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婚的消息到底没能瞒住苏芷若,猛然听她提起,萧景淮惊得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地向她解释,这绝对不是自己的意思。
看他急得面红耳赤的样子,苏芷若忍不住笑了:“瞧把你吓得,我当然知道不是你自己愿意的,不过皇命难违,现在有什么办法拒婚?”
萧景淮沉默了一下,说:“芷若,如果我说我想要搏一搏,你怎么看?”
乍一听他说,苏芷若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所指的搏一搏是什么意思,可看着萧景淮幽深的眼睛,她突然明白了。
“如果这是你深思熟虑过的决定,那我愿意陪你一起走下去!”她斩钉截铁地说道。
很快,皇帝的赐婚圣旨正式进了邪王府,而随即传出的就是邪王抗旨的消息。
皇帝震怒,下令御林军将邪王府团团围住,只许进不许出,任何人都不例外。
这下子京城流言纷纷,有人说皇帝乱点鸳鸯谱,谁不知邪王同苏家小姐情深义重。也有人说是邪王不知好歹,公主和废丞相之女,傻子也知道选公主。
就在京城流言蜚语正盛时,昌平长公主的轿子停在了邪王府门前。
她身份贵重,又自称是来做说客的,御林军也不敢真的拦着她,只好放她进去。
昌平长公主忧心忡忡,已经几日不得安眠,她作为皇室的公主,对当今皇帝自然有维护之心,可她同样也知道皇帝的不合格,若再这样僵持下去,不管是对皇帝,还是对朝廷对百姓,都不是什么好事,这天下一乱,一直虎视眈眈的邻国又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些话她同皇后说了,也推心置腹地同皇帝说了,甚至请了宗室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同进宫,可是皇帝就是执意要将萧景淮的羽翼折断,试图将他困在京城,做一个只能看公主和皇室脸色的驸马。
但是萧景淮是什么人,他天生就是狼群中的头狼,是天空中翱翔的飞鹰,以他的性格和能力,又怎么会坐以待毙。
只是近几年天下太平,就让皇帝空前自大起来。
现在天下百姓心里,护着国家的不是皇帝,而是邪王!
昌平长公主不待下人通报,就步履匆匆的来到王府后院,她怎么也没想到,外面已经乱成一团,而当事人萧景淮这会儿却一脸淡定的同苏芷若二人在下棋。
不待长公主开口,二人就知道了她的来意,苏芷若行礼后本想回避的,可萧景淮却拉着她的手,道:“留下来,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听的。”
看着他们二人亲近的模样,昌平长公主已经知道,这次自己肯定是白跑一趟了,不过既然已经来了,该说的还是要说。
三人移步暖阁中,苏芷若亲自给长公主奉上茶。
萧景淮率先开口,道:“长公主的来意我猜得到,只是请恕我不能从命。”
其实他不说长公主也知道,但是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她不来调和谁又能调和。
“景淮啊,这事儿是皇帝不对,可是圣旨一下君无戏言,说起来我也是你的长辈,你听我说说可好。”昌平长公主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要说的话实在不堪,可事到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了。
原来昌平长公主来邪王府之前,先进了一次宫,见到了朝霞公主和她的母妃陈贵人。
邪王抗旨拒婚的事,让朝霞公主和陈贵人都抬不起头来,可她们母女一个早就已经失宠,一个又是众多公主中不起眼的,她们心里有苦却没地方诉说,除了关上自己的宫门抱头痛哭,还有什么办法。
昌平长公主能理解她们的苦处,进宫找到她们,问朝霞公主同不同意和苏芷若为平妻。
以后朝霞公主有公主府,苏芷若就留在邪王府,两府并立不分长幼大小。
这些话让昌平长公主难以启齿,可这也是宗室商量出来的解决办法,如果朝霞公主同意了,也好去继续说服萧景淮。
可这样的婚姻,对朝霞公主来说,亦是奇耻大辱!
陈贵人母女震惊后又痛哭涟涟,在昌平长公主的劝说下不得不同意这个解决办法。
她们同意后,昌平长公主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邪王府,试图来说服萧景淮。
萧景淮听完了昌平长公主的提议,怒极反笑,道:“这不仅是对朝霞公主的侮辱,也是对我和芷若的侮辱,长公主,请恕我不能答应。”
“景淮,你这样固执下去,难道真的要和陛下反目成仇吗?”昌平长公主已经无计可施,她了解萧景淮,知道他这样拒绝,肯定是没有一丝一毫可能同意了。
苏芷若一直在旁听着,听闻长公主说这句话,她忍不住说:“陛下是君,我们是臣,哪里有臣子和君主反目成仇的,只是事关我们二人的终身,还请公主能理解。”
“罢了罢了,我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剩下的,听天由命!”
长公主说着话,一颗眼泪从眼眶中滚落,她已经沾染了风霜的脸色满是怆然之色,猛的站起来就往外走去。
往日都是挺直的背后,现在居然微微弯曲着,多了几分萧索。
“总觉得挺对不住她的,她是个很好的人。”苏芷若心有不忍,转身看着同样失落的萧景淮,闷声说道:“她一定很伤心。”
萧景淮往前走了一步,和她肩并肩站在廊下,轻轻揽住她的肩膀,沉声说道:“昌平长公主也是性情中人,她会明白的。”
苏芷若转过头去看他,从他眼中看到了让自己心疼的东西,她主动往他怀里靠了靠,用无声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眼看就要过年,出了这么一档子糟心事,皇帝心里不痛快,一连责罚了几位替邪王说话的众臣,百官人心惶惶,唯恐皇帝的怒火发泄到自己头上。
就在这种不和谐的气氛中,京城迎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雪,大户人家还好,一般人家的房屋根本就撑不住,都没等到天亮就有许多房屋坍塌,死伤的百姓有近百人,这还只是京城里,城郊和附近的城镇,还不知会是怎么样的惨状。
眼看就要过年,除了这种不祥的事情,皇帝正是愤怒无比,令户部同大皇子负责赈灾事宜。
民间已经有流言说这事君臣失和天降预警,可皇帝依旧圈进邪王府,宫里已经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了。
大皇子并没有做过赈灾的事,他是天之骄子,几乎没有出过皇宫的他怎么可能理解平民百姓的艰辛。
当赈灾用的银子经他之手时,他只觉得这些银子合该是自己的,老百姓有粥吃不就好了,城里有官方的粥棚,还有达官贵人做善事弄的粥棚,反正那些老百姓也饿不死,他就这样心安理得地大手一挥,半数赈灾银子归到了他的私库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