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
吴郡,乌程县,太平酒肆。
这天夜里,酒肆的老板许林照例收摊打烊。
刚准备休息,却听到有敲门声传来。
许林有些困了,便想将这人打发走。
可一块闪闪发光的银锭,把他这个愚蠢的念头打消了。
“掌柜的,给我备些酒菜。”那人道。
“好嘞,您快请进,我马上为您准备。”
许林赶紧把这位贵客请入店中。
进了店内,借着烛火,他才看清此人原来是个小道士。
而这个年轻道士正是刘寻。
请刘寻入座后,许林便去后厨准备酒菜。
等他再出来时却被吓了一跳,因为一只大猫正趴在刘寻身前的桌子上。
“这...小道长,这猫是您养的吗?”许林道。
其实在汉代,世人对猫就已不陌生。
只是那时猫还没被大量驯化,十七又比寻常的猫大上不少,这才让许林有些讶然。
“算是吧。”
刘寻笑着摸了摸十七的脑袋,被它恶狠狠地瞪了一眼。
许林顺了口气,将酒菜端上桌来,对刘寻道:
“小道长啊,你们道士都爱养这些稀奇的动物吗。”
“哦?掌柜的,此话从何说起啊?”
刘寻递给许林一个酒碗,请他一起饮酒。
“多谢道长,那我就不客气了。”
许林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点酒,边喝边道:
“也就几天前吧,我这里也来了一个老道,他就养了一只长毛野鸡。”
“咯咯......”
听到‘长毛野鸡’这四个字,十七莫名地怪笑起来。
“道长,您这猫还会笑?”
许林又被吓得一哆嗦,差点将手边的酒碗打翻。
“掌柜不必介意,我这猫有点毛病。”
刘寻无奈地摇了摇头。
......
小憩一夜后,一人一猫出了乌程,朝城南进发。
路上,刘寻想起昨夜酒肆掌柜说的事,不由问道:“十七,你和那野鸡认识?”
“当然认识。要不是我们互相通信,你哪那么容易找到这里。”十七道。
“这么说来,那个老道就是于吉吧,我的对手真是他?”刘寻又问。
“猫爷我有必要骗你吗。”
十七有些不耐烦,这个问题刘寻这几日已问过很多次了。
“饶了我吧,于吉的修为至少也跟我师父差不多。”
刘寻轻轻扶额,只觉脑壳疼得厉害。
“你师父不会给你安排个必败的比试。”
十七绕道刘寻身前,像人一般的直立起来,看向刘寻认真道:“小子,可别给我输了。”
见十七难得正经一回,刘寻很快明白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比试,他试探道:
“怎么,我要是赢了,你还能得到好处?”
“当然了。所以我才让你早点出来,趁于吉那老头还在山上的时候,设下点埋伏。”
十七依旧没什么具体解释,只是一双猫瞳隐隐发光。
......
数里之外的石城山上,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山寨。
此时,在这山寨的校场中,数百名披甲执锐的兵士正在操练着。
校场正前方是一处高台,其上站着一位满脸胡须的壮汉。
壮汉身边还有两人,一个和他长得颇为相似,另一个则是位骨瘦嶙峋的老道。
“于先生,您看我的兵士如何啊?”壮汉开口道,态度很是客气。
“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于吉平静地看着台下众人,语气冷漠。
被如此嘲讽,那壮汉竟也不生气,反而逢迎道:
“于先生说的不错,所以白虎才请您炼制了几颗丹药。兵不行,将总不能也不行吧。”
于吉不置可否,淡淡道:“丹药严寨主既已得到,是不是该把贫道的弟子放出来了。”
严白虎大笑道:“哈哈,那是自然。严舆,快去把先生的高徒请出来。”
“是。”
余下那名男子应了一声,随后匆匆离开。
少顷,严舆带着一位年轻道人回到了高台上。
这年轻道人相貌倒也尚佳,只是脸色不太好,衣服也有些破烂。
他见到于吉后,把头一低,怯生生地道:“师父,徐萍知错了。”
于吉并未理会徐萍,对严白虎拱手道:
“严寨主,此间事情既然已了,贫道可以离开了吧。”
“先生请自便。对了,严舆,将那二百两银子拿给于先生。”严白虎道。
“不必了。不过严寨主,丹药是外物,靠它提升实力,会对身体有损,请你好自为之。”
说完,于吉转身离去,徐萍则蹑手蹑脚地跟在他后面。
待这师徒二人走远,严舆凑到严白虎耳边,小声道:“大哥,要不要把这两人做掉?”
“做掉?哼,你可真是无知。”严白虎面带嘲弄。
“你以为我留得住于吉?要不是他自视清高,又是他徒弟犯错在先,他哪能为我炼丹!”
严白虎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小心地将其打开,里面是三枚颜色各异的丹药。
他拿起其中一枚,爱惜地把玩起来,口中喃喃道:
“严舆啊,有了这东西,就算是咱们,也能在这江东有一席之地了。”
。
&amp;amp;bp;&amp;amp;bp;</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