施恩收伏,如果没有能力那就更好说了,想要架空他还不容易吗?

    更甚至没有能力的人或许会更想投靠他也说不定。

    不过,不管怎么说,封地他自己求来了,以后是好是坏都要自己担着。

    这一波过了之后才是进入正轨——任命国相和御史大夫。

    这个一般很少拿到朝会上来说,都是刘彻直接让有关部门选合适的人,这其中就是查看履历,然后找来谈话,确认对方有这个意愿并且方便,然后再将人名给报上来,最后刘彻选定。

    现在当朝选,基本上就是刘彻给刘谈设的最后一道坎。

    如果没有人愿意的话,他也不介意出尔反尔。

    君王担社稷,皇子守国门,这句话听上去的确很振奋人心,但谁的儿子谁心疼啊,大汉已经很强大,哪里还需要他的儿子去冒险?

    什么?你说燕王的诸侯国也跟匈奴接壤?

    宠爱的儿子跟不宠爱的儿子能一样吗?

    刘彻一向都很双标,到了刘谈这里是想办法不让他去,到了燕王刘旦那里就是在儿子写信诉苦的时候,则是直接发策文给刘旦,勉励他镇守边陲,成为大汉的藩篱辅翼。

    对于他这一点大家都已经很习惯了,所以当北境国国相这五个字摆在眼前的时候,许多人都面面相觑。

    感动之后理性回归,大家都不太想说话。

    能参加小朝会的官职都不低,大部分人不会成为国相,而那小部分人不是自身有潜力就是背后有势力,他们为之努力的是九卿的位置,所以也不会选择去当诸侯国的国相,但是无论让他们提名谁这都是在结仇啊。

    有许多人之前早就听到风声要给五皇子和六皇子封王,甚至皇帝给五皇子选了齐地为封地都已经传出来了,那个时候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争一争这个齐王国相的官职。

    现在……都哑火了。

    朝堂上一片安静,大家都知道不该这么不给五皇子面子,可也是真的张不了口。

    刘彻看向刘谈,刚想张口说没有国相,不能就藩,让他回去好好想想。

    结果还没张口,就看到有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

    刘彻抬眼看去发现居然是霍光。

    霍光手执朝笏,对着刘彻行礼说道“臣愿随北境王前往北境国。”

    刘彻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而刘谈则惊了。

    别说是他,就连刘据甚至其他大臣都有些震惊。

    霍光是朝堂上特殊的存在,谁都知道虽然现在他只是奉车都尉,上次那么大的功劳也只是给了个光禄大夫,但早晚会给个九卿部丞之类的官职,而未来九卿之位必然有他一席之地,甚至御史大夫或者是丞相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现在他说什么?要去北境国当国相?

    脑子没问题吧?

    刘彻问道“你想好了?”

    霍光正色说道“臣想好了,臣之兄长视剿灭匈奴为毕生目标,臣不才,文韬武略不及兄长半分,却也愿继承兄长遗志,辅佐北境王镇守边陲。”

    他说完之后朝堂上瞬间哗然,这一次比之前刘谈要求朔方州作为封地还要热闹一些。

    霍光这是当着刘彻的面表达出了要以刘谈马首是瞻的意思啊,这跟现在刘彻对诸侯王的态度基本上是相悖的!

    就算刘谈是刘彻的儿子,刘彻不太计较,可是太子呢?

    霍光跟太子哪怕没有血缘关系也是表兄弟,不过,结合霍光从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这件事情,大家一时之间也都有些微妙。

    没有血缘,也就意味着霍光很可能站到别人那边,难道是五皇子……

    不对,就算要选五皇子也不能跟着人去穷乡僻壤啊。

    刘谈都有些坐不住,看着霍光提醒道“你可想好了,西域什么环境你也知道,北境国不比西域强。”

    霍光洒脱一笑“臣已深思熟虑,还请陛下同意。”

    刘谈认真看着霍光半晌,确认他是认真的,便转头看向刘彻。

    刘彻显然比刘谈跟更了解霍光一些,他都没问霍光,只是看向刘谈问道“他说要跟你走,那你给他个什么官职?”

    刘谈果断说道“国相,我愿拜奉车都尉为国相。”

    这是顶级文臣啊,就算现在不是也是顶级文臣苗子,人都要跟他走了,难道他还舍不得一个国相之位吗?

    刘彻听后轻描淡写地说了句“那好,便命光禄大夫,奉车都尉霍光为北境国相。”

    众人????说好的朝廷指派呢?咋就让北境王自己决定了? w ,请牢记:,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