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生乍听闻女子做工之事尚觉惊讶,仔细想想,却又是李咎行事的必然之理。</p>
黄致出言袒护一番之后,吴书生也笑道:“我倒觉得李先生自有分寸,倒是老学究们听见女子上工,就想到男女之事,可见他们自己心里头也就这么点儿见不得人的想头。我在李园时见他们男女之间落落大方,绝无苟且。想来那工坊里也当如是,这有何过错?”</p>
“话虽如此……”王县令想到县学教谕以及其他几个先生捶胸顿足的样子,只觉头痛极了,“伯休啊,你是准备长期这样么?”</p>
李咎道:“是的,只要有人愿意来,我就愿意收。不过,两位大人可以放心,男女是分班上工,吃住行都不在一处,没有一起出入一起做活。现在在教她们怎样使用骡机和飞梭的能工巧匠也是女子。如此又怎会有教谕先生等人担心的情况发生呢?正好,王大人要往遂远去,想带着咱们县的骡机一起,不如咱们一起去亲眼看看,一则眼见为实嘛!二则,也好弄清楚骡机的道理。”</p>
王县令深以为然,四人命仆从者套车套马,赶着下午就往荒山小河边的工坊去了。</p>
李咎和吴书生套的马,王县令和黄致乘坐的驮轿,四人一起晃悠悠地走着。吴书生安心想快一些赶到好亲眼看看荒山几个工坊内部的情形,李咎压着马步,他也只好跟着慢悠悠地晃荡。</p>
李咎是不想让王县令等以为等下看到的情况是他刻意安排的,是以他自己骑着阿宅走得和蜗牛爬一样,哑巴骑着一匹五花马也是如此速度跟在他后面。</p>
阿宅作为一头神骏,从没有这样慢腾腾比散步还慢的走法,一边走一边甩脖子表达不满。</p>
李咎的心情倒是不错,边走还边从街边摆摊的人手里买一些甜甜的庄稼杆子给阿宅当零食吃,引得吴书生也跟风买了来喂马。</p>
吴书生当县令对李咎而言比王县令还合适,吴书生有些不合时宜的想法,显得很激进,却是符合李咎的设想的。</p>
秋收过后的荒山上依然一片忙碌,到处都是长工们在抓紧时间整理土地以套种油菜。</p>
山脚的蜂窝煤场已经全面开工,运材料的出货的打煤球的,三班倒着一天不停,等着买蜂窝煤的人排队排到了十一月。</p>
有些打柴的人受到了蜂窝煤的冲击,但是他们在李园的煤场找到了短工活儿,就显得那点冲击并不重要了。</p>
河边的榨油作坊规律地运转着,水坝对岸的空屋子被联营会的其他人租去了,也在日夜不停地开工榨油,出的豆粕等被等在门口的挑夫挑出去贩卖。</p>
再往里一圈就是纺织厂了,张周氏正打着下手,配合何药娘一起教其他人使用骡机。</p>
张周氏最先学会使用走锭车,现在已经熟练地上了工了。她戴着防尘口罩,将头发梳得光光的笼在一顶蓝色的头巾里;身上穿着方便干活的窄袖袄儿窄脚裤子,上好的涤纶面子棉绒里子,里头还有细布小袄;身前围着防尘的大围裙,围裙上有好几个兜方便存放接线头、镊子等工具;脚上穿的是一双很耐磨的橡胶底鞋子,走锭车需要人来回走动胁从拨转,很废鞋,因此李咎给工人们统一配发了现代未免的工装鞋。</p>
这样的一套工作服零零碎碎的有七八件,全是好料子好质量,纵有些针脚不到位的地方,随便补两针也就够了。通过考核、签了上工契约的人,每人每个月发两套。张周氏估算着,这样一套衣服至少也值二分银子,不由得为李园纺织厂的大方咋舌。</p>
张周氏拿到工作服后爱惜得不得了,每天她穿着自己的衣服来上班,在更衣室里才换上工作服,穿好了,整好衣角,必定要出去转一转,特意转给别人看,然后就着大家的羡慕眼神开工干活。</p>
之前人们最羡慕的是李园的长工,现在么长工里头最让人羡慕的是纺织工人。</p>
看起来待遇差得不大,都是发衣服管饭给粮食,甚至工厂不包住,比长工们还差一点。可是纺织厂的骡机是新东西,以前从没有人见过,实在太超出人们的认知。</p>
人们看着那四五百个一起转动的纱锭,看着比手摇纺车高出上千倍的纺纱速度,不由自主的将骡机称之为神工,继而产生敬畏之情,连带着对出入工厂操控那么大的机器的工人们也高看一眼。</p>
而且工人们的服装最统一,最特殊,大家穿戴齐整了出来,众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哦这个人是工厂里的,于是又显得他们特别的与众不同,神气极了。</p>
自从何药娘等人开始培训工人,骡机间歇性运转以来,想挤到工厂里的人就差点把何工父女的门给挤破了。</p>
不得以,他们拿出了李咎的要求贴在门口:一是要认得基础的字儿才能签下十年的契约,否则就只能像张周氏一般干几个月就不能呆了;二是要学会使用和维修机械;三是要能背下工厂的安全生产规则。</p>
第一条就刷掉了许多学习不认真的人,又逼出了许多人下死劲儿地学习。第二条的难度就更大了,机械运转和过去任何一种劳动工具都不相同,许多比较死板的人难以学会操作,又倒在了这里。倒是第三条的活学活用,反而简单得多了。</p>
张周氏来到工厂,先过了几天天堂似的日子,主要跟着学用骡机,再就是打打杂。她性格比较灵活,确认这里不是个坑之后,立刻开始寻思如何才能在工厂里扎根。</p>
这时候何药娘贴出了那个招工的要求,张周氏其实一条都不符合。但她愣是借着三班倒的煤场的火光熬夜学认字,把第一条给通过了。现在她能看简单的说明书,会查字典,还会写自己的名字,会默写安全生产规则,还会做四位数的加减乘除,文化水平算是通过了。</p>
又过了七八天,张周氏凭着说明书和何药娘的讲解,差不多就把骡机的原理和使用也摸清了,再等考试通过,就成了纺织厂的第一个正式工人。</p>
后来陆陆续续的有其他人参加了考试,整个青牛村八个人全部通过——别人没通过,还可以回李园继续种田,他们没通过,可是要回家挨饿的!他们八个人这辈子第一次吃饱饭就是在李园的荒山,吃饱了那一次,谁还愿意挨饿!再加上张周氏也乐意帮着他们,每天下工之后给他们补课,画着小人画教他们搞清楚骡机的用法,于是最后青牛村的八个人都通过了,反而李园后来参加培训的人,考试通过率很低。</p>
</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